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算法matlab仿真

目录

1.算法仿真效果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2.1 Q-learning理论](#2.1 Q-learning理论)

[2.2 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具体实现](#2.2 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具体实现)

状态与动作定义

[Q 表初始化](#Q 表初始化)

3.MATLAB核心程序

4.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1.算法仿真效果

matlab2022a仿真结果如下**(完整代码运行后无水印)**:

仿真操作步骤可参考程序配套的操作视频。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2.1 Q-learning理论

强化学习旨在解决智能体(在本文中为机器人)如何在环境中采取一系列行动,以最大化累积奖励的问题。其核心要素包括:

智能体(Agent):执行动作的主体,如迷宫中的机器人,它能够感知环境状态并做出决策。

环境(Environment):智能体所处的外部世界,对于机器人迷宫问题,环境就是迷宫本身,包括墙壁、通道、起点和终点等布局,环境状态会因智能体的动作而发生改变。

状态(State):智能体对环境的感知描述,在迷宫场景下,机器人所在的位置坐标、周围是否有墙壁阻挡等信息构成了当前状态。例如,将迷宫划分为一个个网格单元,机器人位于某个网格单元时,该单元的标识以及相邻单元的可通行情况就是状态的一部分。

动作(Action):智能体能够采取的行为,在迷宫中机器人通常可以执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等基本动作,不同动作会使机器人从当前状态转移到下一个可能的状态。

奖励(Reward):环境反馈给智能体的信号,用于评价智能体所采取动作的好坏。在迷宫搜索任务中,如果机器人朝着终点前进,可能会获得正向奖励;若撞到墙壁,则会得到负向奖励,如撞到墙壁给予 -1 奖励,每向终点靠近一步给予 +1 奖励,到达终点给予 +10 奖励等。

Q-learning 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 Q 表(Q-table),它存储了智能体在每个状态下采取每个动作的预期长期奖励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Q(s,a),其中s表示状态,a表示动作。

智能体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学习,使得 Q 表中的值能够准确反映不同状态 - 动作对的优劣,从而依据 Q 表做出最优决策。Q-learning 的学习过程基于著名的贝尔曼方程(Bellman Equation)的迭代更新。

2.2 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具体实现

首先,将迷宫抽象为一个二维网格世界,每个网格单元代表一个状态。例如,一个M*N的迷宫,有M*N个可能的状态。用 0 表示可通行的通道,1 表示墙壁等障碍物。同时,定义机器人的初始位置为起点状态 ,迷宫中的目标位置为终点状态Sgoal。

状态与动作定义

Q 表初始化

经过多轮训练后,Q 表已经学习到了不同状态下较优的动作策略。在实际路线搜索时,将机器人置于起点状态,然后在每一个状态下,直接选择 Q 值最大的动作(即采用贪婪策略,不再有探索概率 ),机器人按照选择的动作依次移动,直至到达终点,所经过的路径即为搜索到的最优路线(在 Q 表学习足够好的情况下,近似最优)。

3.MATLAB核心程序

复制代码
.............................................................
Rwd_all     = [];
Q2_all      = [];
for i=1:Episodes    
    i
    [total_reward,Q,Model,Info,Q2]= func_episode(Q,Model,Miters) ; 
    Rwd_all= [Rwd_all,total_reward];
    Q2_all = [Q2_all,mean(Q2)];

end

figure;
plot(Rwd_all,'b-o');
xlabel('训练次数');
ylabel('累计奖励值');

figure;
plot(Q2_all,'b-o');
xlabel('训练次数');
ylabel('Q值');




[x]=Info{1};
[Maps2]=Info{2};
[Mapsv2]=Info{3};
[Q]=Info{4};
 
 

[N,M] = size(Maps2);


figure;
[Rms,Cms] = find(Maps2);
plot(Rms-0.5,Cms-0.5,'s','MarkerEdgeColor', '#29292a' ,'MarkerFaceColor','#535353','MarkerSize',12);
hold on;
xlim(gca,[0 N]);
ylim(gca,[0 M]);
box(gca,'on');
axis equal
plot(XY0(1)+0.5,XY0(2)+0.5,'og','MarkerFaceColor','g','MarkerSize',8);
plot(x(1)+0.5,x(2)+0.5,'sr','MarkerFaceColor','r','MarkerSize',8);
hold off;


figure;
[Rms,Cms] = find(Maps2);
plot(Rms-0.5,Cms-0.5,'s','MarkerEdgeColor', '#29292a' ,'MarkerFaceColor','#535353','MarkerSize',12);
hold on;
xlim(gca,[0 N]);
ylim(gca,[0 M]);
box(gca,'on');
axis equal
plot(XY0(1)+0.5,XY0(2)+0.5,'og','MarkerFaceColor','g','MarkerSize',8);
plot(x(1)+0.5,x(2)+0.5,'sr','MarkerFaceColor','r','MarkerSize',8);
[mx,my] = find(Mapsv2);
plot(mx-0.5,my-0.5,'o','MarkerEdgeColor', '#d35400' ,'MarkerFaceColor',' #f39c12 ','MarkerSize',8);
hold off;
0Z_013m

4.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V

相关推荐
SLAM必须dunk13 小时前
众擎机器人开源代码解读
机器人
fruge14 小时前
钉钉机器人消息发送 npm 库:ddmessage-fruge365
机器人·npm·钉钉
Cprsensors16 小时前
汽车“电子秤”的核心:车辆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浅析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自动化·汽车·无人机
数维学长98617 小时前
【全网最全】《2025国赛/高教杯》C题 思路+代码python和matlab+文献 一到四问 退火算法+遗传算法 NIPT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
开发语言·算法·matlab
dlraba80218 小时前
用遗传算法破解一元函数最大值问题:从原理到 MATLAB 实现
开发语言·matlab
nenchoumi311918 小时前
Nvidia Orin DK 本地 ollama 主流 20GB 级模型 gpt-oss, gemma3, qwen3 部署与测试
gpt·机器人·jetson·orin
Vizio<18 小时前
《D (R,O) Grasp:跨机械手灵巧抓取的机器人 - 物体交互统一表示》论文解读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机器人
BFT白芙堂21 小时前
论文解读 | Franka 机器人沉浸式远程操作:高斯溅射 VR 赋能的遥操框架研发与应用
机器学习·机器人·论文解读·ai辅助·franka·遥操作框架·高斯溅射vr
AiTEN_Robotics1 天前
自动化仓库托盘搬运减少错误和损坏的方法有哪些?实操案例解读
机器人·自动化
996终结者1 天前
Python数据分析与处理(二):将数据写回.mat文件的不同方法【超详细】
python·matlab·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