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前言

在组建构建过程中,某些接口之间直接的依赖常常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跟本无法实现。采用添加一层(间接)稳定接口,来隔离本来互相紧密关联的接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定义

"接口隔离" 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隔离,使用接口)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动机

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对象创建的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等),直接访问会使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

如何在不失去透明操作对象的同时来管理/控制这些对象特有的复杂性?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解决方式

案例

代码

cpp 复制代码
// 版本1
class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RealSubject: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
};

class ClientApp{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
        subject=new RealSubject();
    }
    
    void DoTask(){
        //...
        subject->process();
        
        //....
    }
};

// 版本2
class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Proxy的设计
class SubjectProxy: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对RealSubject的一种间接访问
        //....
    }
};

class ClientApp{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
        subject=new SubjectProxy();
    }
    
    void DoTask(){
        //...
        subject->process();
        
        //....
    }
};

类图

总结

"增加一层间接层" 是软件系统中对许多复杂问题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法。在面向对象系统中,直接使用某些对象会带来很多问题,作为间接层proxy对象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手段

具体proxy设计模式的实现方法、实现粒度都相差很大,有些可能对单个对象做细粒度的控制,如copy-on-write技术,有些可能对组件模块提供抽象代理层,在架构层次对对象做proxy

Proxy并不一定要求保持接口完整的一致性,只要能够实现间接控制,有时候损失一些透明性是可以接受的

相关推荐
爱吃喵的鲤鱼9 分钟前
仿mudou——Connection模块(连接管理)
linux·运维·服务器·开发语言·网络·c++
王嘉俊92517 分钟前
设计模式--享元模式:优化内存使用的轻量级设计
java·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郝学胜-神的一滴41 分钟前
使用Linux的read和write系统函数操作文件
linux·服务器·开发语言·数据库·c++·程序人生·软件工程
2301_803554521 小时前
C++联合体(Union)详解:与结构体的区别、联系与深度解析
java·c++·算法
pu_taoc1 小时前
深入剖析:基于epoll与主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服务器·c语言·c++·vscode
初圣魔门首席弟子1 小时前
c++ bug 函数定义和声明不一致导致出bug
开发语言·c++·bug
bkspiderx2 小时前
C++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中介者模式(Mediator)
c++·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
敢敢J的憨憨L3 小时前
GPTL(General Purpose Timing Library)使用教程
java·服务器·前端·c++·轻量级计时工具库
小欣加油3 小时前
leetcode 62 不同路径
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3 小时前
【C++】封装红黑树模拟实现 set 和 map
linux·c++·set·map·红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