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什么用MQTT不用 HTTP 或 UDP?

先来两个代码对比,上传温度数据给服务器。

MQTT代码示例

复制代码
// MQTT 客户端连接到 MQTT 服务器    
mqttClient.connect("mqtt://broker.server.com:8883", clientId)    
    
// 订阅特定主题    
mqttClient.subscribe("sensor/data", qos=1)    
    
// 发布消息到主题    
mqttClient.publish("sensor/data", "temperature=20.5C", qos=1)    
    
// 接收并处理消息    
onMessageReceived(message) {    
    if (message.topic == "sensor/data") {    
        processSensorData(message.payload)    
    }    
}  

HTTP 代码示例

复制代码
// HTTP 客户端发送 GET 请求    
response = httpClient.get("http://api.server.com/sensor/data")    
    
// 处理响应数据    
if (response.statusCode == 200) {    
    sensorData = parseSensorDataFromResponse(response.body)    
    processSensorData(sensorData)    
}    
    
// 发送 POST 请求以更新传感器数据(通常不用于实时数据传输)    
requestBody = "temperature=25.5C"    
response = httpClient.post("http://api.example.com/update/sensor/data", requestBody) 

使用 MQTT :每个传感器都作为MQTT客户端连接到MQTT服务器(broker)。温度传感器定期发布包含温度数据的消息到"sensor/temperature"主题。设备通过订阅了该主题,并在接收到新的温度数据时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逻辑自动操作。这种方式下,设备动作和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是实时的,且即使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可靠性。

使用 HTTP :每个传感器都需要定期向中央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以获取或更新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需要发送HTTP POST请求来上传温度数据,而其他设备则需要发送HTTP GET请求来获取最新的温度数据以执行关联动作。这种方式下,每个请求都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服务器要多次处理并发,如果数量多,吃带宽),且在网络不稳定或延迟较高时可能会导致问题。此外,由于HTTP是无状态的,设备可能需要在每次需要调整动作时都重新获取温度数据。

所以MQTT在物联网应用中的使用比HTTP更加合适,因为MQTT拥有更好的带宽利用率、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可靠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更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这些优势使得MQTT成为物联网应用中的首选协议。

相关推荐
黑岚樱梦21 分钟前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学习
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
微小冷21 分钟前
ARP协议详解及其Wireshark抓包测试
网络·测试工具·wireshark·抓包·tcp/ip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宫瑾42 分钟前
STM32USB学习
stm32·嵌入式硬件·学习
RTC老炮44 分钟前
webrtc弱网-RembThrottler类源码分析及算法原理
网络·算法·webrtc
嫄码1 小时前
HTTPS的四次握手过程
服务器·网络·https
塔能物联运维1 小时前
物联网数据完整性保障的区块链应用
物联网·区块链
TDengine (老段)1 小时前
TDengine 数字函数 RADIANS 用户手册
大数据·数据库·sql·物联网·时序数据库·tdengine·涛思数据
真正的醒悟1 小时前
什么是组网架构
网络·架构
1379号监听员_1 小时前
嵌入式软件架构--按键消息队列3(测试)
开发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架构
TG_yunshuguoji1 小时前
亚马逊云代理商:怎么快速构建高安全区块链应用?
网络·安全·云计算·区块链·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