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关村第十四关-青铜挑战认识堆

大家好我是苏麟 , 今天带大家认识认识堆 .

堆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完全二叉树的存储顺序,将数据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的结构。

堆有两种结构,一种称为大顶堆,一种称为小顶堆 :

大顶堆

大顶堆的任何一个父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它左、右孩子 节点的值。

小顶堆

最小堆的任何一个父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它左、右孩子 节点的值。


堆的根节点叫作堆顶

大顶堆小顶堆 的特点决定了:大顶堆 的堆顶是整个堆中的最大元素;小顶堆的堆顶是整个堆中的最小元素。

堆的自我调整

所谓堆的自我调整,就是把一个不符合堆性质的完全二叉树,调整成一个堆 .

下面让我们以最小堆为例,看一看二叉堆是如何 进行自我调整的

插入节点

当堆插入节点时,插入位置是完全二叉树的最后一个位置。例如插入一个 新节点,值是 0

这时,新节点的父节点 5 比 0 大,显然不符合最小堆的性质。于是让新节点"上 浮",和父节点交换位置

继续用节点 0 和父节点 3 做比较,因为 0 小于 3,则让新节点继续"上浮"

继续比较,最终新节点 0 "上浮"到了堆顶位置

这就是插入的过程 .

删除节点

堆删除节点的过程和插入节点的过程正好相反,所删除的是处于堆顶的节点。例如删除最小堆的堆顶节点 1

这时,为了继续维持完全二叉树的结构,我们把堆的最后一个节点 10 临时补到 原本堆顶的位置

接下来,让暂处堆顶位置的节点10和它的左、右孩子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孩子节点中最小的一个(显然是节点2)比节点10小,那么让节点10"下沉"

继续让节点10和它的左、右孩子做比较,左、右孩子中最小的是节点7,由于10 大于7,让节点10继续"下沉"

这样一来,二叉堆重新得到了调整

大家好好理解一下 .

这期就到这里 , 下期见!

相关推荐
etcix2 小时前
dmenux.c: integrate dmenu project as one file
c语言·前端·算法
papership2 小时前
【入门级-算法-6、排序算法: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爱吃苹果的日记本3 小时前
开学第一课
java
汉克老师3 小时前
第十四届蓝桥杯青少组C++选拔赛[2023.2.12]第二部分编程题(4、最大空白区)
c++·算法·蓝桥杯·蓝桥杯c++·c++蓝桥杯
共享家95273 小时前
优先搜索(DFS)实战
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
一只懒洋洋3 小时前
中值滤波、方框滤波、高斯滤波、均值滤波、膨胀、腐蚀、开运算、闭运算
算法·均值算法
渣哥3 小时前
Java 集合框架详解:常见集合类及分类方式
java
shellvon4 小时前
你怎么被识别的?从TLS到Canvas的设备追踪术
后端·算法
yinke小琪4 小时前
消息队列如何保证消息顺序性?从原理到代码手把手教你
java·后端·面试
薛定谔的算法4 小时前
JavaScript栈的实现与应用:从基础到实战
前端·javascrip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