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2. 熟悉冒泡排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优化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题目与说明)

编写一个双向冒泡排序算法,即在排序过程中以交替的正、反两个方向进行遍历。若第一趟把关键字最大的记录放到最末尾,则第二趟把关键字最小的记录放到最前端,如此反复进行之。

三、算法设计(核心代码或全部代码)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10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size) {

int i, j;

for (i = 0; i < size - 1; i++) { // 控制轮数

for (j = 0; j < size - i - 1; j++) { //控制每轮比较次数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前一个数大于后一个数,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max], i;

// 输入数组元素

printf("输入 %d 个数: ", max);

for (i = 0; i < max; i++) {

scanf("%d", &arr[i]);

}

// 排序

bubbleSort(arr, max);

//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 ");

for (i = 0; i < max;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运行与测试(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

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10个整数,并将它们存储在数组 arr 中。然后,通过调用冒泡排序算法对这些整数进行排序。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的大小。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比较和交换操作,每一轮都会将当前最大的元素移动到数组的末尾。

总结与心得:

冒泡排序是交换排序中一种简单的排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所有相邻的关键字值进行比效,如果是逆顺(a[j]>a[j+1]),则将其交换,最终达到排序的目的。双向冒泡排序算法是对传统冒泡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通过同时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两个方向进行比较和交换,减少了排序的轮数。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我首先对双向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这包括了如何确定左右边界、两个方向的比较和交换操作等。

相关推荐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4 小时前
【基础算法】初识搜索:递归型枚举与回溯剪枝
c++·算法·剪枝·回溯·洛谷·搜索
stbomei5 小时前
基于 MATLAB 的信号处理实战:滤波、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算法·matlab·信号处理
2401_876221346 小时前
Reachability Query(Union-Find)
c++·算法
德先生&赛先生7 小时前
LeetCode-542. 01 矩阵
算法·leetcode·矩阵
HAH-HAH7 小时前
【洛谷】P2197【模板】Nim 游戏
算法·游戏
lichkingyang7 小时前
最近遇到的几个JVM问题
java·jvm·算法
feifeigo1238 小时前
matlab中随机森林算法的实现
算法·随机森林·matlab
躲着人群8 小时前
次短路&&P2865 [USACO06NOV] Roadblocks G题解
c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dijkstra·次短路
心动啊1219 小时前
支持向量机
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
小欣加油10 小时前
leetcode 1493 删掉一个元素以后全为1的最长子数组
c++·算法·lee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