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模型常见问题

1.视觉编码器和 LLM 连接时,使用 BLIP2中 Q-Former那种复杂的 Adaptor 好还是 LLaVA中简单的 MLP 好,说说各自的优缺点?

Q-Former(BLIP2):

  • 优点:Q-Former 通过查询机制有效融合了视觉和语言特征,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处理视觉-语言任务,尤其是在多模态推理任务中表现优秀。

  • 缺点:Q-Former 结构较为复杂,计算开销较大。

MLP(LLaVA):

  • 优点:MLP 比较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

  • 缺点:相较于 Q-Former,MLP 在处理复杂的视觉-语言融合任务时效果较差,尤其是在推理任务中。

2.代码:实现多头自注意力

多头注意力代码实现如下: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class MultiHeadAttention(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embed_size, heads):        
        super(MultiHeadAttention, self).__init__()        
        self.embed_size = embed_size        
        self.heads = heads        
        self.head_dim = embed_size // heads               
        assert self.head_dim * heads == embed_size, "Embedding size must be divisible by heads"                

        self.values = torch.nn.Linear(embed_size, embed_size)       
        self.keys = torch.nn.Linear(embed_size, embed_size)        
        self.queries = torch.nn.Linear(embed_size, embed_size)        
        self.fc_out = torch.nn.Linear(embed_size, embed_size)        
   def forward(self, values, keys, query, mask):        
        N = query.shape[0]                
        value_len, key_len, query_len = values.shape[1], keys.shape[1], query.shape[1]                    
        values = values.reshape(N, value_len, self.heads, self.head_dim)        
        keys = keys.reshape(N, key_len, self.heads, self.head_dim)        
        query = query.reshape(N, query_len, self.heads, self.head_dim)                
        values = values.permute(2, 0, 1, 3)        
        keys = keys.permute(2, 0, 1, 3)        
        query = query.permute(2, 0, 1, 3)                
        energy = torch.matmul(query, keys.permute(0, 1, 3, 2))                
        if mask is not None:            
            energy = energy.masked_fill(mask == 0, float('-1e20'))                        
        attention = torch.nn.functional.softmax(energy / (self.head_dim ** (1 / 2)), dim=-1)                
        out = torch.matmul(attention, values)                
        out = out.permute(1, 2, 0, 3).contiguous().reshape(N, query_len, self.heads * self.head_dim)                
        out = self.fc_out(out)               
        return out

3、Qwen-VL的三个训练流程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Qwen-VL 是一款基于视觉和语言的预训练大模型,其训练流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视觉-语言联合训练:使用大量的图像-文本对进行联合训练,以学习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对齐。

b.图像生成与理解训练:模型被训练以生成描述图像的文本,并理解不同的视觉任务。

c.增强推理能力训练:进一步训练模型以增强其处理复杂推理任务(如图像中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4.了解哪些多模态大模型,简要介绍几个

常见的多模态大模型包括:

  • CLIP:已经介绍过,处理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关系。

  • VisualBERT:将图像和文本的信息结合到同一个模型中,使用 BERT 作为编码器。

  • FLIP(Fused Latent Image-Text Pretraining):通过融合图像和文本特征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

  • DALL-E:图像生成模型,通过文本描述生成图像。

目前多模态大模型的挑战在于:

  • 模型规模庞大,计算资源需求高。

  • 多模态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融合来自不同模态的信息。

  • 数据偏差问题,尤其是文本和图像之间的语义不一致。

相关推荐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5 分钟前
OpenSearch 视频 RAG 实践
数据库·人工智能·llm
XMAIPC_Robot18 分钟前
基于ARM+FPGA的光栅尺精密位移加速度测试解决方案
arm开发·人工智能·fpga开发·自动化·边缘计算
加油吧zkf27 分钟前
YOLO目标检测数据集类别:分类与应用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Blossom.118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在智能制造业中的应用:质量检测与设备故障预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机器人·tensorflow·sklearn
天天扭码1 小时前
AI时代,前端如何处理大模型返回的多模态数据?
前端·人工智能·面试
巴伦是只猫1 小时前
【机器学习笔记 Ⅱ】1 神经网络
笔记·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难受啊马飞2.01 小时前
如何判断 AI 将优先自动化哪些任务?
运维·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程序员·大模型·大模型学习
顺丰同城前端技术团队1 小时前
掌握未来:构建专属领域的大模型与私有知识库——从部署到微调的全面指南
人工智能·deepseek
许泽宇的技术分享1 小时前
用.NET9+Blazor+Semantic Kernel,打造企业级AI知识库和智能体平台——AntSK深度解读
人工智能
烟锁池塘柳01 小时前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主流架构解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