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禁用“一次性抓取100条搜索结果”,SEO迎来变革?

如果有运营网站的 jym,最近打开 Google Search Console,发现展示次数突然下降、平均排名反而上升,不要慌。这并不是你的 SEO 策略出问题了,而是------Google 又动手了。

从 2025 年 9 月 12 日起,Google 正式禁用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参数:&num=100。

这个参数原本允许在一页上显示 100 条搜索结果,而不是默认的 10 条。它的消失,意味着整个 SEO 行业的排名数据采集方式都被彻底改变。

虽然这不会影响你在搜索中的真实可见度或排名,但它让你的数据图表看起来"诡异"许多。

过去,许多 SEO 工具依靠 &num=100 参数,一次性抓取整整 100 条搜索结果。 这样即便你的网页排在第 99 名,只要被工具抓取到,就会在 Search Console 中记录一次"展示"。

但真实世界的用户几乎不会翻到第 10 页,更不会点开第 99 条搜索结果。 于是,这些"展示"其实是机器人造成的假印象。换句话说:

你的展示次数被高估了,而平均排名被拉低了。

这次变动其实暗藏三重意图:

  1. 打击自动抓取行为。 随着 AI 抓取 Google 搜索结果生成内容的现象增多,Google 希望控制数据滥用。
  2. 减轻服务器压力。 SERP API 一次拉取 100 条结果会造成大量请求,这显然影响搜索基础设施的稳定。
  3. 提高数据质量。 删除虚假展示,让 Search Console 更准确反映真实用户行为。

这不是一次针对 SEO 从业者的"打压",而是 Google 想让数据更干净。

这对你的 SEO 数据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你的报表会看起来"怪",但其实更真实了。

指标变化 原因说明
展示次数下降 机器人抓取不再计入,虚假印象减少
平均排名上升 因为低排名的虚假展示被剔除
点击率更稳定 数据更接近真实用户点击行为

例如:假设你的网站在第 8 位有 100 个真实印象,在第 67 位有 500 个机器人印象。过去的平均排名会被稀释到 57.2。现在去掉机器人印象后,你的平均排名就会更贴近真实值(≈8)。

所以,当你看到"展示少了、排名高了",那其实是好事。它代表你的 Search Console 数据终于"去水分"了。

对于像 Ahrefs、Semrush、SERanking 这样的工具提供商来说,这次变动不只是报表难看。没有了 &num=100,他们必须发送 10 次请求才能拿到同样的数据量。

这意味着:

  • 抓取成本暴涨 10 倍;
  • 部分排名跟踪 API 将调整计费;
  • SERP 分析的实时性可能降低。

行业内的开发者正在快速修复系统,但可以预见,接下来几个月会有一波 API 更新和数据波动。

你现在该做什么?

  1. 别慌。 如果你网站的SEO展示在 9 月中旬突然下降,这很可能就是参数禁用导致的。它不代表你的 SEO 表现变差。
  2. 关注真实指标。 看点击次数、自然流量、转化率,而不是单纯的展示数。展示下降但点击率持平甚至上升,说明数据更干净了。
  3. 记录变化时间点。 建议在报告里注明"2025 年 9 月中旬 GSC 数据波动",避免被误判为策略失误。

Google 的这一步,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趋势:

SEO 的未来,不在"数据量",而在"数据真实性"。

过去,行业喜欢追求"多抓取、多曝光、多展示"。而 Google 正在推动的是"真实用户看到的才算数"。这是一次从"机器可见"到"用户可见"的数据转向。

当 AI 抓取与 SERP 模拟愈发普遍时,Google 必须维护搜索生态的完整性。这次禁用 &num=100,就是一次"生态自救"。

相关推荐
私域实战笔记3 分钟前
SCRM平台对比推荐:以企业微信私域运营需求为核心的参考
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微信·scrm·企业微信scrm
格林威6 分钟前
AOI在FPC制造领域的检测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视觉检测·制造
utmhikari22 分钟前
【GitHub探索】代码开发AI辅助工具trae-agent
人工智能·ai·大模型·llm·github·agent·trae
IT_陈寒35 分钟前
Python数据处理速度慢?5行代码让你的Pandas提速300% 🚀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NewCarRen39 分钟前
基于健康指标的自动驾驶全系统运行时安全分析方法
人工智能·安全·自动驾驶·预期功能安全
初心丨哈士奇41 分钟前
前端Vibe Coding探索:Cursor+MCP打造沉浸式开发流(使用MCP与Cursor Rules让Vibe Coding更快速与精准)
前端·人工智能
艾莉丝努力练剑1 小时前
【Git:基本操作】深度解析Git:从初始Git到熟悉基本操作
大数据·linux·c++·人工智能·git·gitee·指令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上海AI Lab发布混合扩散语言模型SDAR:首个突破6600 tgs的开源扩散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openai
wwlsm_zql1 小时前
AI安防革新揭秘:智能体技术引领城市安全新纪元
人工智能·安全
AI_56781 小时前
AI换脸技术安全指南:3条法律红线与合规实践
人工智能·学习·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