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现+4种变体完整例子】排序算法中【冒泡排序】的详细解析,包含基础实现、常见变体的完整代码示例,以及各变体的对比表格

以下是冒泡排序的详细解析,包含基础实现、常见变体的完整代码示例,以及各变体的对比表格:


一、冒泡排序基础实现

原理

通过重复遍历数组,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逆序对,逐步将最大值"冒泡"到数组末尾。

代码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void 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相邻元素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平均:O(n²)(逆序或随机数据)。
    • 最好(已有序):O(n²)(未优化版本仍需遍历所有元素)。
  • 空间复杂度O(1)
  • 稳定性:不稳定(相同值的元素可能因交换顺序改变相对位置)。

二、常见变体及代码示例

1. 优化版(带标志位)

改进点 :通过标志位检测是否提前终止循环,减少无意义遍历。
适用场景:接近有序的数据(如已排序数组)。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OptimizedBubbleSort {
    void 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wapp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ped = true;
                }
            }
            // 若某轮未交换,说明已有序,提前终止
            if (!swapped) break;
        }
    }
}
2. 鸡尾酒排序(双向冒泡)

改进点 :从两端交替扫描,同时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归位。
适用场景:数据分布较分散或两端有序。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cktailSort {
    void 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 true;
        int start = 0, end = n - 1;
        while (swapped) {
            swapped = false;
            // 向右扫描,将最大值移到末尾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if (arr[i] > arr[i + 1]) {
                    swap(arr, i, i + 1);
                    swapped = true;
                }
            }
            if (!swapped) break;
            swapped = false;
            end--;
            // 向左扫描,将最小值移到开头
            for (int i = end - 1; i >= start; i--) {
                if (arr[i] > arr[i + 1]) {
                    swap(arr, i, i + 1);
                    swapped = true;
                }
            }
            start++;
        }
    }

    private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3. 递归实现

改进点 :用递归替代循环,代码结构更清晰。
适用场景:教学或代码风格偏好递归。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RecursiveBubbleSort {
    void sort(int[] arr, int n) {
        if (n == 1) return;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f (arr[i] > arr[i + 1]) {
                swap(arr, i, i + 1);
            }
        }
        sort(arr, n - 1);
    }

    private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三、变体对比表格

变体名称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主要特点 适用场景
基础冒泡排序 O(n²)(所有情况) O(1) 不稳定 无优化,简单易实现 小规模数据或教学示例
优化版(带标志位) O(n²)(平均/最坏), O(n)(最好) O(1) 不稳定 提前终止循环,减少无意义遍历 接近有序的数据(如已排序数组)
鸡尾酒排序 O(n²)(平均/最坏), O(n)(最好) O(1) 不稳定 双向扫描,同时归位最大和最小值 数据分布较分散或两端有序
递归实现 O(n²)(所有情况) O(n) 不稳定 递归替代循环,代码结构清晰 代码风格偏好或教学场景

四、关键选择原则

  1. 基础场景:优先使用优化版(带标志位),在有序数据时效率显著提升。
  2. 双向优化:鸡尾酒排序适用于数据分布较分散的场景,减少比较次数。
  3. 递归实现:仅用于教学或代码风格需求,因递归增加栈空间开销。
  4. 稳定性需求:所有变体均不稳定,若需稳定排序需选择其他算法(如插入排序或归并排序)。
  5. 极端场景 :小规模数据(如 n < 10)时,所有变体均可接受,优先选择简单实现。

通过选择合适的变体,可在特定场景下有效提升冒泡排序的效率或代码可读性。

相关推荐
雨中飘荡的记忆28 分钟前
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java·设计模式
程序员西西35 分钟前
Spring Boot整合MyBatis调用存储过程?
java·后端
2501_941879811 小时前
Python在微服务高并发异步API网关请求处理与智能路由架构中的实践
java·开发语言
AAA简单玩转程序设计1 小时前
Java进阶小白手册:基础玩法升级,告别青铜套路
java
whltaoin1 小时前
【 手撕Java源码专栏 】Spirng篇之手撕SpringBean:(包含Bean扫描、注册、实例化、获取)
java·后端·spring·bean生命周期·手撕源码
闻缺陷则喜何志丹1 小时前
【SOSDP模板 容斥原理 逆向思考】3757. 有效子序列的数量|分数未知
c++·算法·力扣·容斥原理·sosdp·逆向思考
CoovallyAIHub1 小时前
如何在手机上轻松识别多种鸟类?我们发现了更简单的秘密……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第二只羽毛1 小时前
遵守robots协议的友好爬虫
大数据·爬虫·python·算法·网络爬虫
用户3721574261351 小时前
使用 Java 删除 Word 文档中的水印
java
艾斯比的日常1 小时前
Java 三色标记算法:并发垃圾回收的核心技术解析
java·开发语言·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