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输入的若干行(每行以空格或者多个空格)数字字符串求和并输出。
输入格式:
每行包含两个数字字符串,中间以一个或者多个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输出两个数的和
输入样例:
1 1
2 3
-100 100
-100 -100
10 0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2
5
0
-200
10
代码如下:
java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scann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scanner.nextInt()+scanner.nextInt());
}
scanner.close();
}
}
代码解释:
1、import java.util.Scanner;
这是 Java 中的导入 语句,作用是导入 java.util 包中的Scanner 类,
java.util:Java 标准库中的一个包,包含了很多常用的工具类(如处理集合、日期、输入输出等类)。
Scanner :java.util 包中的一个类,主要用于从输入流中读取数据(比如用户输入的整数、字符串等)。
2、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class Main 是 Java 程序中的一个类定义,是 Java 程序的基本结构单位。
class:Java 中定义类的关键字,表明这是一个类。
Main:类名,表示这是程序的主入口类。
public:访问修饰符,表示这个类是 "公共的",可以被其他任何类访问。
在 Java 中,如果程序包含main 方法(程序入口) ,通常会将这个方法放在Main 类中。
特别的:
- 文件名必须与类名完全一致(包括大小写),例如 Main.java
- 一个 .java 文件中只能有一个 public 类
3、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canner:变量类型(类名),代表 "输入扫描器" 类型。
scanner:变量名(对象引用),指代后面创建的 Scanner 对象。
new Scanner(System.in) :new是一种关键字,作用是在内存中开辟空间,创建某个类的实例对象;Scanner(...)是 Scanner 类的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对象,参数 System.in 表示 "标准输入流",程序从键盘接收输入。
即通过 Scanner 类的构造方法,创建一个 "从键盘读取输入" 的 Scanner 对象。
4、while(scanner.hasNext())
hasNext() 是 Scanner 类的一个核心方法,用于判断输入流中是否还有 "下一个 token(标记)",通常配合循环使用,实现 "有输入就持续处理" 的逻辑。
token(标记):输入流中被空白字符(空格、换行、制表符等)分隔的最小单元。例如 "123 abc\n45" 中,"123"、"abc"、"45" 都是独立的 token。
hasNext():检查输入流中是否存在下一个 token,返回 true或 false。若用户还在输入、或输入流中还有未读取的内容时,返回 true,否则返回false。
这里与常见的 hasNextLine作比较:
方法 | 判断对象 | 适用场景 |
---|---|---|
hasNext() |
是否有下一个 token(标记) | 读取多个独立的输入单元(如整数、单词) |
hasNextLine() |
是否有下一行完整内容 | 按行读取完整文本(如句子、整行数据) |
5、System.out.println(scanner.nextInt()+scann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打印结果。
nextInt():读取字符串并自动转换为整数。
scanner.nextInt():两次调用,先后读取输入流中的两个整数。
6、scanner.close();
释放 Scanner 占用的底层系统资源,避免资源泄漏和程序异常。
以上就是这道题的做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