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模型(三)决策树

决策树是什么?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

长方形代表判断模块 (decision block),椭圆形成代表终止模块(terminating block),表示已经得出结论,可以终止运行。从判断模块引出的左右箭头称作为分支(branch),它可以达到另一个判断模块或者终止模块。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分类决策树模型是一种描述对实例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由结点(node) 和有向边 (directed edge) 组成。结点有两种类型:内部结点 (internal node) 和叶结点(leaf node)。内部结点表示一个特征或属性,叶结点表示一个类。

决策树构建

特征选择在于选取对训练数据具有分类能力的特征。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树学习的效率,如果利用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与随机分类的结果没有很大差别,则称这个特征是没有分类能力的。经验上扔掉这样的特征对决策树学习的精度影响不大。通常特征选择的标准是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或信息增益比,为了简单,本文使用信息增益作为选择特征的标准。那么,什么是信息增益?在讲解信息增益之前,让我们看一组实例,贷款申请样本数据表。

在划分数据集之后信息发生的变化称为信息增益,知道如何计算信息增益,我们就可以计算每个特征值划分数据集获得的信息增益,获得信息增益最高的特征就是最好的选择。

比较特征的信息增益,由于特征 A3(有自己的房子) 的信息增益值最大,所以选择 A3 作为最优特征。

它将训练集 D 划分为两个子集 D1(A3 取值为 "是") 和 D2(A3 取值为 "否")。由于 D1 只有同一类的样本点,所以它成为一个叶结点,结点的类标记为 "是"。对 D2 则需要从特征 A1(年龄),A2(有工作) 和 A4(信贷情况) 中选择新的特征,计算各个特征的信息增益:

根据计算,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A2(有工作) 作为结点的特征。由于 A2 有两个可能取值,从这一结点引出两个子结点:一个对应 "是"(有工作) 的子结点,包含 3 个样本,它们属于同一类,所以这是一个叶结点,类标记为 "是";另一个是对应 "否"(无工作) 的子结点,包含 6 个样本,它们也属于同一类,所以这也是一个叶结点,类标记为 "否"。这样就生成了一个决策树,该决策树只用了两个特征 (有两个内部结点),生成的决策树如下图所示。

这种以信息增益为判断标准来构建决策树的方法为ID3

ID3在面对一个稀疏、有大量结点的特征时会出现问题

C4.5:使用信息增益率,解决ID3问题,考虑自身熵

CART:使用GINI系数来当做衡量标准

预剪枝方法

决策树过拟合风险很大,理论上可以完全分开数据,如果树足够庞大,每个叶子结点就是一个数据

  • 预剪枝

限制深度,叶子结点个数,叶子结点样本数,信息增益量等

  • 后剪枝

建立完决策树后进行剪枝操作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samples:当前结点所有样本数

value:不同类别样本的数量

通过一定的衡量标准,叶子结点越多,损失越大

C α ( T ) = C ( T ) + α ⋅ ∣ T l e a f ∣ C_\alpha(T)=C(T)+\alpha\cdot\mid{T_{leaf}}\mid Cα(T)=C(T)+α⋅∣Tleaf∣

相关推荐
程序员东岸8 分钟前
从零开始学二叉树(上):树的初识 —— 从文件系统到树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经验分享·笔记·学习·算法
甄心爱学习1 小时前
数据挖掘11-分类的高级方法
人工智能·算法·分类·数据挖掘
爪哇部落算法小助手2 小时前
每日两题day44
算法
不穿格子的程序员2 小时前
从零开始写算法——二分-搜索二维矩阵
线性代数·算法·leetcode·矩阵·二分查找
Kuo-Teng3 小时前
LeetCode 19: Remove Nth Node From End of List
java·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链表·职场和发展·list
Kuo-Teng3 小时前
LeetCode 21: Merge Two Sorted Lists
java·算法·leetcode·链表·职场和发展
2301_800399723 小时前
stm32 printf重定向到USART
java·stm32·算法
顾安r5 小时前
11.15 脚本算法 加密网页
服务器·算法·flask·html·同态加密
前端小L5 小时前
图论专题(四):DFS的“回溯”之舞——探寻「所有可能路径」
算法·深度优先·图论
司铭鸿5 小时前
数学图论的艺术:解码最小公倍数图中的连通奥秘
运维·开发语言·算法·游戏·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