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法则确定聚类数

肘部法则(Elbow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确定聚类数的技术。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不同聚类数下的聚类质量(通常使用每个数据点到其聚类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即SSE,Sum of Squared Errors),并寻找"肘部"位置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聚类数范围:选择一个可能的聚类数范围,例如从1到K。

  2. 计算不同聚类数的SSE:对于每个聚类数K,使用聚类算法(例如K-means)进行聚类,然后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其对应聚类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SSE)。通常,随着聚类数的增多,SSE会逐渐减小,因为更多的聚类能更好地拟合数据。

  3. 绘制SSE与聚类数的关系图:将不同聚类数下的SSE绘制成图,通常会看到随着聚类数增加,SSE不断减小。

  4. 寻找"肘部"位置:在SSE与聚类数的图中,通常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即SSE下降的速度开始减缓),这个点就被称为"肘部"。肘部位置对应的聚类数通常是最佳的聚类数,因为此时增加更多的聚类数带来的SSE下降的效果变得不显著。

示例

假设你用K-means算法在不同的聚类数下计算SSE,结果可能是这样的:

聚类数 (K) SSE
1 1000
2 800
3 600
4 500
5 450
6 420
7 410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SSE随着聚类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在K=4之后,SSE的下降幅度减缓。因此,K=4可能是最佳的聚类数。

注意事项

  • 肘部法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给出明确的聚类数选择,特别是在数据分布复杂的情况下,肘部可能不太明显。
  • 对于更复杂的情况,可以考虑结合其他方法,如轮廓系数(Silhouette Score)或Gap Statistic等。
相关推荐
koo3643 小时前
李宏毅机器学习笔记30
人工智能·笔记·机器学习
长桥夜波3 小时前
机器学习日报02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neo4j
tainshuai4 小时前
YOLOv4 实战指南:单 GPU 训练的目标检测利器
yolo·目标检测·机器学习
wperseverance5 小时前
Pytorch常用层总结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Theodore_10227 小时前
机器学习(7)逻辑回归及其成本函数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彩云回8 小时前
LOESS回归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回归·1024程序员节
Ai173163915798 小时前
英伟达RTX 6000 Ada 和L40S 对比,哪个更适合做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gpt·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电脑
Theodore_10229 小时前
机器学习(8)梯度下降的实现与过拟合问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线性回归
我爱鸢尾花10 小时前
CNN基础理论讲解及Python代码复现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cnn
白杆杆红伞伞11 小时前
01_svm_二分类
算法·支持向量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