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是啥?一句话说清
给你一个链表,每k个节点一组进行反转,如果最后剩余的节点不足k个,则保持原状。需要实际交换节点,而不仅仅是改变值。
示例:
- 输入:head = [1,2,3,4,5], k = 2
- 输出:[2,1,4,3,5](因为每2个一组反转,最后剩余5不足2个,保持原状)
二、解题核心
使用虚拟头节点简化操作,然后遍历链表,每次检查是否有k个节点,如果有则反转这k个节点,并正确连接反转后的组与前后部分。 这就像处理一列火车车厢,每k节车厢为一组进行调头,调头后还要重新连接好前后车厢。
三、关键在哪里?(3个核心点)
想理解并解决这道题,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 虚拟头节点(Dummy Node)的使用
- 是什么:在原始链表前添加一个不存储实际数据的节点。
- 为什么重要:反转后头节点可能改变(例如原来头节点是1,反转后可能变成2),使用虚拟头节点可以避免单独处理头节点变化的特殊情况。
2. 分组检查与反转
- 是什么:每次反转前,先检查是否还有k个节点可供反转。如果不足k个,则保持剩余节点原状。
- 为什么重要:这确保了算法只反转完整的k个节点组,并正确处理剩余节点。
3. 连接反转后的组
- 是什么:反转一组节点后,需要将前一组节点的尾部与反转后的新头部连接,并将反转后的新尾部与下一组节点的头部连接。
- 为什么重要:如果连接不正确,链表会断开或形成环,导致错误。
四、看图理解流程(通俗理解版本)
让我们用链表 1 → 2 → 3 → 4 → 5 和 k=2 的例子来可视化过程:
-
初始化:
- 创建虚拟头节点
dummy
,其 next 指向头节点 1。 - 设置
pointer
指针指向dummy
,用于记录当前组的前一个节点。 - 初始状态:dummy → 1 → 2 → 3 → 4 → 5
- 创建虚拟头节点
-
第一组反转(反转1和2):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pointer
开始,有2个节点(1和2)。 - 反转1和2:
- 初始化:prev = null, curr = 1, next = null
- 第一步:next = 2, curr.next = null, prev = 1, curr = 2
- 第二步:next = 3, curr.next = 1, prev = 2, curr = 3
- 反转后:2 → 1
- 连接:
pointer.next
(dummy)指向2(新头),1(新尾)指向3(下一组的头)。 - 更新
pointer
指向1(新尾)。 - 当前链表:dummy → 2 → 1 → 3 → 4 → 5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
第二组反转(反转3和4):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pointer
(1)开始,有2个节点(3和4)。 - 反转3和4:
- 初始化:prev = null, curr = 3, next = null
- 第一步:next = 4, curr.next = null, prev = 3, curr = 4
- 第二步:next = 5, curr.next = 3, prev = 4, curr = 5
- 反转后:4 → 3
- 连接:
pointer.next
(1)指向4(新头),3(新尾)指向5(下一组的头)。 - 更新
pointer
指向3(新尾)。 - 当前链表:dummy → 2 → 1 → 4 → 3 → 5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
第三组检查: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pointer
(3)开始,只有1个节点(5),不足2个,因此保持原状。 - 结束循环。
- 检查是否有2个节点:从
-
返回结果 :返回
dummy.next
,即新头节点2。
五、C++ 代码实现(附详细注释)
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链表节点定义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ListNode() : val(0), next(nullptr) {}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ListNode(int x, ListNode *next) : val(x), next(next)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KGroup(ListNode* head, int k) {
if (head == nullptr || k == 1) return head; // 特殊情况处理
// 创建虚拟头节点,简化操作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dummy->next = head;
ListNode* pointer = dummy; // pointer用于记录当前组的前一个节点
while (pointer != nullptr) {
ListNode* node = pointer;
// 检查是否还有k个节点
for (int i = 0; i < k && node != nullptr; i++) {
node = node->next;
}
if (node == nullptr) break; // 不足k个节点,退出循环
// 反转k个节点
ListNode* prev = nullptr;
ListNode* curr = pointer->next;
ListNode* next = nullptr;
ListNode* tail = curr; // 反转后,curr将成为尾节点
for (int i = 0; i < k; i++) {
next = curr->next;
curr->next = prev;
prev = curr;
curr = next;
}
// 此时prev是反转后的新头,curr是下一组的开始
// 连接反转后的组到链表
pointer->next = prev; // 前一组指向新头
tail->next = curr; // 新尾指向下一组的开始
// 更新pointer到反转后的尾节点
pointer = tail;
}
ListNode* newHead = dummy->next;
delete dummy; // 释放虚拟头节点内存
return newHead;
}
};
// 辅助函数:打印链表
void printList(ListNode* head) {
while (head != nullptr) {
cout << head->val << " ";
head = head->next;
}
cout << endl;
}
// 测试代码
int main() {
// 创建示例链表:1->2->3->4->5
ListNode* head = new ListNode(1, new ListNode(2, new ListNode(3, new ListNode(4, new ListNode(5))));
Solution solution;
ListNode* result = solution.reverseKGroup(head, 2);
printList(result); // 输出:2 1 4 3 5
// 释放内存(实际面试中可能不需要完整释放)
return 0;
}
六、注意事项
- k为1的情况:如果k=1,相当于不需要反转,直接返回原链表。
- 空链表处理:如果链表为空,直接返回nullptr。
- 指针操作顺序:在反转节点时,注意保存next指针,避免链表断开。
- 内存管理 :在C++中使用了
new
,记得删除虚拟头节点,避免内存泄漏(面试中有时可忽略)。
七、总结
理解此题的关键在于:
- 使用虚拟头节点:简化头节点变化的处理。
- 分组检查:确保只反转完整的k个节点组。
- 正确连接:反转后需要将前组尾连接新头,新尾连接后组头。
掌握这三点,你就能高效解决K个一组反转链表问题。这道题是链表操作的经典题目,考察了指针操作和逻辑组织能力。多练习几次,注意细节,就能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