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相机的工作原理

光谱相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特性存在差异,以下是其具体工作过程:

一、光的收集

目标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其表面会对光产生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相互作用。光谱相机的光学系统(如透镜、反射镜等)收集这些反射或透射回来的光,并将其聚焦到分光元件上。

二、光的分光

分光元件是光谱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常见的分光元件有光栅、棱镜、滤光片等。

光栅分光 :光波穿过狭缝等障碍物后,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再通过光栅进行衍射分光,形成一条条谱带。经过狭缝的光由于不同波长照射到不同的探测器像元上。

棱镜分光 :入射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成不同的方向,然后照射到不同方向的探测器上进行成像。棱镜分光后,在棱镜的出射面镀了不同波段的滤光膜,使得不同方向的探测器可以采集到不同光谱信息。

滤光片分光 :利用声光衍射原理,由声光介质、换能器阵列和声终端三部分组成,通过声光相互作用,改变射频信号频率,来实现衍射光波长范围的光谱扫描。

三、光的探测与转换

分光后的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被探测器阵列感应并转换,探测器通常对特定的波长范围很敏感,常见的探测器材料包括硅(用于可见光)和砷化铟镓(InGaAs)或碲化汞镉(MCT)(用于红外波长) 。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系统将来自探测器阵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可由计算机处理的数字格式,通常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高速数据传输接口。

数据组织 :捕获的数据被组织成一个三维高光谱数据立方体,其中有两个空间轴(x 和 y)对应于场景,一个光谱维度(λ)对应于波段,每个体素都包含场景中特定点的光谱信息 。

校准校正 :对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校准和校正,针对传感器噪声、失真和环境因素等进行处理,通常涉及暗电流减法、平场校正和波长校准等操作,以确保光谱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分析解读 :使用先进的算法对处理后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如光谱解混、主成分分析等,还可将像素光谱特征与已知光谱特征库进行比较,以识别和分类材料。

相关推荐
lwewan1 小时前
26考研——栈、队列和数组_数组和特殊矩阵(3)
数据结构·笔记·考研·算法
城电科技2 小时前
城电科技|零碳园区光伏太阳花绽放零碳绿色未来
人工智能·科技·能源
wei3872452322 小时前
java笔记02
java·开发语言·笔记
要天天开心啊2 小时前
MyBatis第二天笔记
笔记·tomcat·mybatis
枫林血舞3 小时前
python笔记之函数
笔记·python
赵谨言4 小时前
基于Python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发
经验分享·毕业设计
悄悄敲敲敲4 小时前
C++第13届蓝桥杯省b组习题笔记
c++·笔记·算法·蓝桥杯
Blossom.1185 小时前
量子计算:未来计算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人工智能·科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量子计算
V---scwantop---信5 小时前
热门索尼S-Log3电影感氛围旅拍LUTS调色预设 Christian Mate Grab - Sony S-Log3 Cinematic LUTs
笔记
Long_poem5 小时前
【自学笔记】PHP语言基础知识点总览-持续更新
android·笔记·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