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志

目录

1.⽇志使⽤

2.⽇志级别

3.⽇志配置

3.1配置⽇志级别

3.2⽇志持久化

3.3配置⽇志⽂件分割

4.更简单的⽇志输出


1.⽇志使⽤

在使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使用?
⽇志的⽤途

1.系统监控
我们可以通过⽇志记录这个系统的运⾏状态,对数据进⾏分析, 设置不同的规则, 超过阈值时进⾏报警。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个⽐较⼤的范围, 采集的数据可以作⽤在很多⽅⾯, ⽐如数据统计, 推荐排序等。
3.⽇志审计
通过系统⽇志分析,可以判断⼀些⾮法攻击, ⾮法调⽤,以及系统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志使⽤
SpringBoot 内置了⽇志框架 Slf4j , 我们可以直接在程序中调⽤ Slf4j 来输出⽇志

1.在程序中获取⽇志对象需要使⽤⽇志⼯⼚ LoggerFactory

2.⽇志对象的打印⽅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先使⽤ info() ⽅法来输出⽇志

代码1-1:

复制代码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Logg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gerController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gerController.class);
    @RequestMapping("/print")
    public void print(){
        logger.info("=======打印日志======");
    }
}

结果:

注意:Logger 对象是属于 org.slf4j 包下的, 不要导⼊错包.

从上图可以看到,⽇志输出内容元素具体如下:

1.时间⽇期:精确到毫秒

2.⽇志级别

3.进程ID

4.线程名

5.Logger名(通常使⽤源代码的类名)

6.⽇志内容


2.⽇志级别

⽇志级别代表着⽇志信息对应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更快的筛选符合⽬标的⽇志信息。

⽇志的级别从⾼到低依次为: FATAL、ERROR、WARN、INFO、DEBUG、TRACE

1.FATAL: 致命信息,表⽰需要⽴即被处理的系统级错误

2.ERROR: 错误信息, 级别较⾼的错误⽇志信息, 但仍然不影响系统的继续运⾏

  1. WARN: 警告信息, 不影响使⽤, 但需要注意的问题

4.INFO: 普通信息, ⽤于记录应⽤程序正常运⾏时的⼀些信息,

5.DEBUG: 调试信息, 需要调试时候的关键信息打印.

6.TRACE: 追踪信息

注意:⽇志级别通常和测试⼈员的Bug级别没有关系

⽇志级别的使⽤

⽇志级别是开发⼈员⾃⼰设置的. 开发⼈员根据⾃⼰的理解来判断该信息的重要程度

代码2-1:

复制代码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Logg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gerController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gerController.class);

    @RequestMapping("/level")
    public void loggerLevel(){
        logger.error("=======error======");
        logger.warn("======warn======");
        logger.info("======info======");
        logger.debug("======debug======");
        logger.trace("======trace======");
    }
}

结果:


结果发现, 只打印了info, warn和error级别的⽇志
这与⽇志级别的配置有关, ⽇志的输出级别默认是 info级别, 所以只会打印⼤于等于此级别的⽇志, 也就 是info, warn和error.


3.⽇志配置

3.1配置⽇志级别

yml配置

复制代码
logging:
 level:
  root: debug    

整个程序(root)⽇志的输出级别设置为debug级别

(也可以修改root,为具体路径)

重新运⾏上述代码2-1, 观察结果

3.2⽇志持久化

以上的⽇志都是输出在控制台上的, 然⽽在线上环境中, 我们需要把⽇志保存下来, 以便出现问题之后追 溯问题. 把⽇志保存下来就叫持久化. ⽇志持久化有两种⽅式:

  1. 配置⽇志⽂件名

  2. 配置⽇志的存储⽬录

  1. 配置⽇志⽂件名

    logging:
    file:
    name: logger/springboot.log

运行后:

2.配置⽇志⽂件的保存路径
这种⽅式只能设置⽇志的路径, ⽂件名为固定的spring.log

复制代码
logging:
 file:
  path: D:/temp

运行后:

注意:

logging.file.name 和 logging.file.path 两个都配置的情况下, 只⽣效其⼀, 以 logging.file.name 为准

3.3配置⽇志⽂件分割

如果我们的⽇志都放在⼀个⽂件中, 随着项⽬的运⾏, ⽇志⽂件会越来越⼤, 需要对⽇志⽂件进⾏分割

⽇志框架也帮我们考虑到了这⼀点, 所以如果不进⾏配置, 就⾛⾃动配置
默认⽇志⽂件超过10M就进⾏分割

复制代码
logging:
 logback:
 rollingpolicy:
 max-file-size: 1KB
 file-name-pattern: ${LOG_FILE}.%d{yyyy-MM-dd}.%i

1.⽇志⽂件超过1KB就分割
2.分割后的⽇志⽂件名为: ⽇志名.⽇期.索引

样图:


4.更简单的⽇志输出

lombok提供的 @Slf4j 会帮我们提供⼀个⽇志对象 log, 我们直接使⽤就可以

复制代码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Slf4j
@RequestMapping("/Logger2")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gerApplication2 {

    @RequestMapping("/print2")
    public void log2(){
        log.info("--------------要输出⽇志的内容----------------");
    }
}

以上为我个人的小分享,如有问题,欢迎讨论!!!

都看到这了,不如关注一下,给个免费的赞

相关推荐
方圆想当图灵2 分钟前
由 Mybatis 源码畅谈软件设计(七):SQL “染色” 拦截器实战
后端·mybatis·代码规范
向哆哆23 分钟前
Java 安全:如何防止 DDoS 攻击?
java·安全·ddos
啥都想学的又啥都不会的研究生27 分钟前
Kubernetes in action-初相识
java·docker·微服务·容器·kubernetes·etcd·kubelet
毅航28 分钟前
MyBatis 事务管理:一文掌握Mybatis事务管理核心逻辑
java·后端·mybatis
我的golang之路果然有问题42 分钟前
速成GO访问sql,个人笔记
经验分享·笔记·后端·sql·golang·go·database
柏油1 小时前
MySql InnoDB 事务实现之 undo log 日志
数据库·后端·mysql
宝耶1 小时前
面试常问问题:Java基础篇
java·面试·职场和发展
来自星星的猫教授1 小时前
spring,spring boot, spring cloud三者区别
spring boot·spring·spring cloud
躲在云朵里`1 小时前
IDEA搭建环境的五种方式
java·ide·intellij-idea
喵手2 小时前
从 Java 到 Kotlin:在现有项目中迁移的最佳实践!
java·python·kot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