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 代数(σ-algebra)是 测度论与概率论的核心基础结构,其本质是为了严格定义 "可测集"(或概率论中的 "事件")而构建的集合类,确保对可数次逻辑运算(并、交、补)封闭,从而让测度(如概率、长度、面积)的计算合法且无矛盾。
一、核心定义:什么是 σ 代数?
设 Ω 是一个非空集合(称为 "全集" 或概率论中的 "样本空间"),Ω 的子集构成的集合类ℱ若满足以下 3 条公理,则称为 Ω 上的 σ 代数:
- 包含全集 :Ω ∈ ℱ
(全集必须是 "可测的"------ 比如在概率论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本身是一个必然事件,必须被包含)。 - 对补运算封闭 :若 A ∈ ℱ,则 A 的补集 Aᶜ = Ω \ A ∈ ℱ
(若一个集合可测,其 "反面" 也必须可测 ------ 比如 "明天降雨" 是事件,"明天不降雨" 也必须是事件)。 - 对可数并运算封闭 :若 A₁, A₂, A₃, ... ∈ ℱ(可列个集合),则它们的并集∪ₙ=₁^∞ Aₙ ∈ ℱ
(若可列个集合各自可测,它们的 "整体" 也必须可测 ------ 比如 "周一降雨""周二降雨"..."周日降雨" 都是事件,"一周内至少一天降雨" 也必须是事件)。
二、为什么需要 σ 代数?:解决 "测度的矛盾"
直观上,我们可能想给 Ω 的 "所有子集" 都赋予测度,但这会导致逻辑矛盾(如罗素悖论的测度版本),σ 代数的核心作用就是 "筛选出合法的可测集",确保测度满足基本性质(如可数可加性)。
举个反例:
若 Ω 是 [0,1] 区间,若试图给 [0,1] 的 "所有子集" 都定义 "长度"(勒贝格测度),会构造出 "不可测集"(如维塔利集)------ 对这类集合,无论赋予什么长度,都会违反 "可数可加性"(即 "部分长度之和等于整体长度")。
而 σ 代数通过封闭性公理,排除了这些 "矛盾子集",只保留能合法定义测度的集合类。
三、σ 代数的关键性质(由公理推导)
从 3 条公理可自然推出以下常用性质,进一步确保运算的合法性:
- 包含空集 :∅ ∈ ℱ
推导:由公理 1(Ω ∈ ℱ)和公理 2(补集封闭),∅ = Ωᶜ ∈ ℱ(空集是全集的补集)。 - 对可数交运算封闭 :若 A₁, A₂, ... ∈ ℱ,则交集∩ₙ=₁^∞ Aₙ ∈ ℱ
推导:利用德摩根定律,∩ₙAₙ = (∪ₙAₙᶜ)ᶜ,结合公理 2(补集封闭)和公理 3(可数并封闭)即可证明。 - 对差集运算封闭 :若 A, B ∈ ℱ,则 A \ B = A ∩ Bᶜ ∈ ℱ
推导:由公理 2(Bᶜ ∈ ℱ)和性质 2(可数交封闭,此处是两个集合的交),直接可得。
四、常见的 σ 代数实例(结合应用场景)
σ 代数的具体形式由 Ω 的性质和实际需求决定,以下是最常用的两类:
1. 概率论中的 "最小 σ 代数"(有限样本空间)
若 Ω 是有限集(如抛硬币的 Ω={正,反}、掷骰子的 Ω={1,2,3,4,5,6}),最常用的 σ 代数是 Ω 的 "幂集"(即 Ω 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类),记为℘(Ω)。
- 例:Ω={正,反} 的幂集 σ 代数为:
ℱ = {∅, {正}, {反}, {正,反}}
其中每个元素都是 "事件":∅(不可能事件)、{正}(正面朝上)、{反}(反面朝上)、{正,反}(必然事件)。
2. 实数集上的 "波莱尔 σ 代数"(Borel σ-algebra)
若 Ω=ℝ(全体实数),用于定义 "长度、面积" 等勒贝格测度,最核心的 σ 代数是 波莱尔 σ 代数,记为ℬ(ℝ)。
- 定义方式:由ℝ中所有 "开区间"(如 (a,b))通过 "可数次并、交、补运算" 生成的 σ 代数。
- 包含的集合:所有开集、闭集、半开半闭集(如 [a,b))、单点集(如 {0})、可数个点的集合等(几乎涵盖所有日常能接触到的实数子集)。
- 应用:在微积分中,"可积函数" 的定义依赖波莱尔 σ 代数 ------ 只有 "ℬ(ℝ) 可测函数" 才能进行勒贝格积分。
五、σ 代数的核心作用:构建测度空间
σ 代数是 "测度空间"(Ω, ℱ, μ)的三大要素之一(Ω:全集,ℱ:σ 代数,μ:测度),其角色是 "测度的定义域":
- 在概率论 中,测度空间就是 "概率空间"(Ω, ℱ, P):
ℱ是 "所有可观测事件的集合",P 是定义在ℱ上的 "概率测度"(满足 P (Ω)=1)。 - 在几何测度 中,测度空间可以是 "长度空间"(ℝ, ℬ(ℝ), L):
ℬ(ℝ) 是波莱尔 σ 代数,L 是 "勒贝格测度"(如 L ((a,b))=b-a,即区间长度)。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 σ 代数核心知识点清单,把定义、公理、性质、实例和应用场景汇总成表格,方便你快速对比和记忆,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