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创建并激活虚拟环境
虚拟环境非常有用,可以将多个项目隔离开来。根据我看的教程,貌似以前有多种创建方式,后来官方自带了。目前我就用官方的方式。
4.1 创建虚拟环境
创建部署文件夹(假如目录为d:\project01),在命令提示符中定位到该目录中,执行如下命令:
python -m venv .venv
这里最后的".venv"是我设置的虚拟环境名称,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改成其他的。命令运行后会在项目文件夹下创建和虚拟环境同名的文件夹。
4.2 激活虚拟环境
运行如下命令激活虚拟环境(以我的情况为例,其实就是运行.venv\scripts目录下的activate.bat批处理文件):
.venv\scripts\activate
成功后将会发现前面多了一些字符:括号里包含了虚拟环境的名称。这时就可以执行python程序或使用pip管理包了。
还可以运行"deactivate"命令退出虚拟环境。
5 安装依赖
在虚拟环境里执行"pip list"命令可以查看该虚拟环境下已经安装的包。
在源代码的虚拟环境里(我使用pycharm,会自动帮我激活虚拟环境,无需手动)执行"pip freeze > requirements.txt"命令来生成requirements.txt, 将该文件复制到要部署的目录下,执行"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命令来批量安装依赖的模块。
虽然比复制虚拟环境多了安装过程,但是比较可靠。特别要注意的是将镜像源换成国内的,否则安装很慢。比如使用阿里云的镜像源,只要在刚才pip install命令后面再加上"-i 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simple/"。
6 复制代码并改变设置
将源代码复制过去,不要复制虚拟环境。
后续的项目维护上,我使用文件同步软件来更新程序文件。这类软件可以自动识别有变动的文件,然后上传到服务器上。为了防止这种方法有什么隐患,目前我是在升级前备份下生产环境。
7 运行项目
目前我对wsgi,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nginx等分别有什么用理解的还不够,只能依葫芦画瓢。
python
from app import create_app
from server import server
app = create_app() # 目前使用bat文件设置使用哪个配置, 这里不要传入参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app)
为了使用tornado,又加了一个server.py:
python
from tornado.httpserver import HTTPServer
from tornado.wsgi import WSGIContainer
from tornado.ioloop import IOLoop
def server(app, port=9900):
s = HTTPServer(WSGIContainer(app))
s.listen(port) # 监听端口
IOLoop.current().start()
为了简便的运行程序,我在项目文件夹下创建批处理文件start.bat,命令如下:
bash
call .venv\scripts\activate
set FLASK_CONFIG=production
python -m main
其中第一行是激活虚拟环境,第二行是设置常量FLASK_CONFIG为生产环境,第三行是运行入口程序。运行后跳出命令提示符窗口,显示系统启动时的日志:

8 后记
以上的要么是网上搜的教程,要么是问的ai,再经过自己的整理、实践,是能用的。但以我这点可怜的经验,肯定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错漏也难免存在,希望能有大佬给出指点,不甚感激; 也希望有和我一样的菜鸟一起探讨,共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