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
题目描述
小组中每位都有一张卡片,卡片上是6位内的正整数,将卡片连起来可以组成多种数字,计算组成的最大数字。
输入描述
","号分割的多个正整数字符串,不需要考虑非数字异常情况,小组最多25个人。
输出描述
最大的数字字符串
用例
用例 1
输入:
22,221
输出:
22221
用例 2
输入:
4589,101,41425,9999
输出:
9999458941425101
解题思路
-
读取输入:
- 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字符串,表示小组成员的卡片数字。
-
分割字符串:
- 使用
split(',')
方法将字符串按逗号分割成数字数组。
- 使用
-
自定义排序:
- 使用
Array.prototype.sort
方法对数字数组进行排序。 - 自定义排序函数,对于两个数字
a
和b
,比较a + b
和b + a
的大小,较大的排在前面。
- 使用
-
拼接结果:
- 使用
Array.prototype.join
方法将排序后的数字数组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 使用
-
输出结果:
- 输出拼接后的字符串。
详细步骤
-
读取输入:
- 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字符串,表示小组成员的卡片数字。
-
分割字符串:
- 使用
split(',')
方法将字符串按逗号分割成数字数组。
- 使用
-
自定义排序:
- 使用
Array.prototype.sort
方法对数字数组进行排序。 - 自定义排序函数,对于两个数字
a
和b
,比较a + b
和b + a
的大小,较大的排在前面。
- 使用
-
拼接结果:
- 使用
Array.prototype.join
方法将排序后的数字数组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 使用
-
输出结果:
- 输出拼接后的字符串。
用例解释
用例 1
- 输入:
22,221
- 输出:
22221
解释:
- 比较
22 + 221
和221 + 22
的大小,22221
大于22122
,所以22
排在前面。
用例 2
- 输入:
4589,101,41425,9999
- 输出:
9999458941425101
解释:
- 比较所有可能的组合,最终得到最大的数字组合为
9999458941425101
。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高效地求出组成的最大数字。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主要由排序操作决定,为 O(n log n)
,其中 n
是数字的个数。
二、JavaScript算法源码
以下是 JavaScript 代码的详细中文注释和逻辑讲解:
JavaScript 代码
javascript
/* JavaScript Node ACM模式 控制台输入获取 */
const readline = require("readline"); // 引入 readline 模块,用于读取控制台输入
// 创建 readline 接口实例
const rl = readline.createInterface({
input: process.stdin, // 输入流为标准输入
output: process.stdout, // 输出流为标准输出
});
// 监听 'line' 事件,当用户输入一行内容时触发
rl.on("line", (line) => {
// 将输入的内容按逗号分隔成数组
const arr = line.split(",");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arr.sort((a, b) => {
// 将两个字符串拼接成两种可能的组合
const s1 = a + b; // 组合方式1:a在前,b在后
const s2 = b + a; // 组合方式2:b在前,a在后
// 比较两种组合的字典序大小
if (s1 == s2) {
return 0; // 如果两种组合相等,返回 0
} else if (s1 > s2) {
return -1; // 如果 s1 的字典序更大,返回 -1(表示 a 应该排在 b 前面)
} else {
return 1; // 如果 s2 的字典序更大,返回 1(表示 b 应该排在 a 前面)
}
});
// 将排序后的数组拼接成一个字符串并输出
console.log(arr.join(""));
});
代码逻辑讲解
1. 引入模块
const readline = require("readline");
:引入 Node.js 的readline
模块,用于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
2. 创建 readline 接口
rl = readline.createInterface({ input: process.stdin, output: process.stdout });
:创建一个readline
接口实例,绑定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
3. 监听输入事件
rl.on("line", (line) => { ... });
:监听line
事件,当用户输入一行内容并按回车键时,触发回调函数。
4. 处理输入内容
const arr = line.split(",");
: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按逗号,
分隔成一个数组。- 例如,输入
"3,30,34,5,9"
,会得到数组["3", "30", "34", "5", "9"]
。
- 例如,输入
5. 自定义排序
arr.sort((a, b) => { ...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排序规则 :比较两个字符串的两种拼接方式
a + b
和b + a
,选择字典序更大的组合。- 如果
a + b
的字典序更大,则a
应该排在b
前面(返回-1
)。 - 如果
b + a
的字典序更大,则b
应该排在a
前面(返回1
)。 - 如果两者相等,则顺序不变(返回
0
)。
- 如果
- 排序规则 :比较两个字符串的两种拼接方式
6. 输出结果
console.log(arr.join(""));
:将排序后的数组拼接成一个字符串并输出。- 例如,排序后的数组
["9", "5", "34", "3", "30"]
会拼接成"9534330"
。
- 例如,排序后的数组
代码细节解析
1. 输入处理
- 用户输入的内容是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例如
"3,30,34,5,9"
。 - 使用
split(",")
方法将字符串分割成数组。
2. 自定义排序逻辑
- 核心思想 :通过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确定两个字符串的相对顺序。
- 例如,比较
"3"
和"30"
:- 拼接方式1:
"3" + "30" = "330"
- 拼接方式2:
"30" + "3" = "303"
- 比较
"330"
和"303"
,发现"330"
的字典序更大,因此"3"
应该排在"30"
前面。
- 拼接方式1:
- 例如,比较
3. 输出结果
- 使用
join("")
方法将数组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例如,数组
["9", "5", "34", "3", "30"]
会拼接成"9534330"
。
- 例如,数组
示例运行
输入
3,30,34,5,9
处理步骤
- 将输入字符串分割成数组:
[
["3", "30", "34", "5", "9"]
]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 比较
"3"
和"30"
:
[
"330" > "303" \Rightarrow "3" \text{ 排在 } "30" \text{ 前面}
] - 比较
"34"
和"3"
:
[
"343" > "334" \Rightarrow "34" \text{ 排在 } "3" \text{ 前面}
] - 比较
"5"
和"9"
:
[
"59" < "95" \Rightarrow "9" \text{ 排在 } "5" \text{ 前面}
] - 最终排序结果:
[
["9", "5", "34", "3", "30"]
]
- 比较
- 将排序后的数组拼接成字符串:
[
"9534330"
]
输出
9534330
总结
- 功能:将一组数字字符串拼接成字典序最大的字符串。
- 核心逻辑:通过自定义排序规则,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
- 适用场景:需要将一组数字拼接成最大值的场景,例如生成最大编号、最大金额等。
- 注意事项 :
- 输入的数字字符串可能包含前导零,需要确保排序逻辑正确。
- 如果输入为空,程序会输出空字符串。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三、Java算法源码
以下是 Java 代码的详细中文注释和逻辑讲解:
Java 代码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 导入 Arrays 工具类,用于数组操作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导入 Scanner 类,用于读取控制台输入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 Scanner 对象,用于读取控制台输入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并按逗号分隔成字符串数组
String[] arr = sc.next().split(",");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Arrays.sort(arr, (a, b) -> (b + a).compareTo(a + b));
// 使用 StringBuilder 拼接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String s : arr) {
sb.append(s); // 将每个字符串追加到 StringBuilder 中
}
// 输出最终结果
System.out.println(sb);
}
}
代码逻辑讲解
1. 导入类库
import java.util.Arrays;
:导入Arrays
工具类,用于数组操作(如排序)。import java.util.Scanner;
:导入Scanner
类,用于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
2. 主程序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Java 程序的入口方法。
3. 创建 Scanner 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Scanner
对象,用于读取控制台输入。
4. 读取输入并分割成数组
String[] arr = sc.next().split(",");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并按逗号,
分隔成字符串数组。- 例如,输入
"3,30,34,5,9"
,会得到数组["3", "30", "34", "5", "9"]
。
- 例如,输入
5. 自定义排序
Arrays.sort(arr, (a, b) -> (b + a).compareTo(a + b));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排序规则 :比较两个字符串的两种拼接方式
b + a
和a + b
,选择字典序更大的组合。- 如果
b + a
的字典序更大,则b
应该排在a
前面。 - 如果
a + b
的字典序更大,则a
应该排在b
前面。 - 使用
compareTo
方法比较字符串的字典序。
- 如果
- 排序规则 :比较两个字符串的两种拼接方式
6. 拼接排序后的数组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创建StringBuilder
对象,用于高效拼接字符串。for (String s : arr) { sb.append(s); }
:遍历排序后的数组,将每个字符串追加到StringBuilder
中。
7. 输出结果
System.out.println(sb);
:输出拼接后的字符串。
代码细节解析
1. 输入处理
- 用户输入的内容是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例如
"3,30,34,5,9"
。 - 使用
split(",")
方法将字符串分割成数组。
2. 自定义排序逻辑
- 核心思想 :通过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确定两个字符串的相对顺序。
- 例如,比较
"3"
和"30"
:- 拼接方式1:
"3" + "30" = "330"
- 拼接方式2:
"30" + "3" = "303"
- 比较
"303"
和"330"
,发现"330"
的字典序更大,因此"3"
应该排在"30"
前面。
- 拼接方式1:
- 使用 Lambda 表达式
(a, b) -> (b + a).compareTo(a + b)
实现自定义排序规则。
- 例如,比较
3. 拼接字符串
- 使用
StringBuilder
拼接字符串,避免频繁创建字符串对象,提高性能。
4. 输出结果
- 使用
System.out.println(sb);
输出最终结果。
示例运行
输入
3,30,34,5,9
处理步骤
- 将输入字符串分割成数组:
[
["3", "30", "34", "5", "9"]
]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 比较
"3"
和"30"
:
[
"303" < "330" \Rightarrow "3" \text{ 排在 } "30" \text{ 前面}
] - 比较
"34"
和"3"
:
[
"334" < "343" \Rightarrow "34" \text{ 排在 } "3" \text{ 前面}
] - 比较
"5"
和"9"
:
[
"59" < "95" \Rightarrow "9" \text{ 排在 } "5" \text{ 前面}
] - 最终排序结果:
[
["9", "5", "34", "3", "30"]
]
- 比较
- 将排序后的数组拼接成字符串:
[
"9534330"
]
输出
9534330
总结
- 功能:将一组数字字符串拼接成字典序最大的字符串。
- 核心逻辑:通过自定义排序规则,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
- 适用场景:需要将一组数字拼接成最大值的场景,例如生成最大编号、最大金额等。
- 注意事项 :
- 输入的数字字符串可能包含前导零,需要确保排序逻辑正确。
- 如果输入为空,程序会输出空字符串。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四、Python算法源码
以下是 Python 代码的详细中文注释和逻辑讲解:
Python 代码
python
import functools # 导入 functools 模块,用于将比较函数转换为 key 函数
# 输入获取
arr = input().split(",") #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并按逗号分隔成列表
# 排序规则
def cmp(a, b):
s1 = a + b # 拼接方式1:a在前,b在后
s2 = b + a # 拼接方式2:b在前,a在后
return 0 if s1 == s2 else -1 if s1 > s2 else 1 # 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
# 算法入口
def getResult(arr):
# 使用自定义排序规则对列表进行排序
arr.sort(key=functools.cmp_to_key(cmp))
# 将排序后的列表拼接成一个字符串并返回
return "".join(arr)
# 算法调用
print(getResult(arr)) # 输出最终结果
代码逻辑讲解
1. 导入模块
import functools
:导入functools
模块,用于将比较函数转换为key
函数,以便在排序时使用。
2. 输入处理
arr = input().split(",")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并按逗号,
分隔成列表。- 例如,输入
"3,30,34,5,9"
,会得到列表["3", "30", "34", "5", "9"]
。
- 例如,输入
3. 自定义排序规则
def cmp(a, b):
:定义一个比较函数cmp
,用于比较两个字符串的拼接方式。- 拼接方式1 :
a + b
(a
在前,b
在后)。 - 拼接方式2 :
b + a
(b
在前,a
在后)。 - 比较逻辑 :
- 如果
s1 == s2
,返回0
(表示两者相等)。 - 如果
s1 > s2
,返回-1
(表示a
应该排在b
前面)。 - 如果
s1 < s2
,返回1
(表示b
应该排在a
前面)。
- 如果
- 拼接方式1 :
4. 算法入口
def getResult(arr):
:定义一个函数getResult
,用于对列表进行排序并返回结果。arr.sort(key=functools.cmp_to_key(cmp))
:使用自定义排序规则对列表进行排序。functools.cmp_to_key(cmp)
:将比较函数cmp
转换为key
函数,以便在sort
方法中使用。
return "".join(arr)
:将排序后的列表拼接成一个字符串并返回。
5. 算法调用
print(getResult(arr))
:调用getResult
函数并输出结果。
代码细节解析
1. 输入处理
- 用户输入的内容是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例如
"3,30,34,5,9"
。 - 使用
split(",")
方法将字符串分割成列表。
2. 自定义排序逻辑
- 核心思想 :通过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确定两个字符串的相对顺序。
- 例如,比较
"3"
和"30"
:- 拼接方式1:
"3" + "30" = "330"
- 拼接方式2:
"30" + "3" = "303"
- 比较
"330"
和"303"
,发现"330"
的字典序更大,因此"3"
应该排在"30"
前面。
- 拼接方式1:
- 例如,比较
3. 排序实现
- 使用
functools.cmp_to_key(cmp)
将比较函数cmp
转换为key
函数,以便在sort
方法中使用。 arr.sort(key=functools.cmp_to_key(cmp))
:对列表进行自定义排序。
4. 拼接字符串
- 使用
"".join(arr)
将排序后的列表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示例运行
输入
3,30,34,5,9
处理步骤
- 将输入字符串分割成列表:
[
["3", "30", "34", "5", "9"]
] - 对列表进行自定义排序:
- 比较
"3"
和"30"
:
[
"330" > "303" \Rightarrow "3" \text{ 排在 } "30" \text{ 前面}
] - 比较
"34"
和"3"
:
[
"343" > "334" \Rightarrow "34" \text{ 排在 } "3" \text{ 前面}
] - 比较
"5"
和"9"
:
[
"59" < "95" \Rightarrow "9" \text{ 排在 } "5" \text{ 前面}
] - 最终排序结果:
[
["9", "5", "34", "3", "30"]
]
- 比较
- 将排序后的列表拼接成字符串:
[
"9534330"
]
输出
9534330
总结
- 功能:将一组数字字符串拼接成字典序最大的字符串。
- 核心逻辑:通过自定义排序规则,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
- 适用场景:需要将一组数字拼接成最大值的场景,例如生成最大编号、最大金额等。
- 注意事项 :
- 输入的数字字符串可能包含前导零,需要确保排序逻辑正确。
- 如果输入为空,程序会输出空字符串。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五、C/C++算法源码:
以下是 C 代码的详细中文注释和逻辑讲解:
C 代码
c
#include <stdio.h> // 标准输入输出库
#include <stdlib.h> // 标准库,包含内存分配和排序函数
#include <string.h> // 字符串操作库
#define MAX_SIZE 25 // 定义最大数组大小
// 自定义比较函数
int cmp(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char* A = *((char**) a); // 将 void* 转换为 char* 指针
char* B = *((char**) b); // 将 void* 转换为 char* 指针
char AB[10000] = {'\0'}; // 初始化拼接字符串 AB
strcat(AB, A); // 将 A 拼接到 AB
strcat(AB, B); // 将 B 拼接到 AB
char BA[10000] = {'\0'}; // 初始化拼接字符串 BA
strcat(BA, B); // 将 B 拼接到 BA
strcat(BA, A); // 将 A 拼接到 BA
return strcmp(BA, AB); // 比较 BA 和 AB 的字典序
}
int main() {
char line[10000]; // 定义输入缓冲区
gets(line); //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
char* ss[MAX_SIZE]; // 定义指针数组,用于存储分割后的字符串
int ss_size = 0; // 记录分割后的字符串数量
// 使用 strtok 分割输入字符串
char* token = strtok(line, ",");
while (token != NULL) {
ss[ss_size++] = token; // 将分割后的字符串存入数组
token = strtok(NULL, ","); // 继续分割
}
// 使用 qsort 对字符串数组进行排序
qsort(ss, ss_size, sizeof(char*), cmp);
// 定义结果字符串
char res[10000] = {'\0'};
for (int i = 0; i < ss_size; i++) {
strcat(res, ss[i]); // 将排序后的字符串拼接到结果中
}
puts(res); // 输出最终结果
return 0;
}
代码逻辑讲解
1. 头文件引入
#include <stdio.h>
:标准输入输出库,用于printf
、gets
等函数。#include <stdlib.h>
:标准库,包含qsort
等函数。#include <string.h>
:字符串操作库,包含strcat
、strcmp
等函数。
2. 定义常量
#define MAX_SIZE 25
:定义最大数组大小,用于存储分割后的字符串。
3. 自定义比较函数
int cmp(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定义比较函数,用于qsort
排序。- 参数 :
a
和b
是void*
类型的指针,指向需要比较的字符串。 - 逻辑 :
- 将
void*
转换为char*
指针,获取字符串A
和B
。 - 拼接两种方式:
AB
:A + B
BA
:B + A
- 使用
strcmp
比较BA
和AB
的字典序:- 如果
BA > AB
,返回正数(B
应该排在A
前面)。 - 如果
BA < AB
,返回负数(A
应该排在B
前面)。 - 如果
BA == AB
,返回0
(两者相等)。
- 如果
- 将
- 参数 :
4. 主函数
- 输入处理 :
char line[10000];
:定义输入缓冲区。gets(line);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
- 字符串分割 :
char* ss[MAX_SIZE];
:定义指针数组,用于存储分割后的字符串。int ss_size = 0;
:记录分割后的字符串数量。- 使用
strtok
函数按逗号,
分割输入字符串:char* token = strtok(line, ",");
:首次调用strtok
,获取第一个分割后的字符串。while (token != NULL)
:循环分割,直到所有字符串被分割完毕。ss[ss_size++] = token;
:将分割后的字符串存入数组。token = strtok(NULL, ",");
:继续分割下一个字符串。
- 排序 :
qsort(ss, ss_size, sizeof(char*), cmp);
:使用qsort
对字符串数组进行排序。ss
:待排序的数组。ss_size
:数组大小。sizeof(char*)
:每个元素的大小。cmp
:自定义比较函数。
- 拼接结果 :
char res[10000] = {'\0'};
:定义结果字符串,初始化为空。- 使用
strcat
将排序后的字符串拼接到res
中。
- 输出结果 :
puts(res);
:输出最终结果。
代码细节解析
1. 输入处理
- 使用
gets(line);
读取用户输入的一行内容。 - 使用
strtok
按逗号,
分割字符串,并将分割后的字符串存入指针数组ss
。
2. 自定义排序逻辑
- 核心思想 :通过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确定两个字符串的相对顺序。
- 例如,比较
"3"
和"30"
:- 拼接方式1:
"3" + "30" = "330"
- 拼接方式2:
"30" + "3" = "303"
- 比较
"303"
和"330"
,发现"330"
的字典序更大,因此"3"
应该排在"30"
前面。
- 拼接方式1:
- 例如,比较
3. 排序实现
- 使用
qsort
对字符串数组进行排序,排序规则由自定义比较函数cmp
决定。
4. 拼接字符串
- 使用
strcat
将排序后的字符串拼接到结果字符串res
中。
示例运行
输入
3,30,34,5,9
处理步骤
- 将输入字符串分割成数组:
[
["3", "30", "34", "5", "9"]
] - 对数组进行自定义排序:
- 比较
"3"
和"30"
:
[
"303" < "330" \Rightarrow "3" \text{ 排在 } "30" \text{ 前面}
] - 比较
"34"
和"3"
:
[
"334" < "343" \Rightarrow "34" \text{ 排在 } "3" \text{ 前面}
] - 比较
"5"
和"9"
:
[
"59" < "95" \Rightarrow "9" \text{ 排在 } "5" \text{ 前面}
] - 最终排序结果:
[
["9", "5", "34", "3", "30"]
]
- 比较
- 将排序后的数组拼接成字符串:
[
"9534330"
]
输出
9534330
总结
- 功能:将一组数字字符串拼接成字典序最大的字符串。
- 核心逻辑:通过自定义排序规则,比较两种拼接方式的字典序。
- 适用场景:需要将一组数字拼接成最大值的场景,例如生成最大编号、最大金额等。
- 注意事项 :
- 输入的数字字符串可能包含前导零,需要确保排序逻辑正确。
- 如果输入为空,程序会输出空字符串。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