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er 使用不当导致生产的事故

问题回顾:

某系统是做理财这块业务的,每天会收到一个基金公司的收益文件, 然后需要把这个文件解析并且保存每个用户的收益数据到数据库。 在解析文件的时候,需要对数据的条数做校验,于是用到了 Integer 这个对象并且使用==来判断。 测试环境都没问题,但是到了生产环境上出现用户收益没有到账的问题,造成了大规模的投诉。 最后定位才发现是收益文件验证失败导致没有被解析入库。 所以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 Integer 的对象不能用==号来判断?为什么测试环境没有把这问题测试出来"。


问题分析与解决:

Integer 是一个封装类型。它是对应一个 int 类型的包装。

在 Java 里面之所以要提供 Integer 这种基本类型的封装类,是因为 Java 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 而基本类型不具备对象的特征,所以在基本类型上做了一层对象的包装并且提供了相关的属性和访问方法来完善基本类型的操作。

在Integer 这个封装类里面,除了基本的 int 类型的操作之外,还引入了享元模式的设计, 对-128 到 127 之间的数据做了一层缓存(如图),也就是说,如果 Integer 类型的目标 值在-128 到 127 之间, 就直接从缓存里面获取 Integer 这个对象实例并返回,否则创建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nt low = -128;
        int h = 127;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这么设计的好处是减少频繁创建 Integer 对象带来的内存消耗从而提升性能。 因此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果定义两个 Integer 对象,并且这两个 Integer 的取值范围 正好在-128 到 127 之间。 如果直接用==号来判断,返回的结果必然是 true,因为这两个 Integer 指向的内存地址是同一个。 否则,返回的结果是 false。

之所以在测试环境上没有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是因为测试环境上验证的数据量有限, 使得取值的范围正好在 Integer 的缓存区间,从而通过了测试。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里面,数据量远远超过 IntegerCache 的取值范围,所以就导致了校验失败的问题。

相关推荐
你想考研啊27 分钟前
linux安装jdk和tomcat和并自启动
java·linux·tomcat
星释30 分钟前
Rust 练习册 :Leap与日期计算
开发语言·后端·rust
悟能不能悟2 小时前
java的java.sql.Date和java.util.Date的区别,应该怎么使用
java·开发语言
高山上有一只小老虎3 小时前
java 正则表达式大全
java·正则表达式
_院长大人_4 小时前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码事漫谈5 小时前
C++死锁深度解析:从成因到预防与避免
后端
凌波粒5 小时前
MyBatis完整教程IDEA版(2)--ResultMap/注解/一对多/多对一/lombok/log4j
java·intellij-idea·mybatis
码事漫谈5 小时前
智能体颠覆教育行业:现状、应用与未来展望调研报告
后端
蓝-萧5 小时前
【玩转全栈】----Django基本配置和介绍
java·后端
priority_key5 小时前
排序算法:堆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
java·后端·算法·排序算法·归并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