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会取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吗?

当然,无法完全取代不代表没有影响。当我们探讨"干什么不会被取代"时,就意味着一部分"取代"正在或已经发生。

从上述种种案例也能看出,AI足以扛下众多行业中最简单、最前端的"低技能"工作,且与此前技术革命解放体力劳动相比,如今更多解放的是普通脑力劳动。这意味着,技术越是向前发展,留给从业者的就越可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

这个意义上,我们都应当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类的独特之处让我们有资格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中主动做选择。在自己的领域保持终身学习,不放弃思考的权利、探索的热情、价值的判断,把手中的"金刚钻"练得更硬些,才能时刻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

据报道,某地县委书记提出,"每个干部至少要装两个人工智能软件,如果你的能力强点,你就多学点,但是至少要会两个。"可以说,与其大谈"饭碗焦虑",倒不如起而行之,对技术保持开放心态,在磨合中找到自我提升的方向与空间。

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在其著作《权力与进步:技术与繁荣的千年斗争》中提出,不要盲目相信简单的进步主义叙事,技术进步并不总是自动带来社会繁荣,反而可能加剧不平等。

回顾过往,当移动互联改变生活,"适老化"改造成为建设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平台经济迅速兴起,把握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进程考验着治理智慧。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今天,相关部门同样要发挥好"大脑"作用,把好发展与稳定的方向盘。

眼下,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用户规模已突破2.5亿。随着基座大模型研发、应用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反馈迭代的完整产业循环即将闭环,相信还会有更多AI应用场景和新"AI职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兴起,势必滋生新风险,带来新冲击。虽然很多情况无法预判,但有关部门仍要竭尽全力降低风险,在过渡阶段做好升级、托底工作。

比如,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在教育阶段积极适应变化,注重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将人才培养与未来产业需求进一步结合;面对新旧业态的博弈,提前做好各方利益协调,以"有形之手"找到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点;对新技术野蛮生长提高警惕,充分论证测试,配齐政策法规......正如墩苗后庄稼才能根深叶茂,秉持审慎的态度,新技术才能释放更大的红利。

时代巨轮滚滚前行,技术迭代浪潮翻涌,始终让技术之智与人文之光交相辉映,才能带领所有人来到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AnKo的聚合AI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响应速度快,准确率较高,多样化并行操作,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多模型多模态的AI办公工具,助力效率翻倍

相关推荐
gptplusplus1 分钟前
超越“调参”:从系统架构师视角,重构 AI 智能体的设计范式
人工智能·重构·系统架构
jndingxin9 分钟前
OpenCV图像注册模块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数据智研11 分钟前
【数据分享】上市公司创新韧性数据(2007-2023)
大数据·人工智能
荼蘼15 分钟前
OpenCv(三)——图像平滑处理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martian66517 分钟前
AI大模型实践项目:医学影像分类器(肺结节检测)
人工智能·ai大模型·医学影像·影像大模型·肺结节
Monkey PilotX26 分钟前
机器人“ChatGPT 时刻”倒计时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
luoganttcc28 分钟前
L4 级别自动驾驶 硬件架构设计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硬件架构
ejinxian32 分钟前
AI Agents 2025年十大战略科技趋势
人工智能·ai·ai agents
耳东哇1 小时前
spring ai-openai-vl模型应用qwen-vl\gpt-文字识别-java
java·人工智能·spring
说私域5 小时前
基于开源AI智能客服、AI智能名片与S2B2C商城小程序的微商服务优化及复购转介绍提升策略研究
人工智能·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