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掌握课堂内容,还是按照学校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
1.听完课,一定要看笔记
2.整理思路---写程序的步骤
3.写程序的过程中出现大的BUG,如何解决--DEGBUG调试、重点还是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写(思路)
总结--单片机的学习一定要多动手,还要具备一定的硬件知识(看懂原理图)
2.第一周内容的总结
第一周讲解内容:
基础外设:LED KEY beep
通信:USART SPI IIC WIFI(结合蓝牙的使用) NB模块
片上外设:ADC DMA TIM 中断
传感器:DHT11
基础外设:LED KEY beep
1.时钟信号---每一个端口都有一个独立的时钟 PB5--B端口
2.端口的IO输入输出方式
先分析功能--LED灯>>>亮或者灭>>>通过MCU控制LED灯的亮灭>>通过IO口输出高低电平
先分析功能--key>>>导通或者断开>>>通过MCU检测KEY的状态>>通过IO口输入检测外界电平的变化
输出:通过MCU控制外界设备--驱动
输入:被动的接收,MCU作为检测外界设备状态改变
牢记--输入(4种)输出(4种)的八种方式
涉及到编程需要用到的寄存器以及库函数的使用,参考相关文档
通信:USART
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必须遵守的一种规定
通信都分为两部分:
硬件:接口,具备一定的电气特性的,串口 SPI IIC--一种硬件接口
软件:协议,是需要我们自己设置,和编写相关的代码--原始套接字
其实我们编写的代码,都是按照特定的接口下提供的协议去编写的
串口中的串行协议:
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
1bit 8/9bit 1bit 1bit

片上外设:ADC DMA TIM 中断
中断
什么是中断?
当cpu沿着主函数从上往下执行代码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事件,CPU转而立即去执行处理此事件,处理完毕之后,再次返回主函数断点处,继续执行之前的代码的这一个过程。
中断事件:可以触发中断标志(事件)---中断源
中断是一种硬件处理机制--中断只要配置好了,就不需要在主函数中调用(中断服务函数)
中断一旦出发必须立即执行,中断服务函数一定要避免死循环,建议终端服务函数中,少些printf,一些其他的大量循环。
中断相关的概念:
优先级 中断嵌套
ADC转换
什么是AD转换?模拟量转数字量
AD转换的流程:
外界输入一个模拟量(2.4V)的时候,在我们的AD转换器中有一个数模转换,会将参考值(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和输入的模拟量比较,
参考电压 0--3.3v分为 4096份(精度12)
步进值:(3.3/4096) 2.4
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内部集成了(AD)
DMA控制器--直接数据存储器
只要添加了DMA,整个数据传输,就不再经过CPU,完全由DMA帮助CPU处理,CPU只需要在数据传输结束,处理整合数据,这样其实一方面可以提高CPU的效率,避免数据丢失。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值得是什么
传输方向:
外设--》内存
内存--》外设
内存--》内存
外设--》外设---错误
定时器
STM32F103ZET6--定时器的分类
基本定时器
通用定时器---输出比较和输入捕获
高级定时器
重点:
时钟来源 分频 重装载 计数器 计数方向
PWM波---脉冲宽度可调制的波形---主要可以用于电机控制,红外传输(遥控器)
DHT11
单总线的时序问题(延时时间)
数据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