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一、需求背景
- 二、系统介绍
- 三、搭建步骤
- 四、应用设计
- [4.1、AI 生成应用基础框架](#4.1、AI 生成应用基础框架)
- 4.2、样式优化与功能扩展
- 4.3、业务逻辑与审批流程配置
- 4.4、权限设置与功能测试
- 五、体验总结
一、需求背景
每逢开学季,高校迎新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生信息登记、报到确认、绿色通道申请等诸多环节同步推进,然而,传统的线下迎新模式却常常暴露出诸多痛点,给新生和学校管理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首先,环节分散导致数据手动汇总易出错 。新生在报到过程中需要前往多个部门办理手续,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纸质表格或简易系统中,极易出现信息遗漏、重复录入甚至数据错误。其次,流程依赖人工致使响应缓慢 ,新生排队等待时间长。从身份核验到资料提交,再到各项费用的缴纳,每一个环节都高度依赖人工操作。这种模式下,新生和家长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在排队上。再者,缺乏统一平台造成部门间协作低效,难以快速应对迎新期间的突发问题。迎新工作涉及招生办、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宿管中心等多个部门,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协作平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沟通效率低。

面对这些显而易见的痛点,构建一个覆盖迎新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已然成为高校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更将为高校迎新工作带来三大核心价值:
- 提升迎新效率:实现信息采集、报到审核等环节的数字化,减少人工干预,大幅缩短新生业务办理时间;
- 优化服务体验:整合入学服务、绿色通道等功能,提供"一站式"迎新服务,避免多平台切换;
- 支持精准决策:实时统计报到率、绿色通道申请量等关键数据,为高校动态调整迎新策略提供依据。
二、系统介绍
针对传统迎新模式的挑战,本系统设计了涵盖七大核心功能模块:
- 入学服务模块:包括新生信息采集、报到预约、材料上传等功能,支持入学前信息预处理;
- 迎新管理模块:实现迎新现场数据统计与新生状态(如已报到/未报到)实时更新,方便管理人员统筹调度;
- 绿色通道管理模块:完成助学申请从"提交-审核-反馈"的全流程线上化,确保资助政策精准落地;
- 财务管理模块:清晰展示收费项目及规则,与学校财务制度对接,为新生提供缴费指引;
- 物品预定管理模块:规范军训服装等物品的尺码与样例,方便新生选择,提升预订管理效率;
- 新生宿舍管理模块:集中管理全校宿舍资源信息,为宿舍分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 新生报到大屏模块 :动态呈现迎新现场关键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情况,科学调配资源。
值得强调的是,高校迎新工作素来以"时间紧、任务重"著称,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往往周期长、门槛高,难以满足迎新系统快速上线、灵活调整的需求。正因如此,本解决方案创新性地选用了 smardaten 无代码开发平台 。借助其独特的"AI+无代码"能力,开发团队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即可依据详细的需求文档快速生成功能完善、稳定可用的迎新系统雏形,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为迎新工作保驾护航。
三、搭建步骤
通过 smardaten 搭建迎新管理系统,只需以下四个核心步骤,全程可视化操作,零基础也可轻松上手:
- AI 生成应用基础框架:无需从零搭建,利用平台AI能力直接生成系统雏形,省去重复配置工作;
- 样式优化与功能扩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系统风格,增配数据大屏等个性化功能,贴合高校品牌形象与管理需求;
- 业务逻辑与审批流程配置:通过可视化方式配置表单校验规则与多级审批节点,确保系统符合实际业务规则;
- 权限设置与功能测试 :为不同角色分配操作权限,全面测试系统流程,保障上线可用性。
四、应用设计
4.1、AI 生成应用基础框架
登录 smardaten 工作台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智能生成助手】------ 这个功能是快速搭起系统骨架的关键。点击工作台左侧的助手图标,界面会弹出一个简洁的交互窗口,我们直接把提前梳理好的迎新需求文档拖进去,再在输入框里敲下 "根据此文档生成迎新系统" 的指令,点击发送后,AI 就会立刻开始工作。
生成应用时,建议勾选 "携带测试数据" 这个选项 ------ 它不是随便填的假数据,而是会模拟真实新生信息的格式,等下预览的时候,能更直观看到系统实际跑起来的效果,不用自己再手动造数据。勾选完成后点击 "应用" 按钮,就直接跳转到应用配置界面。


生成结果中,新生信息采集、迎新管理、绿色通道管理等菜单及各菜单下的表单字段,均能精准匹配需求文档,不过尚未包含业务逻辑相关配置,需后续进一步完善。
4.2、样式优化与功能扩展
完成系统基础框架搭建后,为使系统更契合高校迎新的实际应用场景,【应用助手】成为关键适配工具。它聚焦 "一键美化" 与 "功能加装" 两大核心需求,操作逻辑简洁灵活,可高效推动系统与高校场景的深度适配。
先调样式,高校迎新系统大多希望氛围清新,所以在助手输入框里敲 "调整应用设置",会弹出主题、导航、logo 调整选项,直接调整,实时看到效果,不满意还能随时改。
然后是加功能,迎新现场目前还缺少的就是 "新生报到数据大屏"------ 管理人员得实时知道多少人已报到、哪个院系进度慢。于是在助手里输入 "新增新生报到大屏菜单页",自动生成菜单与空白页;继续输入需展示的核心数据,AI 会自动生成含图表、数字卡片的可视化大屏,连颜色都搭配得很协调。
在图表上选择 "数据绑定",选系统里的 "到校登记表",再把 "报到人数""院系" 这些字段对应上,大屏就会实时同步数据,迎新现场挂在大屏幕上,管理人员扫一眼就知道整体进度。
4.3、业务逻辑与审批流程配置
系统能看能用了,还得让它符合迎新的实际业务规则 ------ 尤其是 "绿色通道" 模块,涉及申请、审核,流程不能乱,这部分需要配置业务逻辑和审批节点,不过 smardaten 是可视化操作,不用写代码,跟着业务场景走就行。
(1)表单与校验逻辑配置
先处理绿色通道的表单,进入表单设计界面,点击【表单助手】,输入 "新增应缴金额、终审意见、资助方式组件",点击 "重新布局",助手会自动把这三个组件加到表单里,还会智能调整位置。
最关键的是金额校验 ------ 怕新生填错 "缓缴金额"。这时候要配校验规则:拖拽"组件动作"节点提取"应缴金额"数据,通过"条件分支"判断是否为空------若为空则提示"请填写应缴金额"并清空"缓缴金额";若不为空则判断"缓缴金额是否大于应缴金额",超出则提示并重置。全程无需代码,2分钟内完成。
(2)审批流程配置
绿色通道的审批需要 "新生提交 - 院系审核 - 校级终审" 三级,系统里已经预置了这三类角色,不用再新建,,直接在表单里点 "绑定业务流",进入流程设计界面。
拖拽 "开始节点""审批节点""结束节点" 搭建流程:设置 "开始节点" 绑定新生角色及表单操作权限;添加 "审批节点" 分别绑定院系管理员、校级管理员角色,配置审批权限(查看 / 编辑意见、同意 / 拒绝操作),并设定 "院系拒绝则流程终止,同意则流转至校级终审" 的规则。
流程配置完成后,需绑定流程字段,系统能自动生成数据模型,配置时"一键添加流程必备字段"(如业务实例id、经办人等),字段调整实时同步数据库,无需编写 SQL。
4.4、权限设置与功能测试
最后一步是 "锁好权限 + 测通流程",确保不同角色只能干自己该干的事,流程走得通。
权限配置中,我们给新生只开了 "个人申请查看""申请提交" 的权限 ------ 也就是说,新生登录后只能看到自己的申请记录,看不到别人的,保证数据隐私;给院系管理员和校级管理员开了 "全部申请查看"的权限,方便统筹所有申请。设置好后点 "保存",立刻生效,不用重启系统。
功能测试就按真实场景来:
先用新生账号登录,填了一份绿色通道申请;
提交后切换到院系管理员账号,登录后进行审批,点击 "同意" 的初审意见提交;

再切换到校级管理员账号,登录后进行审批,选了 "部分资助" 的资助方式,填完终审意见提交;
最后切回新生账号,刷新页面就能看到 "审核通过" 的状态,还能看到两级管理员的意见 ------ 整个流程走下来很顺畅,没出现卡顿或权限错乱的问题,这时候系统就基本能用了。
五、体验总结
总的来说,在高校迎新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smardaten 无代码开发平台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强大特性,为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平台不仅极大地简化了迎新系统的开发流程,更在效率、灵活性和支持保障方面提供了全面赋能。该平台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低门槛,易上手:赋能非技术人员快速构建应用。smardaten 无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提供全程可视化的配置界面和直观的操作逻辑,彻底消除了代码编写的门槛。即使是缺乏专业编程背景的行政人员,也能够轻松参与到系统的搭建与维护中来,从而将业务需求与系统实现无缝衔接。
- 高效率,快落地:加速业务系统从构想到实践。smardaten 平台凭借其"AI+无代码"的核心能力,能够将开发周期压缩至前所未有的程度。从最初的需求文档到生成功能完备的可用系统,整个过程仅需短短几分钟。这种极高的开发效率,确保了迎新管理系统能够迅速响应业务需求,实现快速上线与部署。
- 高灵活,可扩展:适应未来业务的动态变化。smardaten 平台提供了高度灵活的定制化选项,支持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样式进行精细调整,并可轻松增配如数据大屏、智能分析模块等个性化功能。这种强大的可扩展性,确保了系统能够快速迭代升级。
- 全支持,有保障:构建完善的生态支持体系。平台不仅提供丰富的开发模板和详细的文档资料,更有系统化的教学视频,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平台的使用技巧,实现快速入门。此外,平台还支持多人协作开发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交付效率与协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