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注意力机制之注意力汇聚:Nadaraya-Watson 核回归

查询(自主提示)和键(非自主提示)之间的交互形成了注意力汇聚; 注意力汇聚有选择地聚合了值(感官输入)以生成最终的输出。 本节将介绍注意力汇聚的更多细节, 以便从宏观上了解注意力机制在实践中的运作方式。 具体来说,1964年提出的Nadaraya-Watson核回归模型 是一个简单但完整的例子,可以用于演示具有注意力机制的机器学习。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生成数据集

在这里生成了50个训练样本和\(50\)个测试样本。 为了更好地可视化之后的注意力模式,需要将训练样本进行排序。

python 复制代码
n_train = 50  # 训练样本数
x_train, _ = torch.sort(torch.rand(n_train) * 5)   # 排序后的训练样本

def f(x):
    return 2 * torch.sin(x) + x**0.8

y_train = f(x_train) + torch.normal(0.0, 0.5, (n_train,))  # 训练样本的输出
x_test = torch.arange(0, 5, 0.1)  # 测试样本
y_truth = f(x_test)  # 测试样本的真实输出
n_test = len(x_test)  # 测试样本数
n_test

下面的函数将绘制所有的训练样本(样本由圆圈表示), 不带噪声项的真实数据生成函数\(f\)(标记为"Truth"), 以及学习得到的预测函数(标记为"Pred")。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plot_kernel_reg(y_hat):
    d2l.plot(x_test, [y_truth, y_hat], 'x', 'y', legend=['Truth', 'Pred'],
             xlim=[0, 5], ylim=[-1, 5])
    d2l.plt.plot(x_train, y_train, 'o', alpha=0.5);

平均汇聚

如下图所示,这个估计器确实不够聪明。 真实函数(f)("Truth")和预测函数("Pred")相差很大。

python 复制代码
y_hat = torch.repeat_interleave(y_train.mean(), n_test)
plot_kernel_reg(y_hat)
相关推荐
山重水复疑无路@7 分钟前
NVIDIA --- 端到端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落樱弥城17 分钟前
光流法: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方法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像风一样_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入门-线性模型(2)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小墙程序员2 小时前
机器学习入门(十一)常见的神经网络汇总
机器学习
Blossom.1183 小时前
可解释人工智能(XAI):让机器决策透明化
人工智能·驱动开发·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机器学习·aigc·硬件架构
-一杯为品-3 小时前
【深度学习】#10 注意力机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蹦蹦跳跳真可爱5893 小时前
Python----卷积神经网络(卷积为什么能识别图像)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cnn
Robot2513 小时前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自动驾驶尚未成熟,人形机器人更无从谈起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学习·机器人·自动驾驶
深蓝学院3 小时前
开源|上海AILab:自动驾驶仿真平台LimSim Series,兼容端到端/知识驱动/模块化技术路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一点.点3 小时前
LLM应用于自动驾驶方向相关论文整理(大模型在自动驾驶方向的相关研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语言模型·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