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编程:四叶草

概述:在万千三叶草中寻觅,只为那一抹独特的四叶草之绿,它象征着幸运与希望。本篇博客主要介绍四叶草的绘制。

1. 效果展示

绘制四叶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博客中所展示的为绘制完成的四叶草。

2. 源码展示

复制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conio.h>
#include <graphics.h>

#define PI 3.1415926535

void main(void) 
{
	//初始化绘图窗口
	initgraph(640,480); //创建绘图窗口
	setcolor(GREEN);      //设置绘图颜色
	setorigin(320,240);  //设置原点坐标

	//画花朵
	double e;
	int x1, y1, x2, y2;
	for (double a = 0; a < 2 * PI; a += 2 * PI / 720)
	{
		e = 100 * (1 + sin(4 * a));
		x1 = (int)(e * cos(a));
		y1 = (int)(e * sin(a));
		x2 = (int)(e * cos(a + PI / 5));
		y2 = (int)(e * sin(a + PI / 5));

		line(x1, y1, x2, y2);

		Sleep(20);
	}

	_getch();
	closegraph();
}

3.逻辑概述

3.1 初始化图形环境
  • 使用initgraph(640,480)创建了一个 640×480 像素的绘图窗口
  • 设置绘图颜色为绿色 (GREEN)
  • 将坐标系原点设置到窗口中心 (320, 240)
3.2 参数方程计算四叶草形状
  • 使用极坐标方程 e = 100 * (1 + sin(4a)) 计算花瓣的轮廓
  • sin(4a) 中的系数 4 决定了花瓣数量(8 个花瓣)
  • 当 a 从 0 到 2π 变化时,e 的值周期性变化形成花瓣形状
3.3 动态绘制四叶草
  • 通过 720 次循环,每次增加微小角度增量 (2π/720)

  • 对每个角度 a 计算两个点

    复制代码
    x1 = e·cos(a), y1 = e·sin(a)
    x2 = e·cos(a+π/5), y2 = e·sin(a+π/5)
  • 连接这两个点形成线段,构成花朵的一部分

  • 每次绘制后暂停 20 毫秒,形成动画效果

4. 参数改变

如果诸君对该程序想有所拓展,可以通过一些参数的修改改变四叶草的形状。

  • sin(4 * a) 中的系数 4 → 控制花瓣数量
  • PI / 5 → 控制线段连接角度
  • 100 → 控制花朵大小
  • Sleep(20) → 控制绘制速度

5.小结

以上便是本篇博客的所有内容了,如果大家学到知识的话,还请给博主点点赞。

相关推荐
Cx330❀1 小时前
【数据结构初阶】--排序(五):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对比和稳定性分析
c语言·数据结构·经验分享·笔记·算法·排序算法
杜子不疼.1 小时前
《Python学习之字典(一):基础操作与核心用法》
开发语言·python·学习
落霞的思绪1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详细解读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阿巴~阿巴~2 小时前
深入解析C++ STL链表(List)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链表·stl·list
..过云雨2 小时前
01.【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结构概念&算法效率(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c语言·数据结构·笔记·学习
java1234_小锋2 小时前
一周学会Matplotlib3 Python 数据可视化-绘制自相关图
开发语言·python·信息可视化·matplotlib·matplotlib3
甄超锋2 小时前
Java Maven更换国内源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spring·spring cloud·tomcat·maven
旺小仔.3 小时前
双指针和codetop复习
数据结构·c++·算法
凢en3 小时前
Perl——qw()函数
开发语言·perl
jingfeng5143 小时前
C++ STL-string类底层实现
前端·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