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编程:四叶草

概述:在万千三叶草中寻觅,只为那一抹独特的四叶草之绿,它象征着幸运与希望。本篇博客主要介绍四叶草的绘制。

1. 效果展示

绘制四叶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博客中所展示的为绘制完成的四叶草。

2. 源码展示

复制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conio.h>
#include <graphics.h>

#define PI 3.1415926535

void main(void) 
{
	//初始化绘图窗口
	initgraph(640,480); //创建绘图窗口
	setcolor(GREEN);      //设置绘图颜色
	setorigin(320,240);  //设置原点坐标

	//画花朵
	double e;
	int x1, y1, x2, y2;
	for (double a = 0; a < 2 * PI; a += 2 * PI / 720)
	{
		e = 100 * (1 + sin(4 * a));
		x1 = (int)(e * cos(a));
		y1 = (int)(e * sin(a));
		x2 = (int)(e * cos(a + PI / 5));
		y2 = (int)(e * sin(a + PI / 5));

		line(x1, y1, x2, y2);

		Sleep(20);
	}

	_getch();
	closegraph();
}

3.逻辑概述

3.1 初始化图形环境
  • 使用initgraph(640,480)创建了一个 640×480 像素的绘图窗口
  • 设置绘图颜色为绿色 (GREEN)
  • 将坐标系原点设置到窗口中心 (320, 240)
3.2 参数方程计算四叶草形状
  • 使用极坐标方程 e = 100 * (1 + sin(4a)) 计算花瓣的轮廓
  • sin(4a) 中的系数 4 决定了花瓣数量(8 个花瓣)
  • 当 a 从 0 到 2π 变化时,e 的值周期性变化形成花瓣形状
3.3 动态绘制四叶草
  • 通过 720 次循环,每次增加微小角度增量 (2π/720)

  • 对每个角度 a 计算两个点

    复制代码
    x1 = e·cos(a), y1 = e·sin(a)
    x2 = e·cos(a+π/5), y2 = e·sin(a+π/5)
  • 连接这两个点形成线段,构成花朵的一部分

  • 每次绘制后暂停 20 毫秒,形成动画效果

4. 参数改变

如果诸君对该程序想有所拓展,可以通过一些参数的修改改变四叶草的形状。

  • sin(4 * a) 中的系数 4 → 控制花瓣数量
  • PI / 5 → 控制线段连接角度
  • 100 → 控制花朵大小
  • Sleep(20) → 控制绘制速度

5.小结

以上便是本篇博客的所有内容了,如果大家学到知识的话,还请给博主点点赞。

相关推荐
学习路上_write1 天前
嵌入式系统bringup指南:软硬件调试
c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Elias不吃糖1 天前
LeetCode每日一练(3)
c++·算法·leetcode
say_fall1 天前
C语言编程实战:每日一题 - day7
c语言·开发语言
LiLiYuan.1 天前
【Lombok库常用注解】
java·开发语言·python
小龙报1 天前
《算法通关指南数据结构和算法篇(2)--- 链表专题》
c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链表·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Charles_go1 天前
C#中级45、什么是组合优于继承
开发语言·c#
醉颜凉1 天前
环形房屋如何 “安全劫舍”?动态规划解题逻辑与技巧
c语言·算法·动态规划
mjhcsp1 天前
C++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详解:从理论到实战
c++·动态规划·1024程序员节
随意起个昵称1 天前
【二分】洛谷P2920,P2985做题小记
c++·算法
二川bro1 天前
数据可视化进阶:Python动态图表制作实战
开发语言·python·信息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