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行业发展】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价值的新型基础设施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然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但数据要充分发挥价值,离不开安全、高效的流通环境,可信数据空间应运而生,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基础设施。

一、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它以保障数据流通及使用的 "可信赖" 为核心目标,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从生成、存储、传输到使用、销毁的过程及结果,均符合参与各方的预期。

从技术层面看,数字合约和使用控制技术构成了可信数据空间的技术内核。数字合约将数据提供方、使用方等参与主体间的数据流通使用承诺,以数字化形式清晰呈现,详细规定使用范围、次数、方式等细则,成为多方达成共识的关键技术载体。

使用控制技术则依托软硬件环境集成的技术手段,对数据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各环节实施实时管控,结合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实现数据使用的 "可控可见",有力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控性。

二、发展历程:从数据孤岛到可信流通

早期,数据流通深陷 "数据孤岛""信任缺失""安全风险" 的困境。企业出于对数据泄露的担忧,往往不愿开放自身数据,导致跨主体协作因缺乏统一规则而难以开展,数据滥用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对数据流通需求的日益迫切,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逐步提上日程。

2024 年,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 年)》,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可信数据空间在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中的重要定位。

2025 年 4 月,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09)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TC609 - 6 - 2025 - 01),为可信数据空间的技术落地提供了统一标准,标志着其进入规范化、体系化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各地纷纷开展试点探索,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聚焦医疗、金融、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启动区域性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核心技术:构建可信流通的技术底座

以下是可信数据空间核心技术的详细介绍:

|---------------|-------------------------------------------------------------------------------------------------------------------------------------------------------------------------------------|-----------------------------|
| 技术 | 技术说明 | 典型应用场景 |
| 数字合约技术 | 将数据使用规则以数字化形式固定下来,支持根据不同业务场景自定义使用策略,如设置使用次数限制、时长约束、可见范围限定等,成为多方在数据流通使用过程中达成共识的关键技术支撑。智能合约作为数字合约的一种典型应用,基于计算机协议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和执行,支持无需第三方的可信交易,确保交易的可追踪性和不可逆转性,让数据交易各方的权益与责任得到精准界定与保障。 | 数据交易协议签订、数据使用权限约定、数据计费结算等 |
| 使用控制技术 | 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实现实时管控。通过与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协同,确保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发挥价值,又能保证数据的 "可控可见",有效防止数据滥用与泄露。其中,数据沙箱是一种构建在应用层的隔离环境,允许数据使用方在安全和受控的区域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同将数据置于一个 "安全盒子" 中,使用方只能在规定的权限与范围内操作数据。 | 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数据操作行为监控、数据使用范围控制等 |
| 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 | 依托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统一身份体系,实现跨域身份互认,保障参与主体身份的可信度,同时根据主体角色和业务需求,精准分配数据访问与操作权限。例如,采用分布式数字身份(DID)技术,联合 CA 机构(证书授权中心)为数据主体(用户 / 连接器 / 数据资源)赋予全球唯一标识,在保障身份可信的同时,实现身份数据的自主控制,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提供可靠的身份基础设施。 | 用户身份验证、跨域主体身份互认、数据操作权限分配等 |
| 隐私保护计算 | 涵盖联邦学习、密态计算、零知识证明等技术。这些技术能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完成数据分析、模型训练等任务,实现数据 "可用不可见",有力保护数据隐私安全。密态计算作为隐私保护计算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综合利用密码学、可信硬件和系统安全技术,使计算过程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计算结果保持密态化,支持构建复杂组合计算,实现计算全链路保障,防止数据泄漏和滥用。 | 医疗数据共享分析、金融数据联合建模、个人信息安全利用等 |
| 区块链技术 | 主要应用于合约存证、日志审计等场景。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数据流通中的合约执行、操作记录等提供可靠存证,增强数据流通的可信度与可追溯性。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区块链平台可将数据签约、使用、结算全流程上链存证,当数据使用方发起查询请求时,智能合约自动校验权限并执行计费,确保数据交易过程清晰透明、不可篡改。 | 合约存证与执行、数据操作日志审计、数据交易记录追溯等 |

3.1.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图

3.2.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 顶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数据安全流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则将可信数据空间纳入核心组成部分,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其重要地位。
  • 标准规范:《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TC609 - 6 - 2025 - 01)详细规定了技术架构、功能模块及交互规则,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技术规范。NDI 系列标准(如 NDI - TR - 2025 - 02/03/05)进一步规范了互联互通要求,促进不同可信数据空间之间的协同协作。国家数据局还对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密态计算等 23 个相关名词作出官方释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术语规范。
  • 地方实践: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开展区域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例如,北京亦庄发布了消费可信数据空间、InterMat 新材料应用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药品可信数据空间等,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全国范围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上海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遵循全国数标委发布的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完成国家数据局组织的互联互通测试,率先和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进行互联互通测试,其在顶层设计上兼容欧盟 GAIA - X 框架,同步兼容 IDSA、W3C 等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为未来跨境数据安全流通奠定基础。

四、对多方主体的深远影响

  1. 个人:可信数据空间为个人数据权益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个人能够清晰明确自身数据的使用范围,有效避免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同时,通过合理的数据授权,个人还有望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实现数据的个人价值。例如,在个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中,为适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个人数据管理标准和合规指引等标准规范将进一步明确,依托标准化的个人数据授权管理机制,支持用户对自身的数据流通和用途进行精细化管理。

  2. 企业: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数据流通壁垒。中小企业得以安全地共享数据,积极参与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大型企业则能够降低数据开放带来的风险,加速数据资产化进程,提升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以供应链企业为例,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实现上下游数据协同,可显著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制造业供应链中,如长虹自主研发的 "虹雁" 可信数据空间产品实现了供应链数据可信采集与实时共享,在其智慧显示工厂,物料出入库信息同步时间从隔日对账压缩至秒级,累计赋能超 135 万台电视生产,带动产值超 90 亿元。

  3. 社会:极大地释放了数据要素的价值。在医疗领域,医院、药企、科研机构借助可信数据空间共享数据,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在城市治理中,跨部门的数据可信流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有效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例如,上海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基于历史积水点数据、气象数据、三维 BIM 模型、视频流数据等城市多模态公共数据,融合计算形成全覆盖视域优化,为防汛指挥提供高可靠性、准确性的风险点决策信息,同时赋能地图导航、外卖等社会化出行平台,提供社会化、公益类公共数据产品。

五、经典案例

不同领域可信数据空间的经典案例介绍:

|--------------|----------------------------------------------------------------------------------------------------------------------------------------------------------------------------------------|-----------------------------------------------------------------------------------------------------------------------|
| 领域 | 案例 | 实施效果 |
| 医疗数据空间 | 某省级医疗可信数据空间成功连接多家医院、疾控中心和药企。借助隐私计算技术,实现病例数据的 "可用不可见",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同时,为传染病溯源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医保行业,浪潮云洲的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 构建起面向医保的新型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重点聚焦 "医保 + 商保" 应用,打造多层次医疗保障清分结算模式,实现 "一站式" 结算服务。 | 数据流通效率较以往提升了 40%;推动医保理赔效率提升 55% 以上,助力商业健康险从传统的 "经验定价" 迈向精准的 "数据定价"。 |
| 供应链数据空间 | 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共享生产、库存数据,并结合数字合约明确数据使用范围。长虹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平台整合 64 家核心企业及 1650 家中小微企业数据,构建 "龙头企业信用 + 数据增信" 模式。 | 使汽车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了 30%,库存成本降低了 15%;长虹平台累计融资超 40 亿元,融资成本降低 2.3 个百分点,某电子元件供应商通过上传生产、质检数据,3 天内便获得 2000 万元无抵押贷款,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 80%。 |
| 消费可信数据空间 | 北京亦庄的消费可信数据空间依托当地政策与产业优势,融合企业在数据技术、场景资源及生态整合等方面的能力。以 "1 + 4 + 3 + N" 的架构展开建设,构建起消费行业全域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设施。通过透明可溯源的数据确权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体系,实现消费行为数据从合规采集、加密存储到安全流通的全流程管理。 | 为个性化服务升级、信用评估模型构建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支撑。 |
| 政务数据空间 | 浪潮云洲的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 在政务领域已支撑构建了 2 个省级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基础体系,广泛赋能电子证照、普惠金融、医保票据、诉求办理、房产交易等多个政务应用场景。 | 实现 30 余万群众个人信息的安全共享,大幅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政务数据跨部门共享效率提升 36%,有力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与高效应用,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
| 制造业数据空间 | 长虹在企业层面,其 "虹雁" 可信数据空间产品实现了轻量化部署模式,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在行业层面,与中国信通院等单位组建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实验室",参与编制 IEEE 3158 - 2024 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国际标准,在电子信息行业建立跨企业数据共享机制。 | 使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 40%,数字化转型成本降低 25%。 |

六、未来趋势与行业机会

趋势

  • 跨域互通加速:随着国家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全国一体化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将逐步形成,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无障碍流通,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的市场价值。不同地区、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将通过统一的标准与技术接口,实现身份互认、资源共享和服务共用,打破数据流通的地域与行业限制。

  • 技术融合深化:人工智能与可信数据空间的融合将成为趋势。智能合约将实现自动执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流通中的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提升数据流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的行为分析技术,实时跟踪数据访问行为,对异常访问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防范权限滥用或越权操作。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用于优化隐私计算模型,提高计算效率与准确性。

  • 标准化推进:针对更多细分领域的标准将陆续出台,规范特定场景下的数据流通规则,为不同行业的数据流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可信数据空间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如在金融、医疗、能源等对数据安全与合规要求极高的行业,将制定更为严格、细致的标准,涵盖数据分类分级、访问权限管理、隐私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确保可信数据空间在这些行业的安全、合规运行。

机会

  • 技术服务商:隐私计算、区块链、数字合约等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企业需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例如,研发更先进的隐私计算算法,提高计算性能与隐私保护强度;优化区块链底层架构,提升数据存证与交易处理效率;开发更智能、灵活的数字合约模板,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

  • 运营服务商:提供可信数据空间搭建、运维及生态运营服务的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专业的运营服务,保障可信数据空间的稳定运行,促进数据流通生态的繁荣发展。包括制定合理的运营规则与管理规范,吸引更多数据提供方、使用方与服务方参与;提供数据资源整合、供需撮合服务,促进数据交易的达成;保障数据空间的安全运维,及时处理技术故障与安全事件等。

  • 行业应用商:聚焦医疗、金融、工业、消费等重点领域,开发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垂直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在数据流通、共享、应用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如在医疗行业,开发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实现医疗数据安全共享与协同诊断;在金融行业,构建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风险评估系统,利用多源数据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等。

可信数据空间正逐步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核心支撑,它不仅有效破解了数据流通的信任难题,还重塑了数据价值分配格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态的日益完善,可信数据空间必将推动数据真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数字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推荐
XINVRY-FPGA2 小时前
XCKU15P-2FFVA1760I AMD 赛灵思 Xilinx Kintex UltraScale+ FPGA
arm开发·嵌入式硬件·阿里云·fpga开发·云计算·硬件工程·fpga
-Xie-2 小时前
Mysql杂志(十四)——Mysql逻辑架构
数据库·mysql·架构
健康有益科技2 小时前
家庭健康智能终端:解锁智能家居时代的健康管理
大数据·软件工程·智能家居·健康医疗
王道长服务器 | 亚马逊云3 小时前
一个迁移案例:从传统 IDC 到 AWS 的真实对比
java·spring boot·git·云计算·github·dubbo·aws
世间小小鱼3 小时前
【爬坑指南】亚马逊文件中心 AWS S3 预签名URL 前端直传
前端·云计算·aws
TG_yunshuguoji3 小时前
亚马逊云代理商:AWS亚马逊云的独特优势与实用价值
服务器·云计算·aws
阿雄不会写代码3 小时前
AWS strands agents 当智能体作为独立服务/容器部署时,它们无法共享进程内状态
云计算·aws
MXsoft6183 小时前
破解多校区高校运维困局,协同效率提升60%的智能运维方案
大数据
七夜zippoe3 小时前
多级缓存架构实战手册:Caffeine+Redis 从设计到落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redis·缓存·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