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的缺陷及优化

冒泡排序的缺陷及优化

定义: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次遍历待排序的序列,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并根据需要交换它们的位置,使得较大的元素逐渐向后移动,较小的元素逐渐向前移动。这个过程类似于水中的气泡逐渐上升,因此得名"冒泡排序"。

操作步骤

  1. 比较第 1 个和第 2 个元素,按大小排序。

  2. 移动到下 1 个对(第 2 和第 3),继续比较和排序。

  3. 重复这个过程,每轮结束后将最大(小)的数"沉"到数组末尾。

实现

基本实现:冒泡排序

分析

排序过程如下图所示:

  • 设定数组长度为n。

  • 外层循环用于控制总的遍历次数,最多需要 n-1 次。

  • 内存循环用于比较并排序相邻元素。

  • 每经过一轮遍历,总会把当前遍历最后一个数放在最末未,所以内循环次数随着外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少。具体关系为:当前内循环次数 = n - 1 - 当前外循环次数

代码

使用冒泡排序方法,从大到小排序数据。编写代码如下

go 复制代码
/**
 * @ 基本实现:冒泡排序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j, tmp;

    for (i=0; i<num-1; i++) {
        for (j=0; j<num-i-1; j++) {
            if (arr[j] < arr[j+1]) {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
        }
    }
}

}

运行结果

优化 1. 短路法

分析
  •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第 1 轮遍历完成,就已经得到我们需要的排序顺序,此时第 2 、3、4 轮遍历数据完全无交换过程(浪费时间)。

  • 当某一轮遍历数据完全无交换即可表示此时我们的排序已完成,可以完全跳过后序遍历。从而提高排序效率。

  • 此功能在数据本身是有序的情况下将会大大减少排序过程。

代码

在冒泡的基础上,加入短路判断,若当前排序已完成,提前退出排序。编写代码如下

go 复制代码
/**
 * @ 优化 1:冒泡排序,短路优化,如果某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提前退出。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bubble_sort_short_circuit(int *arr, int num)
{
    int i, j, tmp;
    char change_flag = 0;   /* 交换标志,1表示当前有交换 */

    for (i=0; i<num-1; i++) {
        change_flag = 0;
        for (j=0; j<num-i-1; j++) {
            if (arr[j] < arr[j+1]) {    /* 数据不符合从大到小规则,交换 */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change_flag = 1;
            }
        }

        /* 若是某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提前退出 */
        if (!change_flag) {
            printf("quit i[%d] j[%d]\n", i, j);
            break;
        }
    }
}
运行结果

优化 2.鸡尾酒排序

分析
  •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采用双向扫描的方式。

  • 设定左右指针 left 和 right。

  • 在每 1 轮中进行 2 次扫描------从左到右将较大的元素移到右边,再从右到左将较小的元素移到左边。

  • 如果某次循环没有发生任何交换,说明数组已排序完成。

代码

使用鸡尾酒排序方式。编写代码如下

go 复制代码
/**
 * @ 优化 2:鸡尾酒排序,每一轮遍历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可以更快减少未排序数据。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cocktail_shaker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tmp;
    char change_flag = 1;           /* 交换标志,1表示当前有交换 */
    int left = 0, right = num-1;    /* 用于控制左右遍历 */

    while ((left <= right) && change_flag) {
        change_flag = 0;
        /* 从左至右,将最小的数移动到最后面 */
        for (i=left; i<right; i++) {
            if (arr[i] < arr[i+1]) { 
                t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mp;
                change_flag = 1;
            }
        }
        left++;

        /* 从右至左,将最大的数移动到最前面 */
        for (i=right-1; i>=left; i--) {
            if (arr[i] > arr[i-1]) { 
                t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mp;
                change_flag = 1;
            }
        }
        right--;
    }
}
运行结果

完整代码

go 复制代码
/**
 * @Filename : bubble_sort.c
 * @Revision : $Revision: 1.00 $
 * @Author : Feng(更多编程相关的知识和源码见微信公众号:不只会拍照的程序猿,欢迎订阅)
 * @Description : 冒泡排序的缺陷及优化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_NUM     5  

/**
 * @ 打印数组
 * @ arr - 待打印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void print_arr(int *arr, int num) 
{
    int i;

    for (i=0; i<num; i++)
        printf("%02d ", arr[i]);
    printf("\n");
}

/**
 * @ 基本实现:冒泡排序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j, tmp;

    printf("排序前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for (i=0; i<num-1; i++) {
        for (j=0; j<num-i-1; j++) {
            if (arr[j] < arr[j+1]) {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
            printf("第%d轮第%d次排序: ", i+1, j+1);
            print_arr(arr, num);
        }
    }

    printf("排序后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

/**
 * @ 优化 1:冒泡排序,短路优化,如果某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提前退出。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bubble_sort_short_circuit(int *arr, int num)
{
    int i, j, tmp;
    char change_flag = 0;   /* 交换标志,1表示当前有交换 */

    printf("排序前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for (i=0; i<num-1; i++) {
        change_flag = 0;
        for (j=0; j<num-i-1; j++) {
            if (arr[j] < arr[j+1]) {    /* 数据不符合从大到小规则,交换 */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change_flag = 1;
            }
            printf("第%d轮第%d次排序: ", i+1, j+1);
            print_arr(arr, num);
        }

        /* 若是某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提前退出 */
        if (!change_flag) {
            //printf("quit i[%d] j[%d]\n", i, j);
            break;
        }
    }

    printf("排序后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

/**
 * @ 优化 2:鸡尾酒排序,每一轮遍历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可以更快减少未排序数据。
 * @ arr - 待排序的数组     num - 数组元素个数
 * @ 要求从大到小排序数据
 * */
void cocktail_shaker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tmp;
    char change_flag = 0;           /* 交换标志,1表示当前有交换 */
    int left = 0, right = num-1;    /* 用于控制左右遍历 */
    int cnt = 0, cntleft, cntright; /* 记录排序次数 */

    printf("排序前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while (left <= right) {       
        /* 从左至右,将最小的数移动到最后面 */
        change_flag = 0;
        cntleft = 0;
        cntright = 0;
        for (i=left; i<right; i++) {
            if (arr[i] < arr[i+1]) { 
                t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mp;
                change_flag = 1;
            }
            cntleft++;
            printf("第%d轮第%d次排序(从左至右): ", cnt+1, cntleft);
            print_arr(arr, num);
        }
        if (!change_flag)
            break;
        left++;

        /* 从右至左,将最大的数移动到最前面 */
        change_flag = 0;
        for (i=right-1; i>=left; i--) {
            if (arr[i] > arr[i-1]) { 
                t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mp;
                change_flag = 1;
            }
            cntright++;
            printf("第%d轮第%d次排序(从右至左): ", cnt+1, cntright);
            print_arr(arr, num);
        }
        
        if (!change_flag)
            break;
            
        right--;
        cnt++;
    }

    printf("排序后数组内容: ");
    print_arr(arr, num);
}

int main(void)
{
    int buf0[] = {3, 8, 5, 1, 2};
    int buf1[] = {3, 8, 5, 1, 2};
    int buf2[] = {3, 8, 5, 1, 2};
    
    printf ("----------冒泡排序---------\n");
    bubble_sort(buf0, MAX_NUM);

    printf ("----------短路优化---------\n");
    bubble_sort_short_circuit(buf1, MAX_NUM);

    printf ("---------鸡尾酒排序---------\n");
    cocktail_shaker_sort(buf2, MAX_NUM);
    
    return0;
}

运行结果

总结

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为O(n²),平均情况下也为O(n²),效率较低。

  • 空间复杂度:O(1),属于原地排序算法。

优点

  • 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

  • 空间复杂度低,属于原地排序算法。

缺点

  • 时间复杂度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 对于最坏情况(数组完全逆序),效率低下。

优化

  • 短路优化:若某一轮遍历中完全没发生交换,可以提前结束。这在最好情况下非常有效。

  • 鸡尾酒排序:双向遍历,可以更快将元素放到正确位置,减少比较次数。

总结

冒泡排序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用,但由于其简单性和教学价值,常被用作学习排序算法的基础。对于小规模数据或需要简单排序的情况,它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了解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和优化版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更复杂的排序算法的设计思想。

相关推荐
ChinaRainbowSea4 分钟前
1. 初始 RabbitMQ 消息队列
java·中间件·rabbitmq·java-rabbitmq
lmryBC4913 分钟前
golang接口-interface
java·前端·golang
ゞ 正在缓冲99%…14 分钟前
leetcode75.颜色分类
java·数据结构·算法·排序
孤独得猿15 分钟前
Qt常用控件第一部分
服务器·开发语言·qt
慕斯策划一场流浪20 分钟前
fastGPT—nextjs—mongoose—团队管理之团队列表api接口实现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fastgpt env文件配置·fastgpt团队列表接口实现·fastgpt团队切换api·fastgpt团队切换逻辑
橘猫云计算机设计26 分钟前
基于springboot的考研成绩查询系统(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源码可白嫖!
java·spring boot·后端·python·考研·django·毕业设计
时光呢31 分钟前
JAVA常见的 JVM 参数及其典型默认值
java·开发语言·jvm
橙橙子23032 分钟前
c++柔性数组、友元、类模版
开发语言·c++·柔性数组
程序媛学姐39 分钟前
SpringKafka错误处理:重试机制与死信队列
java·开发语言·spring·kafka
2401_840192271 小时前
如何学习一门计算机技术
开发语言·git·python·dev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