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产业链工作岗位分析:技术与非技术岗位全景图

人工智能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就业市场,从基础芯片设计到算法研发再到行业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根据 2025 年最新数据, AI 人才供需比仅为 0.5 (每 2 个岗位匹配 1 人),顶尖人才稀缺 [4] ,这一领域呈现出高需求、高竞争、高回报的特点。本文将从AI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三大环节出发,系统梳理各环节主要工作岗位,详细分析其工作内容、所需核心技能,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供职业规划建议。

一、上游(基础层)岗位:AI产业的"心脏"

上游环节是AI技术的物理基础,主要聚焦于芯片设计、传感器研发和量子计算等硬件技术,为整个AI产业提供计算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

1.1 AI芯片设计师

核心职责:设计高能效AI芯片架构,优化计算单元布局,解决芯片物理实现中的功耗、时序和面积三重约束问题。具体包括使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Chiplet模块划分与封装测试、与算法团队协作优化模型算力需求等。

日常任务:初始数据准备与约束条件设定、宏单元与标准单元的混合摆放、电源布线规划、时钟树综合与绕线优化、设计验证与签核检查。例如,在1400μm×650μm尺寸的模块中,通过混合摆放流程可比传统流程节省5.6%功耗,密度降低1.3%。

硬技能要求: - EDA工具(Cadence Innovas、Synopsys等)操作能力 - 异构计算架构设计(NoC、SIMD等) - Chiplet封装技术与多芯片集成 - 量子计算硬件知识(如超导电路设计)

软技能要求: - 跨团队协作能力(与算法团队、制造团队协作) - 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 项目管理与资源协调能力

岗位前景 :随着AI计算需求的指数级增长,AI芯片设计师成为稀缺人才。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量子计算硬件工程师就业增长率达25% [59] ,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达614亿美元 [62] ,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

1.2 量子计算硬件工程师

核心职责:负责量子芯片的物理实现与硬件系统研发,包括量子比特设计、量子门实现、量子噪声控制等。具体涉及超导量子计算器件、光子量子计算器件、离子阱量子计算器件等不同技术路线的硬件研发。

日常任务:量子电路设计、量子噪声建模与优化、低温设备(稀释制冷机)调试、量子纠错编码实现、量子测控系统开发与实验验证。例如,通过梯度下降算法优化量子比特稳定性,应对非马尔可夫噪声。

硬技能要求: - 量子物理基础知识(量子叠加、纠缠等) - 超导电路设计与低温技术 - 量子纠错编码与噪声建模 - 量子测控系统开发能力

软技能要求: - 跨学科沟通能力(物理与计算机) - 实验调试协作能力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

岗位前景 :量子计算作为AI的前沿领域,硬件工程师需求持续增长。美国国家量子计划投资超10亿美元 [62] ,中国量子计算投入也在快速增长。量子计算将长期处于含噪声的中型量子(NISQ)时代 ,但这一阶段的应用开发已开始,预计到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美元。

1.3 AI硬件加速工程师

核心职责:优化AI芯片(如GPU、TPU、NPU)的算力效率,解决AI模型在硬件上的加速问题。具体包括编写CUDA/OpenCL代码、优化模型计算流程、参与硬件加速器选型等。

日常任务:算力需求分析与硬件选型、CUDA/OpenCL代码编写与优化、硬件加速性能测试与调优、与芯片设计师协作优化算力需求。例如,使用FPGA加速AI工作负载,实现低时延、高能效的边缘AI应用。

硬技能要求: - CUDA/OpenCL编程能力 - 硬件架构设计知识 - 低功耗设计技术 - 多云环境部署能力

软技能要求: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 - 跨团队协作能力 - 性能优化沟通能力

岗位前景 :随着AI应用的普及,硬件加速工程师需求激增。边缘计算每年会有成倍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中国5G人口覆盖率将超过70% ,这将推动边缘计算芯片需求。硬件加速工程师平均年薪约15万美元,跳槽薪资涨幅可达30%以上 [5] ,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

二、中游(技术层)岗位:AI产业的"大脑"

中游环节是AI技术的核心研发层,主要聚焦于算法研发、框架开发和MLOps等技术实现,将上游硬件能力转化为可应用的AI技术。

2.1 机器学习工程师

核心职责:设计、优化机器学习模型,推动算法落地。具体包括模型架构设计、超参数调优、特征工程、模型评估与部署等。

日常任务: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模型训练与调参、性能评估与优化、模型部署与监控、与业务团队协作理解需求。例如,使用PyTorch/TensorFlow框架训练大规模语言模型,优化推理速度与精度。

硬技能要求: - Python编程与算法实现能力 -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TensorFlow)应用 - 分布式计算与大数据处理能力 - 模型优化与调参能力

软技能要求: - 业务需求理解与转化能力 - 跨团队协作能力 - 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岗位前景 :机器学习工程师是AI领域的核心岗位,2025年平均年薪达16.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2万元) [5] ,位居AI岗位薪资榜首。职位空缺约16,000个,搜索量第二高,市场兴趣持续升温 [5]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具备分布式训练与模型压缩能力的工程师将更具竞争力。

2.2 量子AI算法工程师

核心职责:开发量子计算与AI结合的算法,解决经典AI难以处理的问题。具体包括量子机器学习算法设计、量子神经网络开发、量子算法与经典算法的混合编程等。

日常任务:量子算法研究与开发、量子-经典混合编程、量子噪声建模与优化、与硬件团队协作优化量子门稳定性、参与量子计算开源项目贡献。例如,使用Qiskit/Cirq框架实现量子核方法(Quantum Kernels)和量子神经网络(Quantum Neural Networks) 。

硬技能要求: - 量子编程框架(Qiskit、Cirq)应用 - 线性代数与量子数学基础 - 量子噪声建模与优化 - 经典机器学习算法知识

软技能要求: - 跨学科沟通能力(量子与AI)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 - 科研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

岗位前景 :量子AI算法工程师是AI与量子计算交叉的前沿岗位,年薪约12.18万美元 [5] ,就业增长率达25% [59] 。随着量子硬件的发展,这一领域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预计到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美元 [62] ,创造大量高薪岗位。

2.3 MLOps工程师

核心职责:确保机器学习模型从开发到生产环境的顺利部署与稳定运行。具体包括模型持续集成/部署(CI/CD)、监控与迭代、版本控制、自动化测试等。

日常任务:构建模型部署管道、设置性能监控指标、处理模型漂移问题、优化资源分配、与数据科学家和运维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例如,使用Kubeflow/MLflow工具链实现模型自动化部署,通过Prometheus监控模型性能。

硬技能要求: - Kubernetes/Docker容器编排 - 多云环境(AWS/GCP)管理 - 模型监控与性能分析工具 - CI/CD流水线开发能力

软技能要求: - 跨职能沟通能力(数据科学与运维) - 问题解决与协调能力 - 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岗位前景 :MLOps工程师是AI落地的关键岗位,2025年平均年薪约16.5万美元 [61] ,市场需求激增。据调查,85%的AI项目停留在测试阶段未能落地 [46] ,而MLOps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随着AI应用的普及,具备Kubernetes与多云监控能力的工程师将供不应求。

2.4 AI框架开发工程师

核心职责:开发与维护AI框架,提升算法实现效率。具体包括框架架构设计、核心算法实现、性能优化、接口设计与文档编写等。

日常任务:框架核心模块开发、性能测试与优化、API设计与文档编写、开源社区维护与协作、与算法团队协作理解需求。例如,参与PyTorch/TensorFlow等框架的开发,优化张量计算效率。

硬技能要求: - C++/Python底层开发能力 - 分布式计算与并行编程 - 框架架构设计与优化 - 数学与算法理论基础

软技能要求: - 开源社区协作能力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 - 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岗位前景:AI框架开发工程师是技术层的高端岗位,年薪约15-20万美元,就业增长率超过30%。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框架开发将更加注重分布式训练与模型压缩能力。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尤其是具备分布式计算与框架优化能力的工程师。

三、下游(应用层)岗位:AI产业的"四肢"

下游环节是AI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主要聚焦于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开发和伦理合规等应用落地,将AI技术转化为具体产品与服务。

3.1 AI应用开发工程师

核心职责:将AI模型集成到实际应用中,解决行业具体问题。具体包括全栈开发、模型适配与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系统集成与测试等。

日常任务:需求分析与原型设计、模型API封装与调用、用户界面开发与优化、系统集成与测试、性能监控与迭代优化。例如,开发医疗影像分析应用,将深度学习模型集成到临床系统中。

硬技能要求: - 全栈开发能力(前端/后端) - Python编程与AI模型调用 - 边缘计算与实时系统开发 - 云平台与容器化部署能力

软技能要求: - 客户需求理解与转化能力 - 跨团队协作能力 - 用户体验设计能力

岗位前景 :AI应用开发工程师是AI落地的执行者,年薪约12-18万美元,就业增长率超过20%。随着AI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具备行业知识与AI技术结合能力的工程师将更具竞争力。例如,医疗AI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2.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2.7亿元 [57] ,年复合增长率达49%。

3.2 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

核心职责:为企业定制AI解决方案,连接技术与业务需求。具体包括需求分析、技术架构设计、资源规划、方案实施与交付等。

日常任务:客户需求调研与分析、技术架构设计与规划、资源协调与分配、方案实施与交付、项目运营与优化。例如,为物流企业设计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分拣系统,协调算法、工程和业务团队共同推进。

硬技能要求: - 跨行业系统设计工具(Power BI、AWS等) - 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能力 - AI模型集成与优化 - 技术方案设计与文档编写

软技能要求: - 跨部门沟通与协调能力 - 需求分析与翻译能力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 - 项目管理与资源协调能力

岗位前景 :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是AI产业化的关键角色,年薪约15-25万美元,就业增长率超过25%。随着AI在各行业的渗透,具备行业知识与AI技术结合能力的架构师将供不应求。例如,制造业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超320亿美元 [5] ,医疗AI辅助诊断、金融风控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3.3 边缘计算应用工程师

核心职责:开发边缘AI应用,解决低时延、高效率的实时处理需求。具体包括边缘设备部署、实时数据处理、模型轻量化与优化、系统集成与测试等。

日常任务:边缘设备选型与部署、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型轻量化与优化、系统集成与测试、性能监控与迭代优化。例如,开发自动驾驶边缘计算系统,实现实时环境感知与决策。

硬技能要求: - FPGA部署与优化 - 实时操作系统(RTOS)开发 - 边缘云平台(AWS Greengrass等)应用 - 低功耗设计技术

软技能要求: - 客户需求理解与转化能力 - 跨团队协作能力 - 实时场景适配沟通能力

岗位前景 :边缘计算应用工程师是AI落地的新兴岗位,平均薪资约27K/月 [49] ,就业增长率超过30%。随着5G网络覆盖率超过70% ,边缘计算将从试验及小规模定制部署阶段进入初具商用规模阶段,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尤其是具备FPGA部署与实时系统开发能力的工程师。

3.4 AI伦理顾问

核心职责:确保AI系统符合伦理标准和法律法规,避免算法偏见和隐私泄露等问题。具体包括伦理风险评估、合规性审查、算法公平性审计等。

日常任务:算法偏见审查(如医疗AI的种族歧视风险)、伦理评估报告编写、数据隐私合规审查(如GDPR)、伦理审查会议主持、与法律团队协作解决合规问题。例如,使用ETHIC工具进行偏见测试,发现并修正AI系统的伦理问题。

硬技能要求 : - GDPR/HIPAA等法规知识 - 算法公平性评估工具(IBM Fairness 360等) [63] -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 伦理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

软技能要求: - 跨部门协调能力(法律与技术) - 技术解释能力(向非技术人员说明算法偏见) - 伦理审查主持能力

岗位前景 :AI伦理顾问是AI产业化的新兴岗位,年薪约40-120万人民币 [57] ,岗位数量年增200% [63] 。随着全球AI伦理监管加强(如欧盟AI法案) [5] ,企业越来越重视AI的合规性和用户信任。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尤其是具备法规知识与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200万AI伦理顾问,中国占比将超过30% [57]

四、职业规划建议:从技术到管理的多元路径

4.1 技术岗位发展路径

上游技术岗:AI芯片设计师→高级芯片设计师→量子计算硬件工程师→芯片架构师→首席芯片科学家。这一路径强调硬件设计与物理实现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学习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架构。

中游技术岗:机器学习工程师→高级算法工程师→量子AI算法工程师→AI框架开发工程师→首席AI科学家。这一路径强调算法理论与软件实现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跟进最新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

下游技术岗:AI应用开发工程师→边缘计算应用工程师→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AI运维工程师→首席技术官(CTO)。这一路径强调应用落地与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需要深入理解行业场景与用户需求。

4.2 非技术岗位发展路径

上游非技术岗:芯片制造项目经理→供应链管理专员→硬件测试工程师→AI硬件产品经理→首席运营官(COO)。这一路径强调项目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深入理解硬件制造流程与市场需求。

中游非技术岗:AI伦理顾问→技术文档工程师→算法合规专员→AI战略顾问→首席伦理官(CEO)。这一路径强调法规理解与跨部门协调能力的提升,需要深入理解伦理标准与技术实现。

下游非技术岗:AI产品经理→行业销售经理→数据合规专员→客户成功经理→首席客户官(CCO)。这一路径强调产品管理与市场推广能力的提升,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与商业模式。

4.3 技能提升建议

硬技能提升: - 上游岗位:掌握EDA工具(Cadence、Synopsys等)操作、Chiplet封装技术、量子物理基础知识 - 中游岗位:精通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TensorFlow)、分布式计算与并行编程、Kubernetes容器编排 - 下游岗位:熟悉全栈开发技术、边缘计算平台(AWS Greengrass等)、AI伦理评估工具(ETHIC等)

软技能提升: - 跨学科沟通能力:与不同背景团队协作的能力 - 需求理解与转化能力: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的能力 - 技术路线选择决策能力:在多种技术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

学习资源: - 量子计算:MIT 6.813/6.815《量子信息处理》、IBM Quantum Computing课程 - AI框架开发:DeepLearning.AI《生产环境中的机器学习》、PyTorch官方文档 - AI伦理:米兰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伦理》、LearnQuest《AI时代的伦理》

4.4 行业选择建议

高潜力行业 : - 医疗AI: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2.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2.7亿元 [57] ,年复合增长率达49% - 制造业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超320亿美元 [5] ,就业增长率超过30% - 金融风控: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就业增长率超过25%

地域选择建议 : - 长三角地区:占AI人才需求6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为三大核心城市 [5] - 粤港澳大湾区:AI应用与数据领域领先,就业机会丰富 - 量子计算领域:上海、北京、合肥等地量子计算研究机构密集,就业机会多

五、未来趋势与职业机会

5.1 技术融合趋势

量子计算与 AI 融合 :量子计算将在特定领域(如优化问题、化学模拟)展现出超越经典计算的能力 ,创造大量量子AI算法工程师岗位。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美元 [62] ,这一领域将持续高需求。

边缘计算与 AI 融合:边缘计算将从试验及小规模定制部署阶段进入初具商用规模阶段 ,创造大量边缘计算应用工程师岗位。随着5G网络覆盖率超过70% ,边缘AI应用将覆盖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AI 与行业知识融合 :AI将在各行业深入渗透,创造大量"AI+X"复合型人才需求 [5] 。例如,"AI+医疗"、"AI+制造业"、"AI+金融"等领域将需要同时掌握AI技术与行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5.2 职业机会变化

新兴岗位爆发 :AI伦理顾问、提示词工程师、多模态AI设计师等将成为未来高潜力职业 [57] 。这些岗位不仅需求暴涨,薪资水平也显著高于传统岗位。例如,AI伦理顾问年薪可达40-120万人民币 [57] ,提示词工程师年薪约30-80万人民币 [57]

传统岗位转型:许多传统职业将与AI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岗位形态。例如,医生将转型为"AI辅助诊断专家",教师将转型为"AI教育内容开发者",律师将转型为"AI法律咨询顾问"。

技能需求升级 :AI时代将更强调复合型和创新型技能 [2] 。研究表明,数据科学家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理解统计学模型和商业决策等多学科知识。这种技能需求升级意味着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将AI技术与自身专业领域结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5.3 职业发展建议

选择技术路线: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特点,选择上游硬件、中游算法或下游应用的技术路线。上游岗位(如AI芯片设计师)技术门槛最高,但薪资也最高;下游岗位(如AI应用开发工程师)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就业机会更广泛。

培养复合能力 :无论选择哪条技术路线,都需要培养"技术深度×行业洞察×跨界整合"的复合能力 [5] 。例如,AI芯片设计师需要兼顾算力优化与医疗场景需求;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需要平衡技术实现与业务目标。

关注政策驱动领域 :随着全球AI监管加强(如欧盟AI法案) [5] ,AI伦理、数据合规等领域将产生大量需求。考取CAIP认证等专业资质,参与伦理审查会议,将显著提升竞争力。

利用地域红利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占AI人才需求60%以上 [5] ,北京、上海、深圳为三大核心城市。选择这些地区就业,将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持续学习与适应:AI技术发展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建议通过在线课程、行业会议、开源项目等方式保持学习,适应技术变革。

六、结语:AI时代的就业新机遇

人工智能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就业市场,从上游芯片设计到中游算法研发再到下游行业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这一领域呈现出高需求、高竞争、高回报的特点,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对于技术背景的人才,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特点,选择上游硬件、中游算法或下游应用的技术路线,并培养"技术深度×行业洞察×跨界整合"的复合能力。对于非技术背景的人才,建议关注AI伦理、数据合规等政策驱动领域,考取专业资质,参与伦理审查会议,提升竞争力。

无论选择哪条职业路径,持续学习与适应能力都是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机会将持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拥抱变化,才能在这场智能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环节 岗位 硬技能要求 软技能要求 薪资水平 就业增长率
上游 AI芯片设计师 EDA工具、Chiplet封装、异构计算架构 跨团队协作、项目管理 15-25万美元 20%+
上游 量子计算硬件工程师 超导电路设计、低温技术、量子纠错 跨学科沟通、实验调试 12-18万美元 25%+
中游 机器学习工程师 深度学习框架、分布式计算、模型优化 业务需求理解、跨团队协作 16.18万美元 15%+
中游 MLOps工程师 Kubernetes、多云环境、模型监控 跨职能沟通、问题解决 16.5万美元 30%+
下游 AI应用开发工程师 全栈开发、边缘计算、云平台 客户需求理解、用户体验 12-18万美元 20%+
下游 AI伦理顾问 GDPR/HIPAA法规、算法公平性工具 跨部门协调、技术解释 5-17万美元 200%+

参考来源:

1. 转行AI行业必看!AI公司核心岗位全解读_数据_算法_技术

2. AI 时代求生指南:未来工作必备技能

3. 想从事现在的或者以后的AI(LLM)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或者...

4. AI行业求职指南:19个热门岗位全解析,哪个最适合你?CSDN博客

5. 2025年AI浪潮下的热门岗位:探索新兴职业机遇

6. 2025年人工智能岗位技能图谱这些技术必须会!

7. 人工智能岗位能力与知识结构需求

8.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responsible AI practitioner: An ontology of roles and skills

9. 2025年AI浪潮下的热门岗位:探索新兴职业机遇

10. Skills or Degree? The Rise of Skill-Based Hiring for AI and Green Jobs

11. 人工智能技术岗位职责(精选12篇)

12. Ground state-based quantum feature maps

13. 人工智能岗位职责

14. Assessing the Needs of the Quantum Industry

15. Achieving a quantum smart workforce

16. Evaluating Emerging AI/ML Accelerators: IPU, RDU, and NVIDIA/AMD GPUs

17. ai项目经理需要做什么?

18. A generic and robust quantum agent inspired by deep meta-reinforcement learning

19. 如何做芯片项目经理工作•Worktile社区

20.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Quantum Computing as a Service

21. 【AI芯片项目经理是做什么的_AI芯片项目经理就业前景】猎聘

22. Towards a Privacy and Security-Aware Framework for Ethical AI: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AI Systems

23. Edge AI for Internet of Energy: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24. A generic and robust quantum agent inspired by deep meta-reinforcement learning

25. State of AI Ethics Report (Volume 6, February 2022)

26. Hardware Acceleration of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7.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Quantum Computing as a Service

28. The Different Faces of AI Ethics Across the World: A Principle-Implementation Gap Analysis

29. Evaluating Emerging AI/ML Accelerators: IPU, RDU, and NVIDIA/AMD GPUs

30. AI Ethics Issues in Real World: Evidence from AI Incident Database

31. A Multivocal Review of MLOps Practices, Challenges and Open Issues

32. A generic and robust quantum agent inspired by deep meta-reinforcement learning

33. Professional Insights into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Implementing MLOps Principles

34. Multi-Axis Control of a Qubit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Non-Markovian Quantum Noise

35. Machine Learning Operations (MLOps): Overview, Definition, and Architecture

36. AI催生的行业新角色_技术_人工智能_应用

37. 关于成为解决方案架构师的简介-Training|Microsoft Learn

38. 【提醒】怕失业?AI时代的8个新兴职业送给你-知乎

39. 项目各个阶段的解决方案架构师角色-Training|Microsoft Learn

40. AI伦理审查官:2025年最魔幻的职业,年薪50万却没人敢干?

41. Governing Through the Clou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Compute Providers in AI Regulation

42. Deep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of Photoplethysmogram Signal for Hypertension Levels

43. Edge AI for Internet of Energy: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44. On Labs and Fabs: Mapping How Alliances, Acquisitions, and Antitrust are Shaping the Frontier AI Industry

45. MLOps Challenges in Multi-Organization Setup: Experiences from Two Real-World Cases

46. At the Edge of a Seamless Cloud Experience

47. Professional Insights into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Implementing MLOps Principles

48. A Multivocal Review of MLOps Practices, Challenges and Open Issues

49. 边缘计算研发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有什么区别-职友集

50. 架构师的软实力:从关键7问到7步成事

51.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Chip Development

52. 架构师必备的 10 大软技能-CSDN博客

53. 验证您的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解决方案架构师技能-Training|Microsoft Learn

54. Assessing the Needs of the Quantum Industry

55. Achieving a quantum smart workforce

56.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AI时代下热度绝高的职位

57.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历史经验与未来趋势分析_技术_...

58. TinyMLOps: Operational Challenges for Widespread Edge AI Adoption

59.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Undergraduates" Knowledge and Interest in Quantum Careers: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to Building a Diverse Quantum Workforce

60. 生成式AI的奇点时刻:2025三大趋势决定谁将主宰下一个十年?...

61. 2025年最赚钱的10大AI技能,你学会了吗?LLMOps_课程_模型

62. Quantum computing at the quantum advantage threshold: a down-to-business review

63. AI伦理审查官:2025年最魔幻的职业,年薪50万却没人敢干?

相关推荐
Akamai中国30 分钟前
AI需要防火墙,云计算需要重新构想
人工智能·云计算·云服务
liupengfei-iot40 分钟前
AutoGLM2.0背后的云手机和虚拟机分析(非使用案例)
人工智能·智能手机·ai编程
BB学长1 小时前
流固耦合|01流固耦合分类
人工智能·算法
HeteroCat1 小时前
提示工程你玩对了吗,这5个高阶玩法...
人工智能
广州智造1 小时前
EPLAN教程:流体工程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算法·软件工程·软件构建
轻松Ai享生活1 小时前
Week 2 – CUDA Programming Model(超详细教程)
人工智能
wait a minutes1 小时前
【自动驾驶】8月 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论文(arxiv20250819)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HuggingFace2 小时前
HF Papers 直播| 多模态专场
人工智能
聚客AI2 小时前
深度拆解AI大模型从训练框架、推理优化到市场趋势与基础设施挑战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transfo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