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L 框架之 RolePlaying 角色扮演

CAMEL 框架之 RolePlaying 角色扮演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么让 RolePlaying 为我们服务。

创建 Model

RolePlaying 是两个智能体之间的角色扮演,底层其实还是 AI 大模型,我们可以通过 ModelFactory 来创建一个 model。

python 复制代码
model = ModelFactory.create(
    model_platform=ModelPlatformType.OPENAI_COMPATIBLE_MODEL,
    model_type="Qwen/Qwen2.5-72B-Instruct",
    url='https://api-inference.modelscope.cn/v1/',
    api_key=api_key
)

创建 RolePlaying session

py 复制代码
def main(model=model, chat_turn_limit=50) -> None:
    task_prompt = "写一个快速排序算法"#设置任务目标
    role_play_session = RolePlaying(
        assistant_role_name="Python 程序员",#设置AI助手角色名
        assistant_agent_kwargs=dict(model=model),
        user_role_name="算法老师",#设置用户角色名,在roleplay中,user用于指导AI助手完成任务
        user_agent_kwargs=dict(model=model),
        task_prompt=task_prompt,
        with_task_specify=True,
        task_specify_agent_kwargs=dict(model=model),
        output_language='中文'#设置输出语言
    )

task_prompt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

assistant_role_name 设置 assistant_agent 的角色

user_role_name 设置 user_agent 的角色

RolePlaying() 实例化之后,我们就得到一个 session,到这一步其实我们已经初始化好了两个智能体, 我们把任务交给智能体,user_agent 会指导 assistant_agent 去完成我们的任务。

下面是 RolePlay 内部集成的,给 assistant_agent 的 prompt:

可以看到对 assistant_agent 说的,其角色扮演的 prompt 是:

Never instruct me!

You must help me to complete the task.

text 复制代码
content='===== RULES OF ASSISTANT =====\n
Never forget you are a python 程序员 and I am a 算法老师. 
Never flip roles! 
Never instruct me!\n
We share a common interest in collaborating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a task.
You must help me to complete the task.

下面是 RolePlay 内部集成的,给 user_agent 的 prompt:

可以看到对 assistant_agent 说的,其角色扮演的 prompt 是:

You will always instruct me

I must help you to complete the task

text 复制代码
content='===== RULES OF USER =====\n
Never forget you are a 算法老师 and I am a python 程序员.
Never flip roles!
You will always instruct me.\n
We share a common interest in collaborating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a task.
I must help you to complete the task.

通过上述四句的关键 prompt,实现了两个 agent 的角色扮演, 在他们后续的交流过程中,将会按照 user_agent 会指导 assistant_agent 的模式去完成任务。

RolePlaying 的其他属性

RolePlaying 类实现了两个智能体之间的角色扮演功能,支持任务细化、任务规划、引入批评者等特性,并且提供同步和异步的对话推进方法。

下面我们看看 RolePlaying 的初始化,就可以直接地了解他的核心内容了: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__init__(
        self,
        assistant_role_name: str,
        user_role_name: str,
        *,
        critic_role_name: str = "critic",
        task_prompt: str = "",
        with_task_specify: bool = True, # 设置是否使用任务细化智能体
        with_task_planner: bool = False, # 设置是否使用任务规划智能体
        with_critic_in_the_loop: bool = False, # 设置在对话循环中引入批评者
        critic_criteria: Optional[str] = None,
        model: Optional[BaseModelBackend] = None,
        task_type: TaskType = TaskType.AI_SOCIETY,
        assistant_agent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user_agent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task_specify_agent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task_planner_agent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critic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sys_msg_generator_kwargs: Optional[Dict] = None,
        extend_sys_msg_meta_dicts: Optional[List[Dict]] = None,
        extend_task_specify_meta_dict: Optional[Dict] = None,
        output_language: Optional[str] = None,
        stop_event: Optional[threading.Event] = None,
    ) -> None:
    # 其他代码省略

with_task_specify 设置是否使用任务细化智能体,默认是开启的,会对任务进行拆分、细分,再一步步完成。

with_task_planner 设置是否使用任务规划智能体。

with_critic_in_the_loop 设置在对话循环中引入批评者

通过这三个属性,我们可以看到 Camel 中的 RolePlaying 和平时我们直接单纯地使用 AI 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 RolePlaying 中我们可以对 Agent 进行更深层次的、更精细化的设置,比如任务拆解,比如批评者的引入(就好像有主管在旁边监督指导工作,这样完成的任务质量更高)

批评者的引入,使得 agent 间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有监督的,就像监督学习算法一样(maybe 不是很恰当,但是类似),在出现 AI 幻觉或者其他偏离原有任务的时候可以及时提醒。

而我们单纯使用 AI 的话,很多时候它不会主动拆解任务,更不会自我监督,偏离了之后就胡说一通了,特别是会话较长了之后。

相关推荐
咋吃都不胖lyh几秒前
小白零基础教程:安装 Conda + VSCode 配置 Python 开发环境
人工智能·python·conda
minhuan1 分钟前
构建AI智能体:八十九、Encoder-only与Decoder-only模型架构:基于ModelScope小模型的实践解析
人工智能·模型架构·encoder-only架构·decoder-only架构
rit84324994 分钟前
基于MATLAB的PCA+SVM人脸识别系统实现
人工智能·算法
一 铭14 分钟前
Claude Agent Skills:一种基于 Prompt 扩展的元工具架构
人工智能·大模型·llm·prompt
连线Insight19 分钟前
小马智行港股上市:自动驾驶从“技术追跑”到“商业领跑”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
xier_ran21 分钟前
深度学习:为什么不能将多层神经网络参数全部初始化为零以及如何进行随机初始化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扫地僧98522 分钟前
[特殊字符]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生成的生成对抗网络(GAN)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
文心快码BaiduComate26 分钟前
疯了!双11,百度文心快码帮我省钱又赚钱?
人工智能
大刘讲IT27 分钟前
赋能中小企业:基于五大开源模块的AI智能体构建方案与细化拆解
人工智能·经验分享·ai·开源·制造
来让爷抱一个29 分钟前
企业级AI知识库新纪元:如何用开源力量重塑知识管理?
人工智能·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