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camp-第J7周:对于ResNeXt-50算法的思考

📌你需要解决的疑问:这个代码是否有错?对错与否都请给出你的思考

📌打卡要求:请查找相关资料、逐步推理模型、详细写下你的思考过程

代码如下

python 复制代码
# 定义残差单元  
def block(x, filters, strides=1, groups=32, conv_shortcut=True):  

    if conv_shortcut:  
        shortcut = Conv2D(filters * 2, kernel_size=(1, 1), strides=strides, padding='same', use_bias=False)(x)  
        # epsilon为BN公式中防止分母为零的值  
        shortcut = BatchNormalization(epsilon=1.001e-5)(shortcut)  
    else:  
        # identity_shortcut  
        shortcut = x  
        
    # 三层卷积层  
    x = Conv2D(filters=filters, kernel_size=(1, 1), strides=1, padding='same', use_bias=False)(x)  
    x = BatchNormalization(epsilon=1.001e-5)(x)  
    x = ReLU()(x)  
    # 计算每组的通道数  
    g_channels = int(filters / groups)  
    # 进行分组卷积  
    x = grouped_convolution_block(x, strides, groups, g_channels)  

    x = Conv2D(filters=filters * 2, kernel_size=(1, 1), strides=1, padding='same', use_bias=False)(x)  
    x = BatchNormalization(epsilon=1.001e-5)(x)  
    x = Add()([x, shortcut])  
    x = ReLU()(x)  
    return x

如果conv_shortcut=False,那么执行"x=Add()..."语句时,通道数不一致的,为什么不会报错呢?

思考

关键点分析:

  1. conv_shortcut=False 时的 shortcut

    • conv_shortcut=False 时,shortcut 直接等于 x,没有经过卷积层处理。也就是说,在 x = Add()([x, shortcut]) 这一行之前,shortcutx 是相同的张量。因此,它们的通道数和空间尺寸应该是相同的,直接相加是没有问题的。
    • 因此,执行 Add() 时,xshortcut 的维度是匹配的。
  2. conv_shortcut=True 时的 shortcut

    • conv_shortcut=True 时,shortcut 会通过一个 1x1 卷积进行通道数调整:

      python 复制代码
      shortcut = Conv2D(filters * 2, kernel_size=(1, 1), strides=strides, padding='same', use_bias=False)(x)
      • 这里 shortcut 的通道数被修改为 filters * 2,使其与主路径输出的通道数一致。
      • 如果步长 strides 是大于1的值(例如2),则 shortcut 的空间尺寸(高度和宽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保证它们的空间尺寸与主路径的输出相匹配。为此,使用 Conv2DBatchNormalization 来调整通道数,并保持 padding='same' 来避免空间尺寸的变化。
  3. Add() 层的作用

    • Add() 层要求输入张量的维度一致。如果 conv_shortcut=Falseshortcutx 在通道数和空间尺寸上已经是相同的,因此直接相加是不会出现维度不匹配的错误的。
    • 但是,如果通道数或空间尺寸不一致,Keras 会抛出错误,提示"维度不匹配"或类似错误。

为什么没有报错:

  • conv_shortcut=False 时,shortcutx 的维度是一样的 ,因为 shortcut = x,它们在通道数、空间尺寸等维度上都相同,因此 Add() 操作没有问题。
  • Add() 操作本身不会对维度进行任何变换,它只是简单地将两个张量逐元素相加。如果两个张量的维度不一致,Keras 会报错。

结论:

  • conv_shortcut=False 的情况下,shortcut 直接等于 x,因此它们的维度是相同的,Add() 操作能够成功执行。
  • 只有当 conv_shortcut=True 时,shortcut 会通过卷积进行维度调整,这样就确保了通道数和空间尺寸与主路径的输出一致,避免了维度不匹配的问题。

测试:

为了验证,可以在代码中添加调试语句,打印出 x.shapeshortcut.shape,看看它们在执行 Add() 之前是否匹配。例如:

python 复制代码
print("x shape:", x.shape)
print("shortcut shape:", shortcut.shape)

这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 xshortcut 在执行加法之前是否一致。

相关推荐
我的世界伊若1 小时前
AI重塑IT职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人工智能
lapiii3581 小时前
[智能体设计模式] 第4章:反思(Reflection)
人工智能·python·设计模式
IT_Beijing_BIT3 小时前
tensorflow 图像分类 之四
人工智能·分类·tensorflow
卡奥斯开源社区官方4 小时前
NVIDIA Blackwell架构深度解析:2080亿晶体管如何重构AI算力规则?
人工智能·重构·架构
百锦再5 小时前
第11章 泛型、trait与生命周期
android·网络·人工智能·python·golang·rust·go
剪一朵云爱着5 小时前
力扣81. 搜索旋转排序数组 II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数新网络8 小时前
The Life of a Read/Write Query for Apache Iceberg Tables
人工智能·apache·知识图谱
报错小能手8 小时前
刷题日常 5 二叉树最大深度
算法
Yangy_Jiaojiao8 小时前
开源视觉-语言-动作(VLA)机器人项目全景图(截至 2025 年)
人工智能·机器人
Greedy Alg8 小时前
LeetCode 84. 柱状图中最大的矩形(困难)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