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常问系列(一)-神经网络参数初始化-之自注意力机制为什么除以根号d而不是2*根号d或者3*根号d

首先先罗列几个参考文章,大家之后可以去看看,加深理解:

好,步入正题,我们假定各位读者看过上面👆几篇文章,已经了解了,为什么自注意力机制中要使用 进行缩放,然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为什么不是

1、实例

1.点击没有缩放的时候,标准差的范围

  • 在【-】,有68.26%的值在这个区间,
  • 在【-2,2】,有95.45%的值在这个区间,
  • 在【-3,3】,有99.73%的值在这个区间,

参考:正态分布_百度百科

2.点击缩放的时候,标准差的范围从 到 1

  • x在【-1,1】,在【0.37,2.72】有68.26%的值在这个区间,
  • x在【-2,2】,有【0.14,7.39】95.45%的值在这个区间,
  • x在【-3,3】,有【0.05,20.09】99.73%的值在这个区间,

3.点击缩放2的时候,标准差的范围从 到 0.5

  • x在【-0.5,0.5】,在【0.61,1.65】有68.26%的值在这个区间,
  • x在【-1,1】,有【0.37,2.72】95.45%的值在这个区间,
  • x在【-1.5,1.5】,有【0.22,4.48】99.73%的值在这个区间,

2、实例总结(重点)

通过上述的不同缩放比例,大家应该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以一个标准差(68.26%)为例,随着缩放比例加大,变化范围减小,点击值被过度压缩,导致相对趋于均匀,从而无法很好的捕捉不同特征之间的差异,趋于大家都一样的感觉,区分度被缩小。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实操看一下,softmax在不同缩放比例下的分布情况。

3、梯度特性

若除以2,Softmax输入的方差过小,导致梯度值普遍偏低,模型训练效率显著下降。例如,在机器翻译任务中,使用2​的BLEU分数可能下降2-3个点。

4、实验验证

  • 收敛速度对比

在WMT14英德翻译任务中,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在5万步迭代后达到收敛,而使用2的模型需8万步迭代,且最终BLEU分数低1.5个点。

  • 数值稳定性测试

通过模拟高维向量(d=1024)的点积计算,发现:

a. 缩放后,Softmax输入的最大值约为5,最小值约为-5,梯度值集中在[0.1,0.5];

b. 2缩放后,Softmax输入的最大值约为2.5,最小值约为-2.5,梯度值集中在[0.01,0.1],导致训练缓慢。

  • 泛化能力分析
    • 在GLUE基准测试中,缩放的模型在MNLI、QQP等任务上的准确率比2模型高1-2个百分点,表明其泛化能力更强。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150751004

相关推荐
杀生丸学AI1 分钟前
【三维重建】3R-GS:优化相机位姿的3DGS最佳实践
人工智能·3d·aigc·三维重建·视觉大模型·高斯泼溅
羊羊小栈5 分钟前
基于「YOLO目标检测 + 多模态AI分析」的PCB缺陷检测分析系统(vue+flask+数据集+模型训练)
vue.js·人工智能·yolo·目标检测·flask·毕业设计·大作业
lihuayong5 分钟前
大模型预训练评估指标
人工智能·大模型评估·预训练评估
AI风老师12 分钟前
深度学习入门:打好数学与机器学习基础,迈向AI进阶之路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FutureUniant16 分钟前
GitHub每日最火火火项目(9.10)
人工智能·microsoft·计算机视觉·ai·github
灵光通码17 分钟前
自然语言处理开源框架全面分析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开源
这张生成的图像能检测吗19 分钟前
(论文速读)从语言模型到通用智能体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智能体
禁默37 分钟前
机器学习的发展与应用:从理论到现实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WeiJingYu.1 小时前
O3.1 opencv高阶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研梦非凡1 小时前
ICCV 2025|基于曲线感知高斯溅射的3D参数曲线重建
人工智能·算法·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