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 Agent的数据资产自动化治理实验

基于 LangChain + RAG + LLM 实现数据资产自动化治理,核心是通过 "检索业务知识 + 调用工具获取元数据 + LLM 推理决策" 的闭环,解决标签归类和重复识别问题。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案,分架构设计、核心模块、流程步骤三部分展开:

一、整体架构设计

  • 数据层:存储待治理的元数据(表名、字段名、注释)、业务知识(标签体系、白皮书、口径规范)、依赖关系数据;
  • 工具层:封装元数据查询 API、依赖关系查询工具,供 Agent 调用;
  • RAG 层:构建业务知识向量库,支持快速检索标签规则、白皮书定义、口径标准;
  • Agent 层:基于 LangChain 的工具调用型 Agent,协调 "检索知识→调用工具→推理决策" 的流程;
  • 输出层:生成结构化治理结果(标签归类表、疑似重复资产清单)。

二、核心模块实现(基于 LangChain)

1. 数据层与 RAG 知识准备

目标:将业务知识(标签体系、白皮书)转化为可检索的向量,为 Agent 提供 "治理依据"。

  • 数据收集

    • 业务标签体系:如 "用户域""订单域""指标类""维度类" 等标签的定义、层级关系(例:"用户活跃度" 属于 "用户域→核心指标");
    • 业务白皮书:包含指标口径规范(例:"日活" 定义为 "自然日登录用户数,去重")、数据资产建设标准(例:"重复资产判定:表字段重合度≥80% 且业务含义一致");
    • 历史治理案例:过往人工标记的重复资产、标签归类案例(用于 LLM 学习判断逻辑)。
  • RAG 构建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PDFLoader
    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Chroma
    
    # 1. 加载业务知识文档(标签体系、白皮书、案例)
    loaders = [
        PDFLoader("业务标签体系白皮书.pdf"),
        TextLoader("指标口径规范.txt"),
        TextLoader("历史重复资产判定案例.txt")
    ]
    documents = []
    for loader in loader:
        documents.extend(loader.load())
    
    # 2. 拆分文档(按语义拆分,chunk_size=500适合短文本规则)
    text_splitter =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chunk_size=500, chunk_overlap=50)
    splits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
    
    # 3. 构建向量库(用业务知识初始化RAG)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 或用开源模型如BGE
    vectorstore = Chroma.from_documents(documents=splits, embedding=embeddings, persist_directory="./rag_data_governance")
    retriever = vectorstore.as_retriever(search_kwargs={"k": 3})  # 检索Top3相关知识
2. 工具层:封装元数据与依赖关系查询工具

目标:让 Agent 能主动调用工具获取实时元数据(表名、字段等)和依赖关系,避免依赖静态数据。

  • 工具 1:元数据查询工具(调用用户提供的 API)功能:输入表名,返回表的字段名、字段注释、数据类型等元数据。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langchain.tools import tool
    
    @tool
    def get_table_metadata(table_name: str) -> dict:
        """获取指定数据表的元数据(字段名、字段注释、数据类型)。
        当需要分析某个表的业务含义或判断重复时,必须调用此工具。
        参数:table_name-数据表名称(如'dw_user_active')
        """
        # 调用用户提供的元数据API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f"http://metadata-api.com/table?name={table_name}")
        return response.json()  # 示例返回:{"fields": [{"name": "user_id", "comment": "用户唯一标识"}, ...]}
  • 工具 2:依赖关系查询工具功能:输入表名,返回其上游依赖表(被它依赖的表)和下游表(依赖它的表),用于辅助判断重复(重复表通常依赖相同上游)。

    python 复制代码
    @tool
    def get_table_dependencies(table_name: str) -> dict:
        """获取指定数据表的上下游依赖关系。
        当判断两个表是否重复时,需调用此工具获取依赖关系辅助分析(重复表通常依赖相同上游)。
        参数:table_name-数据表名称
        """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f"http://dependency-api.com/table?name={table_name}")
        return response.json()  # 示例返回:{"upstream": ["ods_user_login"], "downstream": ["ads_user_analysis"]}
  • 工具集整合

    python 复制代码
    tools = [get_table_metadata, get_table_dependencies]
3. Agent 层:构建数据治理 Agent

目标:基于 LangChain 的 Agent 框架,让 LLM 能根据治理目标,自主决定 "何时检索业务知识、何时调用工具、何时推理决策"。

  • 核心逻辑

    • 对于 "标签归类":先调用元数据工具获取表的字段 / 注释→检索 RAG 中的标签规则→LLM 判断标签;
    • 对于 "重复识别":获取两个表的元数据 + 依赖关系→检索 RAG 中的重复判定标准→LLM 计算相似度并标记疑似重复。
  • Agent 初始化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langchain.chat_models import ChatOpenAI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initialize_agent, AgentType
    from langchain.memory import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
    
    # 1. 初始化LLM(需强推理能力,推荐GPT-4或Qwen-14B)
    llm = ChatOpenAI(model_name="gpt-4", temperature=0)  # temperature=0确保决策稳定
    
    # 2. 初始化记忆(保存上下文,用于多轮处理同批次资产)
    memory =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memory_key="chat_history", return_messages=True)
    
    # 3. 初始化Agent(结构化工具调用,适合多工具协同)
    agent = initialize_agent(
        tools=tools,
        llm=llm,
        agent=AgentType.STRUCTURED_CHAT_ZERO_SHOT_REACT_DESCRIPTION,
        memory=memory,
        verbose=True,  # 调试模式,输出思考过程
        handle_parsing_errors=True  # 处理工具调用格式错误
    )
4. 治理逻辑封装:定义 Prompt 模板

目标:通过 Prompt 约束 Agent 的治理流程,确保输出符合目标(标签归类、重复识别)。

  • 标签归类 Prompt

    python 复制代码
    tag_prompt = """
    任务:为数据表{table_name}分配业务标签(基于业务标签体系)。
    步骤:
    1. 调用get_table_metadata获取该表的字段名和字段注释,理解表的业务含义;
    2. 检索业务标签体系(通过RAG),确定可用标签(如"用户域""订单域""指标表""维度表"等);
    3. 对比表的业务含义与标签定义,输出最匹配的1-2个标签及理由(若不确定,标记"待人工确认")。
    输出格式:{"table_name": "{table_name}", "tags": ["标签1", "标签2"], "reason": "..."}
    """
  • 重复识别 Prompt

    python 复制代码
    duplicate_prompt = """
    任务:判断数据表{table1}和{table2}是否为疑似重复资产。
    步骤:
    1. 调用get_table_metadata获取两表的字段名、注释,计算字段重合度(字段名+注释语义相似);
    2. 调用get_table_dependencies获取两表的上下游依赖,判断是否依赖相同上游;
    3. 检索RAG中的重复判定标准(如"字段重合度≥80%+依赖相同上游→疑似重复");
    4. 综合分析,输出是否疑似重复及理由(重合度、依赖关系、业务含义对比)。
    输出格式:{"table1": "{table1}", "table2": "{table2}", "is_duplicate": True/False, "reason": "..."}
    """

三、完整治理流程步骤

1. 批量获取待治理资产清单

通过元数据 API 获取全量数据表名称(如调用http://metadata-api.com/tables),得到待处理清单(例:["dw_user_active", "dw_user_login_count", "ods_order_info", ...])。

2. 执行业务标签归类(批量处理)
python 复制代码
# 假设待治理表清单为tables_list
tag_results = []
for table in tables_list:
    # 生成针对该表的标签归类任务
    task = tag_prompt.format(table_name=table)
    # 调用Agent执行任务(结合RAG检索和工具调用)
    result = agent.run(task)
    tag_results.append(eval(result))  # 解析为字典,存入结果列表

# 输出标签归类表(可导出为Excel/数据库)
import pandas as pd
pd.DataFrame(tag_results).to_csv("数据资产标签归类结果.csv", index=False)
3. 执行疑似重复资产识别(两两对比或聚类)
python 复制代码
duplicate_results = []
# 取前100张表进行两两对比(实际可按业务域分组对比,减少计算量)
for i in range(len(tables_list[:100])):
    for j in range(i+1, len(tables_list[:100])):
        table1 = tables_list[i]
        table2 = tables_list[j]
        # 生成重复识别任务
        task = duplicate_prompt.format(table1=table1, table2=table2)
        # 调用Agent执行任务
        result = agent.run(task)
        duplicate_results.append(eval(result))

# 筛选出疑似重复资产
duplicate_df = pd.DataFrame(duplicate_results)
suspicious_duplicates = duplicate_df[duplicate_df["is_duplicate"] == True]
suspicious_duplicates.to_csv("疑似重复数据资产清单.csv", index=False)
4. 人工校验与闭环优化
  • 对 Agent 输出的标签和重复清单,由数据治理团队抽样校验,将错误案例(如标签错误、漏检重复)补充到 RAG 的 "历史案例" 文档中;
  • 重新训练 RAG 向量库,提升后续治理精度(迭代优化)。

四、关键优化点

  1. 效率提升

    • 对大批量表,采用 "先聚类再对比"(如用表名 + 字段名的嵌入向量聚类,同类表内对比),减少两两对比次数;
    • 缓存高频调用的元数据(如用 Redis 缓存,避免重复调用 API)。
  2. 精度提升

    • 在 RAG 中加入 "反例"(如 "看似相似但不重复的表:订单表 vs 支付表,因业务含义不同");不断提高精准度
    • 对模糊案例(如标签不确定),加入 "人工校验" 节点,避免误判。
  3. 扩展性

    • 后续可新增 "指标口径标准化" 工具(调用 API 修改字段注释),让 Agent 具备 "自动修正" 能力;
    • 集成数据质量工具(如检测空值率),扩展治理维度。

通过这套方案,可实现数据资产治理的 "半自动化":Agent 负责 80% 的标准化工作(标签归类、初步重复识别),人工聚焦 20% 的复杂案例,大幅提升治理效率。

推荐阅读

吃透大数据算法-算法地图(备用)

吃透大数据算法-量体裁衣-HNSW场景化参数调优

字节多Agent架构Aime------ 让多个 AI 像 "灵活团队" 一样干活的新系统

吃透大数据算法-百万商品库的 "闪电匹配":HNSW 算法的电商实战故事

相关推荐
小马过河R5 小时前
AIGC视频生成之Deepseek、百度妙笔组合实战小案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百度·aigc
june-Dai Yi5 小时前
免费的大语言模型API接口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chatgpt·api接口
王哈哈^_^5 小时前
【数据集】【YOLO】【目标检测】农作物病害数据集 11498 张,病害检测,YOLOv8农作物病虫害识别系统实战训推教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1024程序员节
数据库安全5 小时前
牛品推荐|分类分级效能飞跃:美创智能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平台
大数据·人工智能·分类
却道天凉_好个秋6 小时前
卷积神经网络CNN(六):卷积、归一化与ReLU总结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cnn
澄澈青空~6 小时前
blender拓扑建模教程
人工智能·blender
湘-枫叶情缘6 小时前
宫殿记忆术AI训练系统:可扩展的终身记忆框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Dev7z6 小时前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像分类与诊断系统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ransformer
深蓝岛7 小时前
目标检测核心技术突破:六大前沿方向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