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教程基于B站Expert电子实验室的PCB设计教学的整理,为个人学习记录,旨在帮助PCB设计新手入门。所有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使用,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及侵权,请随时联系,将会立即处理
一、电路基本概念

连接线与节点
- 连接线:在立创 EDA 原理图中表现为绿色线条,代表导线。需注意的是,原理图中的 "线" 在实际 PCB 板上是通过铜箔实现连接的,这些铜箔可能是各种形状的铜箔条或铜模块,而非单纯的线状。
- 节点 :立创 EDA 中以红色小点标识,出现在多条导线或元件引脚的连接处,代表实际的电气连接关系 。判断是否为节点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红色小点 ------ 若两条导线相交但无红点,说明它们没有实际电气连接,类似立交桥上下层车道 "相交但不互通" 的立体关系。
网络标签
- 原理图中蓝色英文字母标注的 "网络标签" 是重要的电气连接点,具有相同标签的元件默认处于电气导通状态 。例如,左侧标有 "DTR1" 的元件与右侧相同标签的元件,即便原理图中无导线连接,也通过网络标签实现隐性连接。
- 作用 :
- 简化连线:避免复杂电路中导线交织如 "盘丝洞",使原理图更清晰。
- 功能标注 :标签通常以引脚功能命名(如 "GND" 表示接地),便于快速理解电路功能。
二、电路分析基础术语
支路
- 定义 :电路中由一个或多个串联元件构成的分支,是构成复杂电路的基本单元,同一支路内电流相同。
- 识别方法:从节点 A 到节点 B 的每条独立路径即为一条支路。例如,两节点间可能有三条支路:一条由电源 E1 与电阻 R1 串联构成,一条由电源 E2 与电阻 R2 串联构成,一条仅含电阻 R3。
回路与网孔
- 回路 :电流流通的闭合路径。电路必须有闭合回路才能产生电流 ,分析电路时需优先识别回路。
- 网孔 :不可再分的简单回路 ,特点是内部不含任何支路,外观类似渔网的 "孔洞"。对于平面电路,网孔数量等于独立回路数,利用网孔分析可简化方程组,提高计算效率。例如,一个 "日" 字形电路有 2 个网孔,对应 2 个独立回路。
三、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定律(KCL)
- 内容 :在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一时刻任一节点处,流入电流代数和等于流出电流代数和(电荷守恒)。
- 表达式 :\(\sum I_{\text{入}} = \sum I_{\text{出}}\),需先设定电流参考方向(如规定流出节点为正)。
- 举例 :若节点连接 5 条支路,其中 3 条流入、2 条流出,以流入为负、流出为正,可列方程:\(-I_1 - I_2 + I_3 + I_4 + I_5 = 0\)。
- 推广应用:可将多个节点围成的闭合面视为 "广义节点",流入闭合面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总和。
电压定律(KVL)
- 内容 :任一时刻任一回路中,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能量守恒)。
- 表达式 :\(\sum U_{\text{降}} = \sum U_{\text{升}}\),需设定电压参考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顺时针)。
- 举例 :沿顺时针方向绕某回路一周,依次经过电阻 R1(电压降 U1)、电源 US1(电压升 US1)、电阻 R2(电压降 U2),可列方程:\(U1 + U2 = US1\)。
四、关键要点与应用提示
适用条件:
- 仅适用于集中参数电路(电路尺寸远小于工作频率下的电磁波波长,低频电路通常满足)。
- 高频电路(如微波电路)需考虑分布参数,不适用基尔霍夫定律。
分析技巧:
- KCL 聚焦节点:用于约束节点处的电流关系,与支路上元件类型(电阻、电容等)无关。
- KVL 聚焦回路:用于约束回路中的电压关系,需结合元件特性(如电阻电压 = 电流 × 电阻)列方程。
- 联合使用:KCL 与 KVL 需结合使用,才能完整求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参数。
学习建议:
- 通过立创 EDA 绘制简单电路,观察节点、网络标签的实际作用。
- 后续可深入学习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结合《电路》(邱关源)等教材巩固理论。
五、总结
理解连接线、节点、网络标签的物理意义,掌握支路、回路、网孔的分析方法,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定律本质上反映了电荷守恒与能量守恒,是电路分析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