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Wing】算法基础课-动态规划

目录

1、闫式DP分析法

2、背包问题

[2.1 01背包问题](#2.1 01背包问题)

朴素版本

优化版本

[2.2 完全背包问题](#2.2 完全背包问题)

朴素版本

优化版本

[2.3 多重背包问题](#2.3 多重背包问题)

朴素版本

二进制优化

[2.4 分组背包问题](#2.4 分组背包问题)

3、线性DP

[3.1 数字三角形](#3.1 数字三角形)

[3.2 最长上升子序列](#3.2 最长上升子序列)

[3.3 最长公共子序列](#3.3 最长公共子序列)

4、区间DP

5、数位统计DP

6、状态压缩DP

[6.1 蒙德里安的梦想](#6.1 蒙德里安的梦想)

朴素写法

去除无效状态的优化写法


1、闫式DP分析法

闫式DP分析法是从集合的角度分析DP问题。DP问题实际上就是求有限集中的最值、数量、是否存在等问题,而有限集中的元素通常是非常多的,此时就可以使用DP来进行优化。

DP问题的分析分为两个阶段。

状态表示

第一个阶段是状态表示,这是一个化零为整的过程,每次处理问题时,不是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处理,而是每次都枚举一个子集(一类东西)。就是把一些有相似点的元素,化称一个子集,然后用某一状态表示。

状态表示要从两个角度分析:集合和属性

首先,要搞清楚状态表示的f[i]表示的集合是什么。对于集合的描述通常是所有满足...条件/方案的集合。正因为f[i]表示的是集合,是一类东西,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可以优化时间复杂度。其次,f[i]表示的是一个集合,但f[i]是一个数。存的这个数与集合的关系称为属性。属性一般是最大值/最小值/数量。

状态计算

第二阶段是状态计算,这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如何求出f[i]?需要将f[i]表示的集合划分成若干子集,每个子集单独去求。划分子集时每个子集要求做到不重、不漏。当然,不漏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不重就不一定,如求数量时要不重,而求最值时可以重复。求f[i]时,就分别求每一个子集的f[i],最后综合每一个子集的f[i],就是结果。划分集合的依据时:寻找最后一个不同点。

2、背包问题

2.1 01背包问题

2. 01背包问题 - AcWing题库

01背包问题就是每件物品只能选0次或1次

朴素版本

01背包问题是一个有限集中求最值的问题,因为物品数量、背包容量都是有限的,这也就限制了方案数是有限的,方案数是2^N个。问题就是从2^N个方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解法。若是暴力解法,就是枚举所有方案,时间复杂度是O(2^N)。而使用DP就可以优化时间复杂度

状态表示

背包问题本质是一个选择问题,选择问题的状态表示都是很类似的。第一维是只考虑前i个物品,后几维一般是题目的限制。在这道题中状态表示可以使用f(i, j)。f(i, j)表示的集合是所有只考虑前i个物品,且总体积不超过j的选法的集合。f(i, j)的属性是集合中所有方案的价值的最大值。当f(i, j)全算完后,答案就是f(N, V)

状态计算

状态计算时我们需要划分f(i, j)表示的集合。划分的依据是找最后一个不同点。在这道题中,选最后一个物品的方法,有选和不选两种,所以将集合划分为所有不选第i个物品的方案和所有选择第i个物品的方案这两个子集。每个子集要么选了第i个物品,要么没选。所以是不重不漏的。f(i, j)的取值就是取左边和右边值较大的哪一个。

现在来看如何求出左右两个子集的最大值。左边的集合表示的是所有不选第i个物品的方案的集合,很明显就是f(i - 1, j)。右边的集合表示的是所有选择第i个物品的方案的集合,若我们固定选择第i个物品,我们可以将选法分成变与不变两个集合,不变的是第i个物品组成的集合,因为每次都会选择,变的是前i - 1个物品,且总体积不超过j - vi的选法组成的集合,因为这i - 1个物品可以自由选择,即f(i - 1, j - vi)。所以,右边是f(i - 1, j - vi) + wi

f(i, j) = max(f(i - 1, j), f(i - 1, j - vi) + wi)

注意:当j < vi时,右边集合是不存在的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
                f[i][j] = f[i - 1][j];
                if(j >= v[i]) f[i][j] = max(f[i][j], f[i - 1][j - v[i]] + w[i]);
            }
            
    cout << f[n][m] << endl;
    return 0;
}

代码中i、j的起始和结束看放在集合中是否有意义

优化版本

DP的优化和分析通常是分开的。DP的所有优化,都是对代码做的等价变形(与问题无关,只是对代码的实现进行了变形),只需保证优化完与原先是等价的即可。

这一题我们没办法对时间进行优化,只能对空间进行优化。

我们通过观察上面代码的状态转移方程回发现,我们在计算f[i][j]时,永远只会用到二维数组的i - 1层,所以我们没必要使用一个二维数组来存储,只需使用一个一维数组即可。倘若我们将上面代码的第一维删掉,我们可以得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
                f[j] = f[j]; // f[i][j] = f[i - 1][j];
                if(j >= v[i]) 
                    f[j] = max(f[j], f[j - v[i]] + w[i]);
                    // f[i][j] = max(f[i][j], f[i - 1][j - v[i]] + w[i]);
            }
            
    cout << f[n][m] << endl;
    return 0;
}

我们现在需要看一下,两断代码是否与原先是等价的。

(1)f[j] = f[j]与f[i][j] = f[i - 1][j]是否等价?

是等价的,在f[j] = f[j]中,我们算f[j]时,右边的f[j]是没有更新过的,也就是左边是第i层,右边是第i - 1层的,所以两者是等价的。并且因为f[j] = f[j]是恒成立的,所以这一步可以直接不要。

(2)下面两者是否等价?

对于max中的第一个参数并不需要管,因为只是与第二个参数作比较,看第二个参数即可。若j是从0到m递增遍历的,而j - v[i]一定小于j,此时的f[j - v[i]]是第i层的,与原先的代码不符合,为了让两者等价,需要让j从m到0递减遍历。这样才能保证f[j]是第i层时,f[j - v[i]]是i - 1层的。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m;j >= 0;j --)
            if(j >= v[i]) f[j] = max(f[j], f[j - v[i]] + w[i]);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此时可将判断条件放到for中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m;j >= v[i];j --)
            f[j] = max(f[j], f[j - v[i]] + w[i]);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还可以将v和w这两个数组优化掉,因为每次只会用到v[i]和w[i]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 w,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
        cin >> v >> w;
        for(int j = m;j >= v;j --)
            f[j] = max(f[j], f[j - v] + w);
    }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注意:只有优化时才需要考虑j从前往后遍历还是从后往前遍历,二维数组时是不需要考虑这个的

2.2 完全背包问题

3. 完全背包问题 - AcWing题库

朴素版本

完全背包问题与01背包问题是类似的,只是01背包问题对于每一个物品只能选0次或1次,而完全背包问题,每一件物品都可以选无限次。

这里的状态表示与01背包问题是完全一样的,就不过多赘述了。不同点在于状态计算。在完全背包问题中,因为每个物品是可以选无限次的,所以不能以第i件物品选或不选来对集合进行划分,而是应该按第i件物品选几次来对区间进行划分。

(1)当第i件物品不选时,此时就是在i - 1件物品中选,并让体积<=j,f(i, j) = f(i - 1, j)

(2)当第i件物品选时,此时会分成第i个物品选几次,1,2,...,k,...,n

假设第i件最多选n次,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看第i件物品选k次的情况,假设第i件物品的体积是v,价值是w。此时可以将选k次这个集合划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在前i - 1物品中选,并让体积

<=j- k*v,后半部分是k个i。所以f(i,j) = f(i - 1, j - k*v) + k*w

这里的k是从0到n的,所以

f(i,j) = max( f(i - 1, j), f(i - 1, j - v) + w, f(i - 1, j - 2*v) + 2*w),...,f(i - 1, j - k*v) + k*w),...

f(i - 1, j - n*v) + n*w)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N];
int v[N],w[N];
int main()
{
    int n,m;
    cin>>n>>m;
    for(int i = 1 ; i <= n ;i ++) cin>>v[i]>>w[i];

    for(int i = 1 ; i<=n ;i++)
        for(int j = 0 ; j<=m ;j++)
            for(int k = 0 ; k*v[i]<=j ; k++)
                f[i][j] = max(f[i][j],f[i-1][j-k*v[i]]+k*w[i]);

    cout<<f[n][m]<<endl;
}

若是这样写,会有三层循环,会超时,所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我们看f(i, j - v)等于什么

会发现圈出来的部分上面的 = 下面的 + w,下面会比上面多出来一项,但是这一项是没用的,因为背包的容量有限,第i件物品最多选n次,而多出来的一项f(i - 1, j - (n+1)*v) + w是第i件物品选n次的情况,所以是可以直接忽略的,所以:

f(i, j) = max( f(i - 1, j), f(i, j - v) + w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N], v[N], w[N], n, m;

int main()
{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
            f[i][j] = f[i - 1][j];
            if(j >= v[i]) f[i][j] = max(f[i][j], f[i][j - v[i]] + w[i]);
        }
        
    cout << f[n][m] << endl;
    return 0;
}
优化版本

对比01背包和完全背包的代码,我们会发现非常相似

f[i][j] = max(f[i][j], f[i - 1][j - v[i]] + w[i]);
f[i][j] = max(f[i][j], f[i][j - v[i]] + w[i]);

只有一个i - 1和i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个区别,在优化时,01背包问题的j是从大到小遍历,而完全背包问题是从小到大遍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if(j >= v[i]) f[j] = max(f[j], f[j - v[i]] + w[i]);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可以将判断条件移到for循环中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v[i];j <= m;j ++)
            f[j] = max(f[j], f[j - v[i]] + w[i]);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还可以将v和w这两个数组优化掉,因为每次只会用到v[i]和w[i]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f[N], v, w, n, m;

int main()
{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
        cin >> v >> w;
        for(int j = v;j <= m;j ++)
            f[j] = max(f[j], f[j - v]+ w);
    }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2.3 多重背包问题

4. 多重背包问题 I - AcWing题库

5. 多重背包问题 II - AcWing题库

多重背包问题就是每件物品回有对应的件数

朴素版本

在所有背包问题中,状态表示都是一样的,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在状态计算中,也可以与前面类似,假设第i件物品的体积是v,价值是w,件数是s,根据第i件物品选几次,将集合划分成s个子集,当然不一定能够真正的划分成s个,因为背包体积是有限制的。就可以得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

int f[N][N], v[N], w[N], s[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cin >> v[i] >> w[i] >> s[i];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for(int k = 0;k * v[i] <= j && k <= s[i];k ++)
                f[i][j] = max(f[i][j], f[i - 1][j - k * v[i]] + k * w[i]);
                
    cout << f[n][m] << endl;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是O(N * V * S)。在多重背包问题1中是可以的,但是在多重背包问题2中是回超时的,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优化

二进制优化

此时和上面的完全背包问题的朴素版本一样,所以我们可能会想一样的优化方法。我们看看此时

f[i, j]与f[i, j - v]的区别

在完全背包问题中,红圈圈出来的部分中下面的式子+w就是与上面相等的,但下面的式子是比上面的式子多一项的,之所以能够相等,就是因为多出来的最后一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以当前j的容量,最多能装n件i物品,而多出来的哪一项装了n+1件i物品,这一项的值一定0 ,对于取max是完全没有影响的,所以上下只相差一个w。而在多重背包问题中,多出来的这一项是有意义的,因为第i件物品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只有s件,但不代表装了s件后,不能再装,这一项代表在前i - 1件物品中选体积不超过j-(s+1)v的物品,值并不一定是0,所以会对max的取值产生影响。所以,现在是下面的除了最后一项+w就等于上面除了第1项,但f[i, j - v]是整体取max的结果,我们无法在去掉最后一项的前提下获取其他项的max,所以,无法用完全背包问题的优化思路来进行优化。

我们此时可以使用二进制优化来对其进行优化。

假设我们现在对于某一件物品的数量s = 10,我们要枚举背包中装了这件物品件数0-10次的情况,就需要从0到10次去枚举。实际上并不需要真正的去进行0-10的枚举,我们可以将这10件物品分成几个组,像这道题,我们可以分成1,2,4,3组,这样通过这些组的组合,我们也可以枚举0-10次。0=那一组都不选,1=选第1组,2=选第2组,3=第1组+第2组或直接第4组,4=选第4组,5=选第1组+第3组,6=选第2组+第3组,7=选第1组+第2组+第3组,8=选第1组+第3组+第4组,9=选第2组+第3组+第4组,10=全选。这样,我们就用4组,表示出了0-10。会发现,每一次选择,对于每一组,只有选和不选两种,这样就是一个01背包问题,并且组数是远小于s的,如s=1023,可分为1,2,4,8,...,512,此时一共就10组。

如何进行分组?

对于一个s,我们一般会分为1,2,4,...,2^k,c,满足1+2+4+...+2^k <= s,而1+2+4+...+2^k +2^(k+1) > s。要知道1+2+4+...+2^k = 2^(k+1)-1的。有了c之后,1+2+4+...+2^k+c = s。有了1,2,4,...,2^k,c后,就可以凑出0到s的任何数。比如s=200,我们可以将组分为1,2,4,8,16,32,64,73。当s = 2^(k+1)-1时,c=0,其余情况c均不为0。

分组后的时间复杂度

对于一个s,需要枚举0-s,分完组后,只会有logs个组,是以2为底的对数。所以,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从O(N * V * S)优化到O(N * V * logS)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10;

int f[N][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int cnt = 0;
    for(int i = 1;i <= n;i ++)
    {
        int a, b, s;
        cin >> a >> b >> s; // 读入每一件物品的体积、价值和件数
        int k = 1; // k就是当前这一组中的件数
        while(k <= s)
        {
            cnt ++;
            v[cnt] = a * k;
            w[cnt] = b * k;
            s -= k;
            k *= 2;
        }
        if(s > 0) // 有c的情况
        {
            cnt ++;
            v[cnt] = a * s;
            w[cnt] = b * s;
        }
    }
                
    n = cnt; // 此时的n变成了所有数都分好组后组数的总和
    
    // 接下来就是01背包问题
    // 每一种物品,从对应的组中进行01背包问题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0;j <= m;j ++)
        {
            f[i][j] = f[i - 1][j];
            if(j >= v[i]) f[i][j] = max(f[i][j], f[i - 1][j - v[i]] + w[i]);
        }
        
    cout << f[n][m] << endl;
    return 0;
}

我们可以对这里面的01背包问题进行优化,优化步骤上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10;

int f[N], v[N], w[N], n, 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int cnt = 0;
    for(int i = 1;i <= n;i ++)
    {
        int a, b, s;
        cin >> a >> b >> s; // 读入每一件物品的体积、价值和件数
        int k = 1; // k就是当前这一组中的件数
        while(k <= s)
        {
            cnt ++;
            v[cnt] = a * k;
            w[cnt] = b * k;
            s -= k;
            k *= 2;
        }
        if(s > 0) // 有c的情况
        {
            cnt ++;
            v[cnt] = a * s;
            w[cnt] = b * s;
        }
    }
                
    n = cnt; // 此时的n变成了所有数都分好组后组数的总和
    
    // 接下来就是01背包问题
    // 每一种物品,从对应的组中进行01背包问题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m;j >= v[i];j --)
            f[j] = max(f[j], f[j - v[i]] + w[i]);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这里的N为什么要开到11010呢?因为在这道题中每一种物品数量的最大值是2000,分完组后最大值是11,而最多会有1000件物品,最多会有11000个组

2.4 分组背包问题

9. 分组背包问题 - AcWing题库

在分组背包问题中,状态表示与之前的有一些不一样

在状态计算中,我们是按选择第i组的第几个来划分集合的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

int f[N], v[N][N], w[N][N], s[N], n, m;
// v、w存每一组、每一个的体积、价值,s存每一组物品的数量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 m;
    for(int i = 1;i <= n;i ++)
    {
        cin >> s[i];
        for(int j = 0;j < s[i];j ++)
            cin >> v[i][j] >> w[i][j];
    }
    for(int i = 1;i <= n;i ++) // 从前往后枚举每一组
        for(int j = m;j >= 0;j --) // 从前往后枚举每一个体积
            for(int k = 0;k < s[i];k ++) // 枚举所有选择
                if(v[i][k] <= j) // 只有当第i组,第k个物品的体积<=j时才有更新的必要
                    f[j] = max(f[j], f[j - v[i][k]] + w[i][k]);
                
    cout << f[m] << endl;
    return 0;
}

3、线性DP

线性DP是指状态转移方程有一个明显的线性关系,可以是一维、二维、多维。一般会有一个求的顺序,像背包问题是二维的,求的时候是一行一行求的。对于维度,维度是越小越好的,没多一维,时间复杂度就会增加

DP的时间复杂度计算就是状态数量 * 状态转移计算量

3.1 数字三角形

898. 数字三角形 - AcWing题库

这道题状态数量是n^2,状态转移计算量是1,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n^2)

这道题我们使用a数组来存储每个位置的值,f数组来表示状态,注意,在f数组初始化时,边界不能初始化为0,因为这道题的值中有负数,所以边界要初始化为负无穷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510, INF = 1e9;

int a[N][N], f[N][N], n;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cin >> n;
    for(int i = 1;i <= n;i ++)
        for(int j = 1;j <= i;j ++)
            cin >> a[i][j];
    for(int i = 0;i <= n;i ++)
        for(int j = 0;j <= i + 1;j ++)
            f[i][j] = -INF;
    f[1][1] = a[1][1];
    for(int i = 2;i <= n;i ++)
        for(int j = 1;j <= i;j ++)
            f[i][j] = max(f[i - 1][j - 1], f[i - 1][j]) + a[i][j];
    int res = -INF;
    for(int i = 1;i <= n;i ++) res = max(res, f[n][i]);
    cout << res << endl;
    return 0;
}

也可以从下往上做,最后不需要枚举。

3.2 最长上升子序列

895. 最长上升子序列 - AcWing题库

896. 最长上升子序列 II - AcWing题库

子序列:从前往后,可以不连续

这里的状态计算是按第i-1个数是哪一个数来分类的。这里不是所有i前面的数都会去取max,只有当a[j] < a[i]才会取max。状态数量是n,状态转移计算量是n,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n^2)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n;
int a[N], f[N];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1; i <= n; i ++ ) scanf("%d", &a[i]);

    for (int i = 1; i <= n; i ++ )
    {
        f[i] = 1; // 只有a[i]一个数
        for (int j = 1; j < i; j ++ )
            if (a[j] < a[i])
                f[i] = max(f[i], f[j] + 1);
    }

    int res = 0;
    for (int i = 1; i <= n; i ++ ) res = max(res, f[i]);

    printf("%d\n", res);
    // printf("%d\n", *max_element(f + 1, f + n + 1));

    return 0;
}

现在的时间复杂度较高,所以,需要优化

会发现以3、1结尾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都是1,并且能放到3后面的也一定能放在1后面,而能放在1后面的不一定能放在3后面,所以3这个上升子序列是没必要存的。也就是说,当前遍历到i,i之前的都可以根据长度来划分,对于每一个长度,只需存一个结尾最小的即可。所以,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存i之前的每一个长度,对应的结尾的最小值。

会发现,结尾的最小值是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也就是说是单调递增的。我们可以使用反证法来证明:假设长度为5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结尾最小值<=长度为4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结尾最小值,而长度为5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倒数第二位一定是小于倒数第一位的,倒数第一位又小于长度为4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结尾最小值,此时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结尾的最小值是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当我们遍历到ai,要将其插入到某一个子序列中,我们要找的就是结尾小于ai,并且长度最长的,接到其后面,因为是单调递增的,所以可以直接使用二分来找,找到结尾最小值中第一个小于ai的。将ai接入后,ai所在的子序列的长度就要加1,然后更新。

一共有n个数,对于每个数都要找到插入的位置,使用二分是logn,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1),所以优化后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logn)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10;

int n;
int a[N]; // 存储序列
int q[N]; // 存储不同长度下,结尾的最小值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0; i < n; i ++ ) scanf("%d", &a[i]);

    int len = 0; // len用来保存当前最长的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for (int i = 0; i < n; i ++ )
    {
        int l = 0, r = len;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1 >> 1;
            if (q[mid] < a[i]) l = mid;
            else r = mid - 1;
        }
        // 二分结束后,l==r,q[r]就是第一个比a[i]小的,r就是这个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len = max(len, r + 1); // a[i]会链接到上升子序列的后面,所以要加1再取max
        q[r + 1] = a[i]; // 更新结果
    }

    printf("%d\n", len);

    return 0;
}

3.3 最长公共子序列

897. 最长公共子序列 - AcWing题库

状态计算中,是按a[i]、b[j]是否包含在子序列中来划分集合的,此时有4种情况。此时所有的情况可以保证不重不漏地分到这4种情况。f[i][j]就是在这4种情况中取max

00:子序列中既没有a[i],也没有b[j],就是f[i - 1][j - 1]

11:子序列中既有a[i],也有b[j],此时只有当a[i]] == b[j]时才能有这种情况,f[i - 1][j - 1] + 1

01:没有a[i],但有b[j]的情况。此时容易想到使用f[i - 1][j],但是这是不对的,f[i - 1][j]是在第一个序列的前i-1个字母中出现,且在第二个序列的前j个字母中出现的子序列,并不是一定有b[j]的

虽然f[i - 1][j]不是准确的没有a[i],但有b[j]的情况,但是它包含了这种情况。前面有说过,不重是不一定要遵循的,比方说在a,b,c这三个数中取一个最大值,我们可以先用a,b比较,再用b,c比较,最后再比较一下先前比较的结果。所以,虽然f[i - 1][j]会比01的范围大一些,但是超过01的这些仍然在00、01、10、11的范围之内,所以是没有事的

10:类似于01,f[i][j - 1]

因为f[i - 1][j]和f[i][j - 1]都包含了00的情况,所以代码实现中00是不需要考虑的。并且注意01和10是一定有的,但是11是不一定有的,只有当a[i] == b[j]时才有11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10;

int n, m;
char a[N], b[N];
int f[N][N];

int main()
{
    scanf("%d%d", &n, &m);
    scanf("%s%s", a + 1, b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
        for (int j = 1; j <= m; j ++ )
        {
            f[i][j] = max(f[i - 1][j], f[i][j - 1]);
            if (a[i] == b[j]) f[i][j] = max(f[i][j], f[i - 1][j - 1] + 1);
        }

    printf("%d\n", f[n][m]);

    return 0;
}

4、区间DP

282. 石子合并 - AcWing题库

区间DP就是定义状态时是定义一个区间(状态表示是表示某个区间)

状态计算中,最后一步是将左边一堆和右边一堆合并,所以可以按左右两堆的分界线在哪里来划分集合

假设i和j中间有k个元素,则k = j - i + 1,可以将左右区间的元素个数分为1和k-1,2和k-2,...,k-1和1

我们计算计算第i堆石子到第j堆石子合并代价的最小值,就是左边的最小值+右边的最小值,再加i到j的石子的代价,即f[i,j] = min(f[i, k] + f[k + 1, j] + i到j的石子的代价)。其中 i到j的石子的代价可以使用前缀和来求。

状态数量是n^2,状态计算时,对于每一个状态,k的取值是[i, j - 1],到j - 1是为了保证右边至少有一堆,所以状态计算也是n。时间复杂度是O(n^3)。

这道题在计算f[i, j]时,要保证f[i, j]要用到的状态都已经计算好了,所以我们枚举时,是根据区间长度来进行枚举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10;

int n;
int s[N]; // 存储前缀和
int f[N][N];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1; i <= n; i ++ ) scanf("%d", &s[i]);

    for (int i = 1; i <= n; i ++ ) s[i] += s[i - 1];

    // len是长度,不需要从1开始,因为长度是1的全歼中只有一个元素,无法分为两部分
    for (int len = 2; len <= n; len ++ ) 
        for (int i = 1; i + len - 1 <= n; i ++ ) // i是起始位置
        {
            int l = i, r = i + len - 1; // 当前区间的左右端点
            f[l][r] = 1e8; // 需要先将f[l][r]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否则后面取min会出错
            for (int k = l; k < r; k ++ )
                f[l][r] = min(f[l][r], f[l][k] + f[k + 1][r] + s[r] - s[l - 1]);
        }

    printf("%d\n", f[1][n]);
    return 0;
}

5、数位统计DP

338. 计数问题 - AcWing题库

这道题我们可以使用暴力解法,对于每一个数都去计算它的每一位,但这样显然是会超时的。

假设我们现在输入了a,b,现在要计算a到b之间的数中1的个数,我们可以先计算出1到b之间1的个数,再计算出1到a-1之间1的个数,再使用前者去减后者,即可得到a到b之间的数中1的个数,这里面有一些前缀和的思想。所以,重点就是要实现出一个能够计算1到n中每一个数出现次数的函数,所以我们实现一个函数count(n, x),计算出1到n之间所有的数中x出现的次数。假设我们现在的n=abcdefg,是一个7位数,现在要计算1到n之间的数中,1出现的次数。我们需要分别枚举1在第1位,第2位,...,第7位中的个数,再相加,就是1到n之间的所有数中,1出现的次数了。注意,我们这里是将1到n之间所有的数都当成一个7位数来算,10会变成0000010。我们现在以计算1在第4位上出现的次数为例。

对于每一次枚举,我们需要计算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中的一种即可,计算情况二的哪一种取决于我们计算的这一位与x的大小关系,就像上面例子中d与1的关系。注意:此时会有几种边界情况

(1)若我们计算的是0在每个数中出现的次数时,在情况一中xxx是不能从000开始的,需要从001开始,因为0000123是不合法的,此处的第4位的0并不是一个合法的位数,这个数就是123,并没有0,需要从0010123开始,此数的0就是合法的,这个数是10123。注意:我们是将1到n所有的数都认为是与n相同位数的数,像上面的例子,将1到n所有的数都认为是7位数,所以0010123的第4位确实是0。

(2)当我们计算的是0在每个数中出现的次数时,0在首位的情况是不需要计算的,即0yyyyyy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0并不是一个合法的位置

(3)当我们在计算首位时,第一种情况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前方已经没有数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ower10(int x) // 计算i之后的数有多少
{
    int res = 1;
    while(x --)
        res *= 10;
    return res;
}

int get(vector<int>& nums, int l, int r) // 计算i之前的数是多少
{
    int res = 0;
    for (int i = l; i <= r; i++)
        res = res * 10 + nums[i];
    return res;
}

int count(int n, int x) // 获取1到n中x出现的次数
{
    if(!n) return 0; // 如果n = 0,直接返回0,因为数据范围中最小值是1
    vector<int> nums; // 使用nums来保存n的每一位数,这样在后面比较n的每一位数与x的关系时更方便
    while(n)
    {
        nums.push_back(n % 10);
        n /= 10;
    }
    reverse(nums.begin(), nums.end());
    n = nums.size();
    int res = 0;
    for(int i = 0 + !x;i < n;i ++)
    {
        // 当i = 0时,是没有第一种情况的
        if(i > 0) // 计算第一种情况
        {
            res += get(nums, 0, i - 1) * power10(n - i - 1);
            if(!x) res -= power10(n - i - 1); // x=0时是从001开始的,所以要减去一个power10(n - i - 1)
        }
        // 接下来算第二种情况,d < 0时不用管,因为情况数是0
        if(nums[i] == x) res += get(nums, i + 1, n - 1) + 1;
        else if(nums[i] > x) res += power10(n - i - 1);
    }
    return res;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int a, b;
    while(cin >> a >> b, a || b)
    {
        if(a > b) swap(a, b);
        for(int i = 0;i < 10;i ++)
            cout << count(b, i)  - count(a - 1, i) << " ";
        cout << endl;
    }
    return 0;
}
// nums = 1 2 3 4 5 6 7
//                i

6、状态压缩DP

6.1 蒙德里安的梦想

291. 蒙德里安的梦想 - AcWing题库

我们会发现,当横向的小方块放完后,纵向小方块一定只有1种情况,所以总的方案数就等于横向小方块摆法的方案数。问题就变成了只放横着的小方块,合法的方案有几种。如何判断当前方案是否合法,就是看当前方案能否用竖着的小方块填满。可以按列来看,每一列内部所有连续的空着的小方块,需要是偶数个。

状态表示中j是一个二进制数,第i-1列有伸到第i列的位用1表示,没有用0表示,存的时候是存十进制,下面的第i列的状态表示就是j就是1100

然后看状态计算,对于一个f[i, j],第i-1列伸到第i列的状态是固定的,是j,但是第i-2列伸到第i-1列的状态是不固定的,通常我们找到是最后一步不同点,所以我们可以以此来建立状态转移方程。划分集合的依据就是第i-2列伸到第i-1列的不同状态来划分的。

我们来看看第i-2列伸到第i-1列的状态可能有几种,假设有n行,也就是有n个比特位,很明显状态有2^n种。例如上面的图有四行,有四个比特位_ _ _ _,每一个都能取1或0,所以一共有16种。但注意,因为第i-1列伸到第i列的情况是固定的,所以2^n种情况并不是每一种都是合法的,我们还需要对其就行判断。

假设第i-2行伸到第i-1行的一种情况是k,f[i, j]等于所有合法的k的f[i - 1, k]的和

如何判断k和j是否合法呢?

(1)第i-2列伸到第i-1列的小方格不能和第i-1列伸到第i列的小方格位于同一行,当(j & k) == 0时满足

(2)确定了k后,则i-1列空着的位置已经确定了,看起能否用竖着的小方块填满

初始化时需要将f[0, 0]初始化为1,因为第0列不放矩形也是一种合法的状态。最终结果是f[m,0]

朴素写法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2, M = 1 << N;

int n, m;
long long f[N][M];
bool st[M]; // 存储每一种状态是否合法

int main()
{
    while (cin >> n >> m, n || m)
    {
        // 
        for (int i = 0; i < 1 << n; i ++ )
        {
            int cnt = 0;
            st[i] = true;
            for (int j = 0; j < n; j ++ )
                if (i >> j & 1)
                {
                    if (cnt & 1) st[i] = false;
                    cnt = 0;
                }
                else cnt ++ ;
            if (cnt & 1) st[i] = false;
        }

        memset(f, 0, sizeof f);
        f[0][0] = 1;
        for (int i = 1; i <= m; i ++ )
            for (int j = 0; j < 1 << n; j ++ )
                for (int k = 0; k < 1 << n; k ++ )
                    if ((j & k) == 0 && st[j | k])
                        f[i][j] += f[i - 1][k];

        cout << f[m][0] << endl;
    }
    return 0;
}
去除无效状态的优化写法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N = 12, M = 1 << N;

int n, m;
LL f[N][M];
vector<int> state[M];
bool st[M];

int main()
{
    while (cin >> n >> m, n || m)
    {
        for (int i = 0; i < 1 << n; i ++ )
        {
            int cnt = 0;
            bool is_valid = true;
            for (int j = 0; j < n; j ++ )
                if (i >> j & 1)
                {
                    if (cnt & 1)
                    {
                        is_valid = false;
                        break;
                    }
                    cnt = 0;
                }
                else cnt ++ ;
            if (cnt & 1) is_valid = false;
            st[i] = is_valid;
        }

        for (int i = 0; i < 1 << n; i ++ )
        {
            state[i].clear();
            for (int j = 0; j < 1 << n; j ++ )
                if ((i & j) == 0 && st[i | j])
                    state[i].push_back(j);
        }

        memset(f, 0, sizeof f);
        f[0][0] = 1;
        for (int i = 1; i <= m; i ++ )
            for (int j = 0; j < 1 << n; j ++ )
                for (auto k : state[j])
                    f[i][j] += f[i - 1][k];

        cout << f[m][0] << endl;
    }

    return 0;
}
相关推荐
付宇轩33 分钟前
leetcode 1470.重新排列数组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平头哥在等你37 分钟前
求100之内的素数
c语言·开发语言·算法
埃菲尔铁塔_CV算法2 小时前
人脸识别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
IT猿手2 小时前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时间序列预测,15个输入1个输出,可以更改数据集,MATLAB代码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matlab·cnn
南城花随雪。2 小时前
开放寻址法、链式哈希数据结构详细解读
数据结构·算法·哈希算法
妈妈说名字太长显傻3 小时前
【数据结构】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和 希尔排序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丶Darling.3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 | Day38 | 动态规划 :01背包应用 目标和&&一和零
c++·算法·动态规划·记忆化搜索·回溯·递推·01背包
TANGLONG2223 小时前
【初阶数据与算法】线性表之顺序表的定义与实现
java·c语言·数据结构·c++·python·算法·面试
AlexMercer10123 小时前
[C++ 核心编程]笔记 4.4.1 全局函数做友元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笔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