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成为新时代「安全气囊」,禾赛推动智能车安全再进化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4月21日,在上海车展前夕,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举办「Tech Day」,推出AT1440、ETX以及FTX等多款新品,为国内外车企更进一步普及高级辅助驾驶送上及时的助攻。

AT1440、ETX等新一代产品,均是基于禾赛第四代芯片技术平台。其中AT1440是全球线数最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点频超过3400万点/秒;ETX,针对10%反射率的目标可以做到400米的超远测距,并且在这个指标基础上还能支持集成到舱内。

这些新品无疑将激光雷达的能力,再度推上了一个台阶。

过去一年里,激光雷达的配置率几乎与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同频上扬。2024年在中国市场15万元以上车型中,激光雷达的装配率已经达到25%,禾赛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

2025年,在辅助驾驶平权关注度空前的当口,禾赛科技CEO李一帆对激光雷达接下来的发展也发出了3个预判:

  • 激光雷达将成为智能车的标配;
  • 智能车安全,车企「不选第二名」;
  • 激光雷达赚钱养家,国内练肌肉,出海才挣钱。

一、基于第四代芯片,AT1440与ETX登场

AT系列是禾赛目前最旗舰的产品线,目前已经有AT128和ATX两款明星产品在大规模出货。

AT1440则是AT系列的最新作品,这款新品主要是面向高分辨率设计的。其1440的高线数,号称「全球车规级激光雷达中最高」,点频达到3400万点;针对10%反射率的目标能实现300米的有效测距;能够精准捕捉复杂城市街道的细小物体以及路面微小的起伏和坑洼。

AT1440今年将SOP,重卡自动驾驶公司卡尔动力即将推出的「运输机器人」将首发AT1440

ETX则是面向覆盖超远距的场景设计的,它同样基于禾赛的第四代芯片平台,可实现400米的超远测距(@10%反射率)。

值得一提的是ETX的视窗高度仅32mm,可以支持搭载在座舱挡风玻璃后面,这对注重车辆外观设计的欧美车企尤其重要。禾赛披露ETX已经获得了一家欧洲顶级车企的定点。

ETX在没有提高功率、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实现400米测远能力,原因在于其还采用了「光矢量」技术。

此外,禾赛固态补盲的产品线也进行了更新。FTX同样基于四代芯片平台,视窗面积缩小了40%,拥有最大180°×140°的超广视角。

禾赛的自研芯片平台经历了四代更新,AT128是基于第一代芯片,ATX是基于第二代芯片,而到了第四代平台,几款不同的产品能分别支持超高分辨率、超远测距和补盲大视场的需求,也侧面反映出禾赛芯片平台研发的深度和高带宽。

李一帆在演讲中透露:禾赛很少对外谈到的一点是------架构,实际上禾赛始终坚持同一种架构

禾赛通过将发射端VCSEL阵列、接收端3D堆叠SPAD面阵及信号处理单元,分别集成于单颗芯片,实现了感存算一体化的极简芯片架构,从而在这种最优架构下,持续压强研发来提高芯片和产品的能力。

某种程度上,芯片平台的研发深度,是禾赛能够在过去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满足「性能、成本以及规模」极限铁三角,最终实现大规模出货和盈利转正的秘诀。

二、千厘眼参考方案发布,ATX定义「新时代安全气囊」

2025年将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两大赛道发展的关键节点,无论L2+、L3还是L4都已经或者即将在今年在技术和规模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整个2024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销售量是138万辆;2025年,整个市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销量将达到300 - 350万台。

为了进一步助力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的进程,基于AT1440、ETX和FTX三款新一代产品,禾赛也顺势推出了「千厘眼」感知参考方案。

其中千厘眼A,包含4颗AT1440和4颗纯纯固态FTX,兼顾远距和近距探测,主打全视野无盲区,可实现厘米级小目标探测能力,满足L4自动驾驶应用;千厘眼B,采用1颗ETX + 2颗FTX补盲,面向L3有条件自动驾驶打造;而千里眼C,核心传感器是1颗ATX,为L2辅助驾驶系统普及而生。

ATX是禾赛在去年北京车展前夕推出的入门级激光雷达,其在今年一季度开始大规模交付,到目前已经累计交付超过5万台

市面上不少的明星车型,从13万元级的零跑B10到20万元级的极氪007GT,都搭载了禾赛ATX;接下来理想L系的智驾焕新版,AD Pro车型也将标配禾赛激光雷达。

李一帆认为,今天看来实际上所有的车都应该装上ATX这样的激光雷达,因为作为一款200美元级的产品,ATX的价格已经足够便宜,而它创造的安全价值要远远大于200美元。

至于L3的需求,尽管今年最早的L3 demo可能会面世,但各个车企L3的功能还未完全定型。李一帆认为,当下传感器已经收敛,「各种传感器已经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到了极致」,但传感器组合形成的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因此,禾赛的AT产品线,基于芯片化的平台,通过叠加收发单元以及改变扫描结构,能为L3的感知需求提供了很强的灵活性。

根据Yole Intelligence的报告统计,2024年禾赛在全球市场的车载激光雷达、ADAS激光雷达以及Robotaxi激光雷达领域都是营收的第一名。禾赛预计,2025年其将交付120 - 150万台的激光雷达,背后是22家主机厂、超过120款车型的定点合作。

三、在中国车市练肌肉,在海外和非车市场挣钱

2025年禾赛的出货增量,除了AT128原有的定点,ATX更是斩获了丰厚的定点,目前已经有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等11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几十款车型确定将采用ATX。

在中国市场激烈的车市竞争中,车企和供应商一样在大部分产品上利润微薄,禾赛是少数已经达成扭亏为盈的智能化新兴供应商。

李一帆认为,短期在中国车市卷能力、没利润,而盈利主要会来自海外业务以及非车载的业务。

禾赛是李一帆等人2013年从硅谷回国创办的科技公司,某种程度上具有「生而全球」的视野。

去年,禾赛也得以拿下海外最大前装激光雷达订单,这一订单来自一家欧洲的顶级主机厂。李一帆回忆说,跟这家主机厂的合作从2018年就开始了。来自中国的新型的供应链公司,跟海外车企合作非常难,尤其是独家定点,包括建立信任、满足质量体系、供应链等等。

比如,在正式拿下定点前的2023年,李一帆这年是全上海飞行记录排名第6的乘客,全年飞了600多个小时。又比如欧洲车企对车辆造型优雅要求苛刻,他们不像中国车企接受瞭望塔式的激光雷达方案,禾赛和他们合作将ETX成功放到了挡风玻璃后面,ETX目前已经拿下了包括这家欧洲车企在内的多个定点。

其中克服了许多顶级的科学挑战,在体积小、测远距离之间找到平衡点。」李一帆说。

在禾赛创业步入第十一年之后,随着平台化的深入、AT/ET/FT多个产品线的梳理以及对全球车企品牌的覆盖,车载激光雷达的走向已经逐渐清晰。

而非车载的市场------机器人领域正在快速兴起,比如割草机器人领域,仅仅追觅一家就与禾赛签订了一年30万台的订单。「接下来,机器人市场激光雷达的想象空间将远远大于车载市场。」禾赛认为。

相关推荐
whuzhang164 小时前
3DGS之齐次坐标
人工智能·3d·自动驾驶
硅谷秋水5 小时前
UniOcc:自动驾驶占用预测和预报的统一基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
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6 小时前
汽车免拆诊断案例 | 2013款大众辉腾车发动机抖动
汽车·汽车示波器·怠速抖动·发动机故障·汽修案例·喷油器·大众辉腾
$程8 小时前
NVIDIA 自动驾驶技术见解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一RTOS一10 小时前
鸿道操作系统Type 1虚拟化:破局AI机器人与智能汽车的“安全”与“算力”双刃剑
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工业os
luoganttcc12 小时前
CMFA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Mr.Winter`13 小时前
无人船 | 图解基于PID控制的路径跟踪算法(以欠驱动无人艇Otter为例)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自动驾驶·ros·ros2·无人船
淮北49416 小时前
ROS机器人开发实践->机器人建模与仿真
学习·机器人·自动驾驶·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