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1. 背景介绍](#1. 背景介绍)
- [2. 接口芯片和端口](#2. 接口芯片和端口)
- [3. 外中断信息](#3. 外中断信息)
-
- [3.1 什么是外中断信息](#3.1 什么是外中断信息)
- [3.2 外中断源的分类](#3.2 外中断源的分类)
-
- [3.2.1 可屏蔽中断](#3.2.1 可屏蔽中断)
-
- [3.2.1.1 什么是可屏蔽中断?](#3.2.1.1 什么是可屏蔽中断?)
- [3.2.1.2 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3.2.1.2 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
- [3.2.2 不可屏蔽中断](#3.2.2 不可屏蔽中断)
-
- [3.2.2.1 什么是不可屏蔽中断?](#3.2.2.1 什么是不可屏蔽中断?)
- [3.2.2.2 不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3.2.2.2 不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
- [4. PC 机键盘的处理过程](#4. PC 机键盘的处理过程)
-
- [4.1 键盘输入](#4.1 键盘输入)
- [4.2 引发9号中断](#4.2 引发9号中断)
- [4.3 执行int 9中断例程](#4.3 执行int 9中断例程)
-
- [4.3.1 主要过程](#4.3.1 主要过程)
- [4.3.2 补充说明](#4.3.2 补充说明)
- 结语
前言
📌
汇编语言是很多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的重要基础。但仅仅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就太片面了,其实学习汇编语言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提升代码效率,尤其在嵌入式系统和性能优化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它在逆向工程和安全领域不可或缺,帮助分析软件运行机制并增强漏洞修复能力。
本专栏的汇编语言学习章节主要是依据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来写的,和书中一样为了使学习的过程容易展开,我们采用以8086CPU为中央处理器的PC机来进行学习。
1. 背景介绍
以前我们讨论的都是CPU对指令的执行。我们知道,CPU 在计算机系统中,除了能够执行指令,进行运算以外,还应该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接收它们的输入,向它们进行输出。
也就是说,CPU 除了有运算能力外,还要有 I/O( Input/Output ,输入/输出)能力。
比如,我们按下键盘上的一个键,CPU最终要能够处理这个键。在使用文本编辑器时,按下a键后,我们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a",是CPU将从键盘上输入的键所对应的字符送到显示器上的。
要及时处理外设的输入,显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外设的输入随时可能发生,CPU如何得知?
(2)CPU 从何处得到外设的输入?
我们以键盘输入为例,讨论这两个问题。
2. 接口芯片和端口
前面我们讲过,在PC 系统的接口卡和主板上,装有各种接口芯片。这些外设接口芯片的内部有若干寄存器,CPU 将这些寄存器当作端口来访问。
-
外设的输入不直接送入内存和CPU ,而是送入相关的接口芯片的端口中;
-
CPU 向外设的输出也不是直接送入外设,而是先送入端口中,再由相关的芯片送到外设。
-
CPU 还可以向外设输出控制命令,而这些控制命令也是先送到相关芯片的端口中,然后再由相关的芯片根据命令对外设实施控制。
✍可见,CPU 通过端口和外部设备进行联系。
3. 外中断信息
3.1 什么是外中断信息
现在,我们知道了外设的输入被存放在端口中,可是外设的输入随时都有可能到达,CPU 如何及时地知道,并进行处理呢?
更一般地讲,就是外设随时都可能发生需要CPU及时处理的事件,CPU如何及时得知并进行处理?
CPU 提供中断机制来满足这种需要。
前面讲过,当CPU的内部有需要处理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将产生中断信息,引发中断过程。这种中断信息来自CPU的内部。
还有一种中断信息,来自于CPU外部,当CPU外部有需要处理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说,外设的输入到达,相关芯片将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息。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可以检测到发送过来的中断信息,引发中断过程,处理外设的输入。
3.2 外中断源的分类
在PC系统中,外中断源一共有以下两类。
3.2.1 可屏蔽中断
3.2.1.1 什么是可屏蔽中断?
可屏蔽中断 是CPU可以不响应的外中断。
CPU是否响应可屏蔽中断,要看标志寄存器的IF位的设置。当CPU检测到可屏蔽中断信息时:
-
如果IF=1,则CPU 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引发中断过程;
-
如果IF=0,则不响应可屏蔽中断。
3.2.1.2 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
我们回忆一下内中断所引发的中断过程:
(1)取中断类型码n;
(2)标志寄存器入栈,IF=0,TF=0;
(3)CS、IP 入栈;
(4)(IP)=(n*4),(CS)=(n*4+2)
由此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可屏蔽中断所引发的中断过程 ,除在第一步的实现上有所不同外,基本上和内中断的中断过程相同。
因为可屏蔽中断信息来自于CPU外部,中断类型码是通过数据总线送入CPU 的;而内中断的中断类型码是在CPU内部产生的。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中断过程中将IF置为0的原因了。
将IF置0的原因就是,在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后,禁止其他的可屏蔽中断。
当然,如果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需要处理可屏蔽中断,可以用指令将IF置1 。
8086CPU 提供的设置IF的指令如下:
sti,用于设置IF=1;
cli,用于设置IF=0。
3.2.2 不可屏蔽中断
3.2.2.1 什么是不可屏蔽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 是CPU 必须响应的外中断。
当CPU 检测到不可屏蔽中断信息时,则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立即响应,引发中断过程。
3.2.2.2 不可屏蔽中断的处理过程
对于8086CPU 不可屏蔽中断的中断类型码固定为2。所以中断过程中,不需要取中断类型码。
不可屏蔽中断的中断过程:
-
标志寄存器入栈,IF=0,TF=0;
-
CS、IP入栈;
-
(IP)=(8),(CS)=(0AH)。
几乎所有由外设引发的外中断,都是可屏蔽中断。当外设有需要处理的事件(比如说键盘输入)发生时,相关芯片向CPU 发出可屏蔽中断信息。
不可屏蔽中断是在系统中有必须处理的紧急情况发生时用来通知CPU的中断信息。
在我们的内容中,主要讨论可屏蔽中断。
4. PC 机键盘的处理过程
下面我们看一下键盘输入的处理过程,并以此来体会一下PC机处理外设输入的基本方法。
4.1 键盘输入
键盘上的每一个键相当于一个开关,键盘中有一个芯片对键盘上的每一个键的开关状态进行扫描。
-
按下一个键时,开关接通,该芯片就产生一个扫描码,扫描码说明了按下的键在键盘上的位置。扫描码被送入主板上的相关接口芯片的寄存器中,该寄存器的端口地址为60H 。
-
松开按下的键时,也产生一个扫描码,扫描码说明了松开的键在键盘上的位置。松开按键时产生的扫描码也被送入60H 端口中。
一般将按下一个键时产生的扫描码称为通码,松开一个键产生的扫描码称为断码。
扫描码长度为一个字节,通码的第 7 位为 0 ,断码的第7位为1,即:断码 = 通码+80H。
比如:g键的通码为22H,断码为a2H。
下表是键盘上部分键的扫描码,只列出通码。
4.2 引发9号中断
键盘的输入到达 60h端口时,相关的芯片就会向CPU发出中断类型码为9的可屏蔽中断信息。
CPU 检测到该中断信息后,如果IF=1,则响应中断,引发中断过程,转去执行 int9 中断例程。
4.3 执行int 9中断例程
4.3.1 主要过程
BIOS 提供了int 9中断例程,用来进行基木的键盘输入处理,主要的工作如下:
(1)读出60H 端口中的扫描码;
(2)如果是字符键 的扫描码,将该扫描码和它所对应的字符码 (即 ASCII码)送入内存中的 BIOS 键盘缓冲区;如果是控制键 (比如 Ctrl)和切换键 (比如 CapsLock)的扫描码,则将其转变为状态字节(用二进制位记录控制键和切换键状态的字节)写入内存中存储状态字节的单元;
(3)对键盘系统进行相关的控制,比如说,向相关芯片发出应答信息。
4.3.2 补充说明
BIOS键盘缓冲区是系统启动后,BIOS用于存放int 9 中断例程所接收的键盘输入的内存区。该内存区可以存储 15 个键盘输入,因为 int 9 中断例程除了接收扫描码外,还要产生和扫描码对应的字符码 ,所以在BIOS键盘缓冲区中,一个键盘输入用一个字单元存放,高位字节存放扫描码,低位字节存放字符码。
0040:17 单元存储键盘状态字节,该字节记录了控制键和切换键的状态。
键盘状态字节各位记录的信息如下:
结语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可以三连支持一下。
也可以点点关注,避免以后找不到我哦!
Crossoads主页还有很多有趣的文章,欢迎小伙伴们前去点评,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