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算法学习笔记

一、集成算法简介

  1. 核心思想

类比"多个专家综合判断优于单个专家",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个体学习器,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过拟合风险、提高预测准确性),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

  1. 个体学习器与结合模块

个体学习器:多个基础模型(如决策树、KNN、SVM等),是集成算法的核心组成单元。

结合模块:将所有个体学习器的预测结果汇总,输出最终结论,常见结合策略包括3类:

简单平均法:对回归任务,直接取所有个体学习器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输出。

加权平均法:对回归任务,给不同个体学习器分配不同权重(通常精度高的权重更大),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结果(公式:H(x) = \sum_{i=1}^{n} \omega_i h_i(x),其中\omega_i为第i个学习器的权重,且\omega_i \geq 0、\sum_{i=1}^{n} \omega_i = 1)。

投票法:对分类任务,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统计所有个体学习器的预测类别,得票最多的类别为最终结果。

若多数个体学习器预测正确,集成结果会提升性能(如测试例1中集成正确,单个学习器有错误);

若个体学习器错误趋势一致,集成可能不起作用(如测试例2)或起负作用(如测试例3)。

二、集成算法分类(按个体学习器生成方式)

根据个体学习器间的依赖关系,分为3类核心算法:

并行化方法(Bagging):个体学习器无强依赖,可同时生成,代表为随机森林。

序列化方法(Boosting):个体学习器有强依赖,需串行生成(后一个学习器依赖前一个的结果),代表为AdaBoost。

堆叠方法(Stacking):聚合多种类型分类器/回归器,分阶段训练,综合多模型结果。

三、Bagging算法与随机森林

  1. Bagging算法

全称:Bootstrap Aggregation(自助聚合)。

核心逻辑:

  1. 并行训练:通过"有放回采样(Bootstrap)"从原始训练集中生成多个不同的子数据集,每个子数据集对应训练一个个体学习器(如决策树)。

  2. 结果结合:分类任务用简单投票法,回归任务用简单平均法,汇总所有个体学习器结果。

  3. 随机森林(Bagging的典型代表)

定义:以"决策树"为个体学习器的Bagging算法,核心在于"双重随机性"。

随机1:数据采样随机:通过有放回采样生成不同子数据集,训练不同决策树。

随机2:特征选择随机:每个决策树在划分节点时,仅从所有特征中随机选择部分特征,再从中选最优切分特征。

优势:

  1. 能处理高维度数据(特征多),无需手动做特征选择。

  2. 训练后可输出特征重要性,辅助分析。

  3. 个体学习器可并行训练,速度快。

  4. 支持可视化(如决策树结构),便于理解模型逻辑。

  5. 随机森林代码实现(Python sklearn)

(1)核心类

RandomForestClassifier():用于分类任务的随机森林模型。

RandomForestRegressor():用于回归任务的随机森林模型。

(2)关键参数

参数 含义与取值

n_estimators 个体学习器(决策树)的数量,默认100,通常需根据数据调整(数量过少易欠拟合,过多增加计算成本)。

oob_score 是否用"袋外样本(Out of Bag,未被采样到的样本)"评估模型,默认False;设为True时,等同于简易交叉验证,无需额外划分验证集。

bootstrap 是否采用有放回采样,默认True(Bagging的核心特性,保证子数据集多样性)。

max_samples 每个决策树训练时使用的最大样本量,默认None(即使用全部子数据集样本)。

  1. 课堂练习:葡萄酒分类

基于sklearn.datasets.load_wine数据集(含13个特征,如酒精含量、苹果酸、灰分等,目标是将葡萄酒分为3类),用RandomForestClassifier()实现分类,步骤包括数据加载、划分训练/测试集、模型训练、精度评估。

四、Boosting算法与AdaBoost

  1. Boosting核心思想

从"弱学习器"(精度略高于随机猜测的模型)开始,通过动态调整样本权重和学习器权重,逐步加强模型能力,最终将多个弱学习器串联成"强学习器"。核心特点是个体学习器串行生成(后一个学习器依赖前一个的结果)。

  1. AdaBoost(Boosting的典型代表)

(1)核心逻辑

  1. 初始化样本权重:首次训练时,所有样本分配相同的权重(如总样本数为N,每个样本权重为1/N)。

  2. 训练弱学习器并调整样本权重:

用当前权重的样本集训练一个弱学习器(如简单决策树)。

计算该学习器的分类误差率,对分类错误的样本提高权重(下次训练更关注这些难分样本),对分类正确的样本降低权重。

  1. 迭代训练多个弱学习器:重复步骤2,生成多个弱学习器。

  2. 组合弱学习器为强学习器:

给误差率低的弱学习器分配更大权重(其预测结果更可信),给误差率高的分配更小权重。

最终预测时,加权汇总所有弱学习器的结果(分类任务为加权投票,回归任务为加权平均)。

(2)核心优势

通过"关注难分样本+加权组合学习器",能有效提升弱学习器的整体性能,泛化能力强,对简单数据集效果显著。

五、Stacking算法

  1. 核心思想

"暴力聚合多种模型",不限制个体学习器类型(可同时使用KNN、SVM、随机森林、逻辑回归等),分两个阶段训练:

  1. 第一阶段(基础模型训练):用原始训练集训练所有选定的基础模型,得到每个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结果。

  2. 第二阶段(元模型训练):将第一阶段的预测结果作为"新特征",训练一个"元模型"(如逻辑回归、简单决策树),最终由元模型输出集成结果。

  3. 特点

灵活性高:可融合多种类型模型的优势,适合复杂数据集。

计算成本高:需训练多类基础模型和元模型,步骤较繁琐。

相关推荐
喜欢你,还有大家10 分钟前
Linux笔记8——shell编程基础-2
linux·服务器·笔记
泽虞19 分钟前
《LINUX系统编程》笔记p3
linux·运维·服务器·c语言·笔记·面试
firshman_start33 分钟前
文件包含的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
月盈缺2 小时前
学习嵌入式的第二十四天——数据结构——队列和树
数据结构·学习
rainy雨2 小时前
学习方法①
学习
欧阳小猜2 小时前
深度学习②【优化算法(重点!)、数据获取与模型训练全解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小欣加油2 小时前
leetcode 904 水果成篮
c++·算法·leetcode
有Li2 小时前
CXR-LT 2024:一场关于基于胸部X线的长尾、多标签和零样本疾病分类的MICCAI挑战赛|文献速递-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医疗图像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算法·医学生
ReedFoley2 小时前
【笔记】动手学Ollama 第七章 应用案例 Agent应用
笔记
君万3 小时前
【LeetCode每日一题】56. 合并区间
算法·leetcode·go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