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保障人员(CISAW)-灾难备份与恢复认证

1.权威认证体系:技术护城河
在数字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数据资产已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核心资源,容灾备份能力成为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因灾备缺失导致的单次事故损失已攀升至数亿元量级,部分企业甚至因此陷入经营危机。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随着《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规的深化实施,灾备认证已成为衡量机构数据韧性的黄金标准:它既是验证灾备能力合规性的权威凭证,更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实战指南。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医疗系统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标准化灾备认证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其普及推广已成为保障数字经济安全运行的必由之路。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英文缩写为:CCRC)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方法研究、管理体系、服务、人员认证和培训、检验检测等工作,开展网络安全认证、市场监管信息化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智慧监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为强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灾备能力,提升各单位灾备相关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权威推出信息安全保障人员(CISAW)-灾难备份与恢复认证,为针对灾备领域人员的资质认证,旨在培养具备系统性灾备知识体系和实战能力的高端人才。
2.灾备知识体系:行业资质认证课程
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2015年1月10日由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会员包括灾备领域软硬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领域的行业用户。联盟深入研究灾备产业的新政策、新趋势,通过市场调研、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国际合作、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灾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客户和业内企业提供咨询规划、产品测评、专业培训、投资投智等服务,为客户及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共同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筑牢数据安全、国家安全基石。
知识体系
课程围绕灾备领域核心需求,构建了从基础到实践的完整知识框架,涵盖五大模块:信息安全与灾备基础理论、灾备技术原理、灾备方案设计与实施、灾备演练流程及灾难恢复管理。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可深入掌握容灾网络架构、虚拟化技术应用、灾备制度体系建设等关键技能,并具备针对复杂场景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课程特点
**前沿性:**覆盖云灾备、虚拟化等新兴技术,紧跟行业趋势;
**实战性:**通过模拟演练与案例研讨,强化学员技术落地能力。
培训对象
企业IT管理人员、信息安全工程师、数据中心运维人员;
灾备方案规划与实施工程师、云服务技术负责人;
政府及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从业者希望获得权威灾备资质认证的技术人员。
认证价值
**应对数字化风险:**在勒索攻击、自然灾害等威胁频发背景下,提升企业数据保护与业务连续性能力;
**权威资质认证:**通过考核可获得灾备领域专业认证,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
**实战能力提升:**结合真实场景演练,帮助学员快速落地灾备方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行业合规保障:**深入解读国内外灾备标准与法规,助力企业满足监管要求。
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灾备认证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首先,灾备联盟通过制定CISAW认证,为各单位提供科学防护框架,使防御体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通过CISAW权威认证可系统培养三类核心能力:应急处置(如应对勒索病毒攻击时实现分钟级恢复)、数据保护(防范商业间谍数据窃取)和持续运营(保障业务零中断)。
认证体系更推动人才梯队建设,解决"有设备无能力"的行业痛点,经认证的专业团队可使灾备设备效用大幅提升,随着等保2.0、关基条例等法规实施,获得灾备认证既是合规要求,更是构建数字化安全防线的必要保障。
6大知识域学习:
1.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信息安全常见威胁、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数据安全基本概念、信息安全常用技术手段和设备。
2.灾难备份与恢复基础
数据存储基本概念、存储技术基础、灾备要求与相关规范、恢复时间目标 RTO 和恢复点标 RPO、同步与异步、定时备份和实时备份、持续数据保护CDP 和数据副本管理CDM、降低运行目标DO0、网络恢复目标 NRO 和任意时间点回退APIT、业务接管、数据恢复和回退。
3.灾备网络、灾备技术
IP 地址划分与应用、灾备网络的设计、常见网络故障的定位和排查、基于存储的灾备、基于数据库的灾备、基于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灾备、基于文件的灾备、基于操作系统的灾备。
4.云灾备技术、虚拟化技术
云灾备的概念、云灾备的服务模式、跨云灾备技术、虚拟化的种类和实现方式、虚拟化技术在灾备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5. 灾备方案设计与实施
灾备需求的引导与发掘、灾备方案的规划与设计、灾备方案的评估、灾备选址中的注意事项、灾备组织架构和人员、灾备设施建设和运维、灾备响应和灾难恢复、灾备制度的制订。
6.灾备演练与灾难恢复管理
灾备等级划分、灾备演练规划与计划、常见灾备技术实现方式的演练操作、灾备预案与演练、灾备演练评估与改进。
灾难恢复计划的组织原则、人员职责、响应流程、保障条件,灾难恢复计划的编制、测试、发布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