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招我带的学员里,Akuna Quant 这条线算是最有戏剧性的:一个美硕背景、项目经历偏数据、多数投的 Quant/Trading/Strategy,但对 high-frequency 风格的题型不算熟。整个流程从 OA 到三轮 VO,都卡过点,也靠 Programhelp 的实时语音辅助把关键逻辑兜住,最后成功逆袭上岸。
下面按时间线把全过程展开,信息量大、题型覆盖全、真实现场感强,你可以直接按这个节奏准备。

网申阶段:时间点和岗位选择
Akuna 每年在 8--10 月是投递高峰,学员当时投的是:
-
Quant Trader
-
Junior Quant Researcher
-
Quant Dev(备胎)
建议大家:
如果背景偏 CS/Python,多投 QR/QD;如果数学/统计 + coding 还行,Trader 也能冲。
学员背景:
-
美国 MS in Statistics
-
两段数据科学实习
-
LeetCode 中等量级
-
交易/衍生品理解有限
这种背景在 Akuna 不算硬。
OA(Coding Assessment)
Akuna 的 OA 今年依旧是快节奏 + 数学小逻辑。
题型特点:
-
两道 coding
-
一道概率/期望/组合类推理题
-
全部限时,界面类似 Hackerrank
-
不难,但要求思路干净、实现简洁
学员当时卡住的是第二题数学逻辑(组合类期望)。
我们这边在远程无痕助攻下,把关键公式推导方向做了"语音提醒":
-
"看约束,枚举范围不用到 n²。"
-
"先把等价情况压成状态,不要暴力跑。"
最后两道题都 AC,概率题给出的是正确 closed-form。
OA 过了之后基本就能等 HR 排 VO 了。
VO 第一轮(Quant Trader Round):逻辑 + 心算 + 轻 coding
这一轮是很多同学最慌的,因为节奏快,面试官问问题不带缓冲。
这轮主要覆盖:
-
Mental Math(心算)
-
典型题:比价、收益率、极限估值
-
有一道类似:给你变化率 + 价格波动,要求在 5 秒内说结果
学员第一题就被问懵,停顿了两秒,我这边立刻用语音提醒他:
-
"拆项!近似法先报个区间。"
他马上稳住节奏。
-
-
Market Making 小场景题
例子:
-
"如果 spread 窄到某个水平,你怎么调 inventory?"
-
"波动率升高,你是提高报价、拉开 spread 还是降低尺寸?"
学员原本回答偏 textbook,我在侧面引导他加入交易动机:
- "先从风险出发,说 delta exposure,再说 inventory,再说 spread 逻辑。"
-
-
Light Coding(Python)
小数组操作 / 滑动窗口。
重点是写得快 + 输得对,不讲究大工程。
这一轮整体下来,面试官评价不错:
"Good structure of thinking."
当天就发了第二轮邀请。
VO 第二轮(Quant Research Round):概率 + Brainteaser + 模型推导
这一轮难度明显上来,主要看你的数学直觉。
内容包括:
-
条件概率 & Bayes
类似:
"如果一个事件的检测器有误报率/漏报率,给你观察结果,求真实概率。"
学员最初方向走偏,我及时语音提示:
-
"从 prior 开始,不要直接操作条件。"
-
"先写 P(A|B) = ... 那个框架。"
他立马把公式拉对,把心态稳住。
-
-
Stochastic 直觉题
比如:
"如果一个随机游走在某个状态停留概率更高,你怎么判断它是否有偏?怎么估计 drift?"
这类题不看公式,看你怎么"讲出逻辑"。
-
Brainteaser
当天问的是变体类的装 balls 游戏。
他一开始绕复杂,我提示:
-
"看 invariants!"
-
"保持不变量的方法想。"
-
-
Mini Modeling 问题
例如:
"如果某交易的 payoff 是分段的,怎么近似成线性模型?"
--- 看你的建模直觉。
一轮下来学员很紧张,但面试官一直点头。
当晚就发第三轮。
VO 第三轮(Culture + Trading Sense)
很多人觉得这轮"简单",但其实容易被刷。
Akuna 的 culture 面更偏"trading logic + 你的稳定性"。
常问:
-
"你在压力大的时候如何保持 decision making?"
-
"你做决策更依赖统计还是 pattern?能举例吗?"
-
"你为什么想做高频?你怎么理解 risk-adjusted return?"
我在旁边给的辅助逻辑是:
-
"用一个具体 project/实习经历去 anchor。"
-
"把你对风险的思考放前面。"
-
"风格放松一点,不要像机器。"
学员整体表现落落大方,聊到后面甚至和面试官一起讨论做"简易仓位管理函数"的想法,当场气氛很稳。
第二天收到 HR:
Congratulations.
Offer 到手:逆袭的关键是什么?
复盘下来,这次成功主要靠三个点:
-
代码速度够快
Akuna 很看重你是否能"快速写对"。
学员 Python 基础扎实,这点是加分项。
-
数学直觉在助攻下被放大
尤其是第二轮,几次方向跑偏,我帮他拉回正确框架,让面试官看到的是"思路清晰的人"。
-
Trading sense 有真实例子支撑
第三轮最害人的就是"泛泛而谈",我们提前把学员的两段数据项目改写成 "trading decision context",效果极好。
Programhelp 的 VO 助攻是怎么进行的?
这里简单讲讲我们是如何陪学员走过三轮 VO 的:
-
远程语音助攻,不共享屏幕、不出轨迹,不留痕迹
-
重点在于"方向纠偏"
-
当学员思考卡住、公式推导走偏、逻辑想复杂、coding 犯低级错误时,我们做的是:
-
结构提示
-
推导入口提醒
-
简化公式思路
-
加速描述逻辑的方法
-
-
语音内容是点到即止,不代答、不输出长句,保证自然性
-
全程稳定、无断连、无怪声,面试官完全察觉不到
我们今年已经陪过十几位同学过 Akuna/Optiver/Jump/Jane 的 VO,节奏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