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ubernetes 架构总览

Kubernetes 架构总览

主节点与工作节点

主节点

Kubernetes 的主节点(Master)是组成集群控制平面的关键部分,负责整个集群的调度、状态管理和决策。控制平面由多个核心组件构成,包括:

  • kube-apiserver:集群的通信中心,所有组件和用户请求都要经过它API Server通过443端口对外提供
    RESTful风格的接口。
  • kube-controller-manager:负责各种控制循环,如副本控制、节点状态监控等(注意,这里有非常多的不同功能的controller被管理,例如Replication Controller,Deployment Controller)
  • kube-scheduler:负责将新创建的 Pod 调度到合适的工作节点上
  • etcd:用于保存所有集群状态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所有控制组件的状态数据都存储在 etcd 中,它是整个 Kubernetes 的"单一数据源"。

一种最简单的部署方式是将这些控制组件部署在同一台主机上,这适合实验或测试环境。而在生产环境中,主节点的高可用部署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建议使用 3 或 5 个主节点副本来实现高可用。

(为什么是奇数个?🤔)

因为控制平面依赖 etcd 数据库,而 etcd 的一致性机制需要多数派(quorum)投票。使用奇数个副本可以有效避免脑裂,保证集群稳定性。

工作节点

工作节点

它是Kubernetes集群中的工作者。从整体上看,工作节点主要负责监听API Server分派的新任务,执行这些任务,向控制平面回复任务执行的结果(通过API Server),那么他的主要组件如下:

  • kubelet:与控制平面通信,监听API Server分派的新任务,接收任务并管理本节点的 Pod;
  • kube-proxy:维护网络规则(iptables/ipvs)和服务的负载均衡;
  • 容器运行时(如 containerd):用于真正运行容器。
  • Kubernetes DNS:Kubernetes集群自己内部的DNS服务,这对于集群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集群DNS服务有一个静态IP地址,并且这个IP地址集群总每个Pod上都是硬编码的,这意味着每个容器以及Pod都能找到DNS服务。每个新服务都会自动注册到集群DNS服务上,这样所有集群中的组件都能根据名称找到相应的服务。一些其他的组件也会注册到集群DNS服务,例如Statefulset以及由Statefulset管理的独立Pod。

它是基于CoreDNS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工作节点就是运行的我们的各种服务,当然也包含工作节点专属的组件(kubeletkube-proxy、容器运行时)。

相关推荐
稻草人22221 天前
java Excel 导出 ,如何实现八倍效率优化,以及代码分层,方法封装
后端·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天前
精通 Python 设计模式——创建型设计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天前
精通 Python 设计模式——SOLID 原则
python·设计模式·架构
bobz9651 天前
k8s svc 实现的技术演化:iptables --> ipvs --> cilium
架构
云舟吖1 天前
基于 electron-vite 实现一个 RPA 网页自动化工具
前端·架构
brzhang2 天前
当AI接管80%的执行,你“不可替代”的价值,藏在这20%里
前端·后端·架构
Lei活在当下2 天前
【业务场景架构实战】4. 支付状态分层流转的设计和实现
架构·android jetpack·响应式设计
架构师沉默2 天前
设计多租户 SaaS 系统,如何做到数据隔离 & 资源配额?
java·后端·架构
资源开发与学习2 天前
Kubernetes集群核心概念 Service
kubernetes
容器魔方2 天前
Bloomberg 正式加入 Karmada 用户组!
云原生·容器·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