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五大排序算法

目录

一,直接插入算法

二,希尔排序算法

三,选择排序

四,堆排序

五,冒泡排序算法


简介:

排序算法目前是我们最常用的算法之一,据研究表明,目前排序占用计算机CPU的时间已高达百分之30到百分之50。可见,高效率的排序算法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算法之一,本篇博客就先跟大家介绍五种常用的排序算法:直接插入算法,希尔算法,选择算法,堆排序算法,冒泡算法。

一,直接插入算法

直接插入算法的原理与我们打扑克牌时,进行不摸牌排序的效应一样。平常我们在打扑克牌时会不断的摸牌,每当我们摸到一个牌时就会往里面插入,使得我们手中的排有序。直接插入算法与之同理,其基本思想是把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码值的大小逐个插入到一个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种,直到所有的记录插入完为止,得到一个新的有序序列,即摸牌效应,如下图,是插入排序的示意图:


明白以上原理后,接下来要思考的是此算法的效率如何,不难发现,当为最好情况时(即有序排列),将一次性直接遍历整个数组,时间复杂度为O(N);当为最坏情况是(即要跟排列的顺序相反),需要一直往首元素插入,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具体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直接插入算法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0,end]有序,把end+1位置的插入到前序序列,控制[0,end+1]有序
        int end = i;
        int next = a[i + 1];
 // 升序排列
        while (end >= 0) {
            if (a[end] > next) {
                a[end + 1] = a[end];
            }
            else {
                break;
            }
            end--;
        }
        a[end + 1] = next;
    }
}
int main() {
	int a[] = { 5,9,7,3,0,1,4,2,6,8 };
	InsertSort(a, sizeof(a)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int); i++) {
		fprintf(stdout, "%d ", a[i]);
	}
	puts("");
	return 0;
}

运行图:


二,希尔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是以插入排序为基础的排序。首先,该算法要设置一个分组,然后再用直接插入算法的思想进行预排序,预排序是将数据分组排序,每组数据之间有着一定的间距。如下图:

上图中,第一组数据:9,5,8,5。第二组数据:1,7,6。第三组数据:2,4,3。三组数据先分别用直接插入算法进行预排序,排序后第一组数据为5,5,8,9。第二组数据为1,6,7。第三组数据为2,3,4。经过这些预排序后,整体的数据为5 1 2 5 6 3 8 7 4 9(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组中的数据,可直观的看出)。

其中,将数据进行预排序的目的是大的数据更快的到后面去,小的数据更快的到前面去,其中,间距越大跳得越快,越不接近有序;间距越小跳得越慢,越接近有序,当间距为1时,直接为有序,因为,当间距为1时就是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算法运用得原理就是给定一个间距值进行预排序,当间距值大于1时进行的排序为预排序,当间距值等于1时的排序就是直接插入排序,即排序已完成。本算法的效率很高,但时间复杂度很难计算出,暂时先不研究这个,代码实现具体如下:

cs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希尔排序算法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int grab = n;//开始时,设置间距grab = n;
	//当grab == 1时为直接插入算法,当grab > 1时为预排序
	while (grab != 1) {
		//grab /= 2;//不断的缩减grab的大小,直到grab == 1排序完成
		//由于grab一次性的缩减比较小,导致算法效率较低,以下的grab为改进算法,提高算法效率
		grab = grab / 3 + 1;//不断缩减间距grab的大小,直到grab == 1排序完成
		//以下是根据间距grab的大小来进行的插入排序
		for (int j = 0; j < grab; j++) {
			for (int i = j; i < n - grab; i += grab) {
				int end = i;
				int x = a[i + grab];
				while (end >= 0) {
					if (a[end] > x) {
						a[end + grab] = a[end];
					}
					else {
						break;
					}
					end -= grab;
				}
				a[end + grab] = x;
			}
		}
	}
}
int main() {
	int a[] = { 5,9,7,3,0,1,4,2,6,8 };
	ShellSort(a, sizeof(a)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int); i++) {
		fprintf(stdout, "%d ", a[i]);
	}
	puts("");
	return 0;
}

运行图:


三,选择排序

1,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系列的起始位置,即进行一趟选择,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其中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如下图:


以上就是选择排序的基本套路,但我们仔细思考下来,其实这种方法还有优化空间,当数据进行一趟选择时,我们可直接选出最大数和最小数,将其放在开头或末尾。然后再次进行遍历,直到头尾遍历相遇为止。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选择算法
void Swap(int* x1, int* x2) {
	int t = *x1;
	*x1 = *x2;
	*x2 = t;
}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int begin = 0,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ax = begin, min = begin;
		//进行一趟遍历,确定最小值和最大值的下标,当前面遍历等于end时排序就已排好
		for (size_t i = begin + 1; i < end; i++) {
			if (a[max] < a[i]) {
				max = i;
			}
			if (a[min] > a[i]) {
				min = i;
			}
		}
		Swap(a + max, a + end);
		//当min在最后时,max与原先的end交换了位置,所以这时的end的下标已经变了
		if (min == end) {
			min = max;
		}
		Swap(a + min, a + begin);
		//前面排好,往后前进
		begin++;
		//后面排好,往前前进
		end--;
	}
}
int main() {
	int a[] = { 5,9,7,3,0,1,4,2,6,8 };
	SelectSort(a, sizeof(a)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int); i++) {
		fprintf(stdout, "%d ", a[i]);
	}
	puts("");
	return 0;
}

运行图:


四,堆排序

堆排序跟二叉堆排序一模一样,即先建立堆结构,然后进行堆的调整,使整体有序。要注意的是,升序排列首选大堆,降序排列首选小堆建立。(这一原理运用的是二叉树的知识,如若感觉有困难,就必须先把二叉树的堆结构再学习下。不建议直接上来搞这一块知识)。其中结构上是选择堆结构上的选择排序,结构图如下:

由于原理与之前的二插堆一样,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结构上的说明,下面是代码的实现和讲解:

cs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int* x1, int* x2) {
	int t = *x1;
	*x1 = *x2;
	*x2 = t;
}
//归并算法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n, int parent) {
	int child = 2 * parent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 + 1 < n && a[child] < a[child + 1]) {
			child++;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 + child, a + 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以升序为例,升序用建大堆思想
void HeapSort(int* a, int n) {
	//从最后一层走起,因为要保证导入的parent往下都是有序的,即大堆建立
	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a, n, i);
	}
	//大堆建立后根为最大数,然后进行排序
	int end = n - 1;
	while (end > 0) {
		Swap(a, a + end);//因为根为最大数,要升序就要把最大数放入最后
		Adjustdown(a, end, 0);
		end--;
	}
}
int main() {
	//归并算法
	int a[] = { 5,9,7,3,0,1,4,2,6,8 };
	HeapSort(a, sizeof(a)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int); i++) {
		fprintf(stdout, "%d ", a[i]);
	}
	puts("");
	return 0;
}

运行图:


五,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是一种交换排序,所谓交换,就是根据序列中两个记录键值的比较结果来对换这两个记录在序列中的位置,此种交换的特点是将键值较大的记录向序列的尾部移动,键值较小的记录向序列的前部移动,其中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冒泡排序的原理图:

此种排序非常简单,具体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int* x1, int* x2) {
	int t = *x1;
	*x1 = *x2;
	*x2 = t;
}
//冒泡排序算法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for (size_t j = 0; j < n; j++)
	{
		//用x进行控制,可提升算法的效率
		int x = 0;
		for (size_t i = 1; i < n - j; i++)
		{
			//进行排序,当没有进入此步时,说明是有序的
			if (a[i - 1] > a[i])
			{
				Swap(&a[i - 1], &a[i]);
				x = 1;
			}
		}
		//当x == 0时,说明序列是有序的,可直接跳出,提升算法的效率
		if (x == 0)
		{
			break;
		}
	}
}
int main() {
	//冒泡算法
	int a[] = { 5,9,7,3,0,1,4,2,6,8 };
	BubbleSort(a, sizeof(a)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int); i++) {
		fprintf(stdout, "%d ", a[i]);
	}
	puts("");
	return 0;
}

运行图:


总:在五种排序算法中,效率最高的是希尔排序,效率最低的是冒泡排序,堆排序与希尔不相上下,但堆排序实现起来比较麻烦,因此个人建议首选希尔,直接插入算法比选择排序算法和冒泡略高一筹,但在进行大量数据排序时,效率都不高,因此,在五大基本排序中,希尔排序为最佳选择。

相关推荐
轮到我狗叫了31 分钟前
栈的应用,力扣394.字符串解码力扣946.验证栈序列力扣429.N叉树的层序遍历力扣103.二叉树的锯齿形层序遍历
java·算法·leetcode
pursuit_csdn33 分钟前
力扣 238. 除自身以外数组的乘积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skaiuijing2 小时前
Sparrow系列拓展篇:消息队列和互斥锁等IPC机制的设计
c语言·开发语言·算法·操作系统·arm
yngsqq3 小时前
c#注册机制作(根据机器码生成注册码和注册文件)
c#
雯0609~4 小时前
c#:winform调用bartender实现打印(学习整理笔记)
开发语言·c#
C++忠实粉丝4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socket编程(5)_TCP网络编程实现echo_server
网络·c++·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算法
kim56594 小时前
excel版数独游戏(已完成)
算法·游戏·excel·数独
cv君5 小时前
【AI最前线】DP双像素sensor相关的AI算法全集:深度估计、图像去模糊去雨去雾恢复、图像重建、自动对焦
算法
Ocean☾5 小时前
C语言-详细讲解-P1217 [USACO1.5] 回文质数 Prime Palindromes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沐泽Mu5 小时前
嵌入式学习-C嘎嘎-Day08
开发语言·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