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
前言
最近,Ollama 推出了 0.4 版本,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支持了 Llama 3.2 Vision
模型,该模型具备多模态特性,也就是说能够理解图像并将图像纳入提示词中进行处理,让模型更智能地处理RAG中的数据源,实现强大的视觉处理功能,例如:手写识别,准确读取手写内容;OCR识别,识别订单、账单等文档;图表与表格识别,解析各类数据;图像问答,实现图片内容的问答交互。
这种功能在之前的Ollama版本中是不支持的,因为Llama CPP不支持视觉模型。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这个"多模态"神器。
模型下载&运行
目前 Ollama 支持 11B 和 90B 的 Llama 3.2 Vision 模型,使用方式也很简单,使用 ollama pull/run 就能下载并运行模型:
ollama run llama3.2-vision
运行较大的 90B Llama 3.2 Vision 模型:
ollama run llama3.2-vision:90b
视觉能力测试
我们在终端运行Llama 3.2 Vision模型,并使用一些图像来测试大模型的视觉能力。
1. 识别物体
首先来个最简单的,让大模型回答图片中包含哪些物品。
测试图片:
运行方式也比较简单,先输入你要提问的文本内容,再将图片路径给到大模型:
回答的效果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包含了图片的基本元素,一瓶龙舌兰
、装满冰块的杯子
以及一瓶果汁
,而且还对这些元素做了详细分析,包括颜色(red label、white letters、purple label)、文字(Sierra Tequila、Chinese charaters)等。
当然了,整个图片比较简单,对比度也比较强,比较清晰,所以大模型还是比较好识别的。
2. 流程图分析
加大难度,让模型识别流程图并描述出每一步骤。
测试图片:
将流程图给到大模型,并让它拆解流程图中的每个步骤:
回答效果也还行,每个步骤也都很详细(很大原因是因为流程图使用的是英文,中文的话就一言难尽了)。
3. 图片数据分析
再加大难度,让模型识别图片中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图片内容包含数字、中文、统计图等信息。
测试图片:
让大模型对图片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提示词中输入关键数字301和226:
这段Llama 3.2 Vision模型生成的回答还是比较详尽且有条理的,值得我们对回答结果做进一步分析:
-
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首先,模型相对准确地提取了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包括
图片来源
(The image presents a screenshot of an online news article or website, likely from China, providing real-time 可能来自中国的在线新闻文章或网站的截图)、候选人
(Donald Trump (left) and Kamala Harris (right) 特朗普和哈里斯)、当前的得票情况
(The current vote count is displayed in large numbers: 301 to 226、A small red triangle indicates that the Republican candidate has received 51% of the votes 票数和比例)、各州选举结果地图
(A map of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e electoral results by state, with each state colored either red (Republican) or blue (Democratic))等。 -
层次分明的结构
回答将图片分为
顶部
(Top Section)、底部
(Bottom Section)和附加元素
(Additional Elements)三个部分描述,每部分重点突出。这种结构使内容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快速理解每个部分的关键内容。 -
适当的细节呈现
模型描述了图片中的细节,比如
候选人党派标识
(Republican elephant and Democratic donkey 共和党的大象和民主党的驴)、地图的配色说明
(red (Republican) or blue (Democratic))、更新时间
("11月08日 17:30" (November 8th, 5:30 PM))等。这些细节增强了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更全面地还原了图像中的内容。 -
双语信息的兼容
尽管大模型对中文的理解有时令人一言难尽,但是在此示例中模型的回答指出了图片里中英文的存在,并且可以看出对简单中文的理解还是可以的。
在测试过程中,还是能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为了保证模型识别正确,我在提示词中加上了关键数字"301"和"226",因为在没有这个提示词之前,模型错误地将数字识别成"3001"和"2266"。
此外,模型的回答内容略显冗长。虽然它覆盖了丰富的信息,但有时过于详尽,难以让用户一眼抓住重点。简化和精炼是提升可读性的重要一步,我们可以引导模型聚焦于关键信息。
在背景信息方面,虽然模型识别了候选人得票情况,但并未提及候选人个人信息或背景,这对某些用户可能是重要信息。为此,适当补充更丰富的数据源能够帮助模型更全面地回答问题。
而在语言风格上,我们希望模型能"去AI化",通过提示词引导它使用更具情感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使文本读起来更自然、亲切。这样的调整尤其适合面向普通读者的内容,增强用户的阅读体验。
最后是中文支持方面,目前看来,Llama 的中文理解和表达还有提升空间。
大模型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跟图片本身的大小和分辨率也有很大的关系,并且以上三个栗子都是用的 Lllama 3.2 Vision 11B 模型测试,90B的模型效果应该更加优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总而言之,Llama 3.2 Vision 为本地图像处理带来革命性突破,在未来也能够让 AI 视觉应用更智能、更高效。
以上,完。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和坨坨一起学习软件测试,升职加薪!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 大模型 AI 能干什么?
- 大模型是怎样获得「智能」的?
- 用好 AI 的核心心法
- 大模型应用业务架构
- 大模型应用技术架构
- 代码示例:向 GPT-3.5 灌入新知识
- 提示工程的意义和核心思想
- Prompt 典型构成
- 指令调优方法论
- 思维链和思维树
- Prompt 攻击和防范
- ...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 为什么要做 RAG
- 搭建一个简单的 ChatPDF
- 检索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向量表示(Embeddings)
- 向量数据库与向量检索
- 基于向量检索的 RAG
- 搭建 RAG 系统的扩展知识
- 混合检索与 RAG-Fusion 简介
- 向量模型本地部署
- ...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 为什么要做 RAG
- 什么是模型
- 什么是模型训练
- 求解器 & 损失函数简介
- 小实验2:手写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训练它
- 什么是训练/预训练/微调/轻量化微调
- Transformer结构简介
- 轻量化微调
- 实验数据集的构建
- ...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 硬件选型
- 带你了解全球大模型
- 使用国产大模型服务
- 搭建 OpenAI 代理
- 热身:基于阿里云 PAI 部署 Stable Diffusion
- 在本地计算机运行大模型
- 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 基于 vLLM 部署大模型
- 案例:如何优雅地在阿里云私有部署开源大模型
- 部署一套开源 LLM 项目
- 内容安全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
- ...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