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核心贷款玩转会计

银行贷款是银行向个人或企业等借款人提供资金,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常见的业务之一。今天我们不讲贷款的每一个点的全部细节,只讲讲 银行在会计角度如何处理贷款业务的。

贷款的生命周期

站在银行会计角度来看,整个周期我们关注的就4个点:贷款到期情况、贷款种类、贷款发放、贷款收回。

贷款的到期情况

null

第一种情况:贷款到期借款人一直没有正常还款。

第二种情况:借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还款。

以上两种情况对应的会计处理当然也是不同的。

贷款种类

信用贷款:凭借信用,个人如工资单、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或者用大数据算出信用等级,企业如行业地位以及声望等等。

担保贷款: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某些东西放在银行。如房产证等。担保贷款又细分三种:质押、抵押、第三方担保。

贷款发放

从会计的角度就是银行的资产科目新增了一笔贷款,而负债科目也新增了一笔存款。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讲过简要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也讲过存款属于银行的负债,因此我们的会计分录是这样的(说明:实际上在放款时银行的会计分录比这个复杂,我们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把会计分录简化了)

复制代码
借:贷款 ------ 本金
贷:吸收存款 ------XX 客户

上面的会计分录中,借方的贷款在银行的角度是银行的资产,贷方是银行的负债,吸收存款------XX客户代表放款到客户在本行的账户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抵押贷款,比如抵押了房产证,还要记一笔表外科目 "收:代保管有价值品 XXXX 房产证"。就是为了防止贷款又坏账风险时用来处置用的。

贷款收回

贷款收回比较复杂,因为还要收利息,并且贷款收回一般是分期收回,假设分 i 期,每一期还本金 X,还利息 Y,对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复制代码
借:XX客户存款 X+Y
贷:贷款本金 X
贷:利息收入Y

上面的会计恒等式解释下来就是:XX客户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在借方的时候是减少,贷款本金是银行的资产,贷方的时候是减少,利息收入本质上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贷方表示增加,因此还是符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贷款的利息

会计涉及收入及收入确认,从时间上看,"贷款利息"可以分为计息日收息日。一般计息日是每个季度末月的20日。

对应的计息日会计分录:

复制代码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上述应收利息是属于资产类的科目,通俗的讲是别人欠我的;利息收入是收入类的属于损益类的,分别在恒等式的两侧,因此同增。

注意在中国大陆使用的会计准则是权责发生制,即不管是不是真正发生了对应的资金收付,但是权利和义务已经形成,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那对应收息日又分两种情况:

已收到

复制代码
借:XX客户存款
贷:应收利息

这一步骤是确认利息收入的过程,客户用存款来付利息,负债科目减少,应收利息作为资产在贷方也是减少的,在会计角度上,等式也是成立的。这样也实现了利息计提和利息确认的解耦 ,至于为什么要解耦,因为应收利息有可能最终收不回来

未收到

复制代码
借:应收未收利息
贷:应收利息

如果这部分利息未收到,则将应收利息过渡到应收未收科目,这样也方便会计核算。如果一直没有收到这部分利息,但计提时算了收入的,因此,在会计上要用红字进行冲减,类似于计提利息的反交易(相同的分录,但是以原值的负值),未收回的利息纳入表外继续追讨。

收入冲减

上面我们提到,在利息计提时,有这样一个分录:

复制代码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因为是权责发生制,因此虽然理想情况下,我们认为能收到这部分利息,但是现实情况下,可能会收不到利息或者只收回了部分,那我们又计提了收入,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假如用户应该付利息:X元,先付了Y元,还剩X-Y元未付,这时候会计分录:

复制代码
借:客户活期存款 Y
贷:应收利息 Y

借:应收未收利息 X-Y
贷:应收利息 X-Y

上面第一组分录,银行负债减少,资产减少,第二组分录,都是资产科目,为一加一减。

过了一段时间,剩余的这部分利息还是没有收到,也就是说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了,但是我们在计提的时候是按照全部利息来计提的,计提到了利息收入科目,该如何处理呢?假如这部分利息金额为Z,则科目如下:

复制代码
借:应收未收(红字 -Z)
贷:利息收入(红字 -Z)

解释 :用红字登记 "应收未收"(资产类科目)借方 (-Z),表示冲减原已确认的应收利息资产 Z。用红字登记 "利息收入"(收入类科目)贷方 (-Z),表示冲减原已确认的利息收入 Z。

通过上述红字冲减,"应收未收" 科目余额由 Z 变为 0,"利息收入" 科目余额由 X 调整为 (X - Z),修正了因逾期不再符合确认条件的账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反映实际财务状况。

还有如下几个注意点:

(1)什么时候做红字冲减?会计规定是逾期90天。

(2)逾期90天冲减了之后,还是要去向客户要,所以Z就放到了表外,再找人去催账。

(3)一旦要回来还是作为利息收入(如果收回本金是作为营业外收入)。

贷款损失准备

以贷款逾期为例进行说明,比如贷款 发生了损失,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客户可能已还了好几期,但是剩下的贷款还不上并且逾期了。

(2)剩下的贷款就结转到逾期科目里面要罚息,然后又回收了一些贷款。

复制代码
借:逾期贷款
贷:贷款

(3)当逾期超过 90 天,再结转到非应计贷款里面。不计息,然后就派人去催。

复制代码
借:非应计贷款
贷:逾期贷款

(4)客户实在还不了了,这时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了,那我们这时候需要要告诉记录下来,可能收不回来的事实,这时候引入一个减值损失准备的东西

复制代码
借:贷款减值损失 X
贷:贷款损失准备 X

"贷款减值损失" 是损益类(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额,反映因贷款可能发生减值而确认的损失金额 Y。 "贷款损失准备" 是资产类科目(贷款的备抵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代表为应对贷款潜在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额 Y,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提前对可能的贷款损失进行准备。在资产负债表生成的时候,要将备抵科目冲抵处理,减少资产账面价值。

(5)贷款确实收不回来了,这时候经过报批流程,核销(打标记)收不回来了。

复制代码
借:贷款损失准备 X
贷:非应计贷款 X

"贷款损失准备" 是资产类备抵科目,借方登记减少额,用其冲销已确认无法收回的贷款本金,体现对贷款损失的实际处理。
"非应计贷款" 是资产类科目,贷方登记减少额,通过核销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贷款本金从账面上转销,使资产核算更真实准确。

后期情况

核销了之后,并不是说这个贷款就不要了,还是要派人去催款,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收回来款,就变成了"营业外收入"了,可以说是意外之财。

相关推荐
慕容静漪1 小时前
如何本地安装Python Flask并结合内网穿透实现远程开发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ErizJ1 小时前
Golang|锁相关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somdip2 小时前
若伊微服务版本教程(自参)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烛阴2 小时前
手把手教你搭建 Express 日志系统,告别线上事故!
javascript·后端·express
良许Linux2 小时前
请问做嵌入式开发C语言应该学到什么水平?
后端
Pitayafruit2 小时前
SpringBoot整合Flowable【08】- 前后端如何交互
spring boot·后端·workflow
掘金-我是哪吒2 小时前
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架构第102集:JVM调优支撑高并发、低延迟、高稳定性场景
jvm·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系统架构
小丁爱养花3 小时前
驾驭 Linux 云: JavaWeb 项目安全部署
java·linux·运维·服务器·spring boot·后端·spring
uhakadotcom3 小时前
Amazon GameLift 入门指南:六大核心组件详解与实用示例
后端·面试·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