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内部共享命名空间与k8s命名空间是一个东西吗?

文章目录

    • 小知识-命名空间
      •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刚刚提到的内部命名空间**
        • IPC Namespace
        • Network Namespace

本文摘自于我的免费专栏《Kubernetes从0到1(持续更新)》请多关注

小知识-命名空间

注意,首先我要强调一点,Kubernetes命名空间(K8s Namespace)与Pod内的共享命名空间是两个东西,下面请让我我来解释。(官方参考:Kubernetes 1.30:对 Pod 使用用户命名空间的支持进阶至 Beta | Kubernetes

Pod内的共享命名空间 :是 Linux 内核提供的一种隔离机制,这个命名空间是指 Pod内容器共享的网络、存储、IPC等资源命名空间 。在同一个Pod内,多个容器共享网络命名空间、存储卷、PID命名空间等。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与容器的协作和资源共享相关,而非集群范围的资源隔离(再次强调!意思就是和Kubernetes命名空间不是一个东西)。(官方文档:用户命名空间 | Kubernetes
Kubernetes中的Namespace是一种用于在集群内部组织和隔离资源的机制。一个Namespace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的集群,它将物理集群划分为多个逻辑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一组资源(如Pod、Service、ConfigMap等)。

!!!非常重要!!!: 实际上一些容器运行时的默认配置(如 Docker Engine、containerd、CRI-O)就使用 Linux 命名空间进行隔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pod为什么有用户命名空间这个东西了(既Pod 网络命名空间的设置由实现容器运行时接口(CRI)的系统层面软件处理。)。

常见的 7 种 Linux 命名空(namespaces(7) - Linux manual page)间如下:

命名空间 简称 作用
Mount Namespace mnt 隔离挂载点(如文件系统结构),不同容器看不到彼此的挂载点。
UTS Namespace uts 隔离主机名和域名(hostname 和 domainname)。
IPC Namespace ipc 隔离进程间通信资源,如信号量、消息队列、共享内存。
PID Namespace pid 隔离进程编号(每个容器都认为自己从 PID 1 开始)。
Network Namespace net 隔离网络接口、IP 地址、路由表、端口等。
User Namespace user 隔离用户和组 ID(UID、GID),可实现非特权容器。
Cgroup Namespace cgroup 隔离 cgroup 层级,控制资源分配和限制的视图。

Pod内部共享情况

命名空间类型 是否 Pod 内容器默认共享 是否可配置为共享 说明
Network (net) ✅ 是 ❌ 否 所有容器共享 Pod 的网络栈:同一个 IP、端口需避免冲突。
PID (pid) ❌ 否 ✅ 可以共享 可通过 shareProcessNamespace: true 启用容器之间共享进程视图。
IPC (ipc) ✅ 是 ❌ 否 所有容器共享信号量、消息队列、共享内存。
Mount (mnt) ❌ 否 ✅ 通过 Volume 实现 不直接共享,但可通过挂载同一个 Volume 实现数据共享。
UTS (uts) ❌ 否 ✅ 某些场景下可共享 可通过配置让多个容器看到同样的 hostname(不常用)。
User (user) ❌ 否 ✅ 支持(1.25+ 默认开启) Linux 支持,K8s 中需要额外配置或启用。
Cgroup(cgroup) ❌ 否 ⚠️ 受限支持 Kubernetes 不直接暴露配置,但可通过容器运行时影响。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刚刚提到的内部命名空间

IPC Namespace

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命名空间 是 Linux 容器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隔离机制,它的作用是让同一个 Pod 中的多个容器能够共享进程间通信资源(IPC),而不同 Pod 的容器之间则无法互相访问这些资源(当然,这样也保证了不同pod的隔离性从而保证安全与互不干扰)。

那么这些资源包括如下种类:

  •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 信号量(Semaphores)
  •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s)

所以,在一个pod中的容器由于拥有同一个IPC命名空间,这导致这些容器之间能够共享内存,使用同一个key获取同一个信号量,通过消息队列进行通信。

Network Namespace

Pod 有自己的私有网络命名空间,Pod 内的所有容器共享这个命名空间。 运行在同一个 Pod 中的不同容器的进程彼此之间可以通过 localhost 进行通信。但是在外部通信时由于网络命名空间之间彼此独立(不同pod实际上是被命名空间隔离了),但它们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宿主机上的虚拟网络桥或者网络插件(容器网络接口CNI)实现连接 。(官方文档:网络插件 | Kubernetes

相关推荐
记得开心一点嘛1 小时前
Docker compose 部署微服务项目(从0-1出发纯享版无废话)
docker·容器·eureka
猿小猴子1 小时前
在 Ubuntu24.04 LTS 上 Docker 部署英文版 n8n 和 部署中文版 n8n-i18n-chinese
docker·容器·n8n
io无心2 小时前
Docker绑定端口报错
运维·docker·容器
三个蔡3 小时前
Java求职者面试:从Spring Boot到微服务的技术深度探索
java·大数据·spring boot·微服务·kubernetes
cherishSpring4 小时前
在windows使用docker打包springboot项目镜像并上传到阿里云
spring boot·docker·容器
LKAI.5 小时前
k8s存储动态供给StorageClass
docker·微服务·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你可以叫我仔哥呀5 小时前
k8s学习记录(五):Pod亲和性详解
学习·容器·kubernetes
马武寨山的猴子6 小时前
【MinerU】:一款将PDF转化为机器可读格式的工具——RAG加强(Docker版本)
人工智能·docker·容器·pdf·rag
高峰君主7 小时前
「Docker已死?」:基于Wasm容器的新型交付体系如何颠覆十二因素应用宣言
docker·容器·w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