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理解大语言模型预训练和微调

引言

在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预训练模型已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驱动力。这些模型通过自回归和生成式的核心特性,为语言理解和生成开辟了新天地。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模型的特性及其对大模型预训练的影响。

一、自回归模型的魔法 自回归模型是预训练过程中的关键。这种模型通过考虑之前的所有输出来预测下一个词,就像我们填写完形填空题一样。它们是顺序模型,意味着它们一步步地构建序列,每一步只生成一个词。

例如,考虑句子:"我喜欢吃..."。自回归模型会考虑"我喜欢吃"这个上下文来预测接下来最可能出现的词。这种方法非常符合我们人类阅读和理解语言的自然过程。

二、生成式模型的潜能 生成式模型,如其名,不仅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还能生成新的词汇。这种模型在预测下一个词时引入了随机性,它不会简单地选择最可能的词,而是从可能的词汇分布中进行抽样,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个自回归生成式模型的经典例子。它结合了自回归模型的严密性和生成式模型的创新性,能够在没有针对性训练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少量的提示(Few-Shot Learning)或者没有提示(Zero-Shot Learning)来生成合理的文本。

三、自回归与生成式:双剑合璧 自回归和生成式模型在预训练语言模型中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在GPT这样的模型中,自回归模型首先确定下一个词的概率分布,然后生成式模型再基于这个分布生成下一个词。

四、双向自回归的进步 除了自回归,还有一种双向自回归模型,如BERT和GLM。它们在预测时会同时考虑前文和后文,提供了对上下文的更深层理解。这种方法让模型不仅能够根据之前的词进行预测,还能够利用后续的词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五、从生成式到判别模型 尽管生成式模型在早期不如判别模型那样流行,但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数据集的扩大,生成式模型展示了其强大的潜力。与判别模型不同,生成式模型不只是学习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它们尝试学习数据的整体分布。

六、预训练与微调 大语言模型通过预训练在大量数据上学习语言规律,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模型参数越多、输入的数据越丰富,模型理解语言的能力就越强。然而,预训练只是开始,微调则是将模型的通用语言能力转化为解决特定任务能力的过程。通过微调,我们可以让模型更好地适应新的任务和场景。

相关推荐
通街市密人有4 分钟前
IDF: Iterative Dynamic Filtering Networks for Generalizable Image Denoising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大千AI助手8 分钟前
TruthfulQA:衡量语言模型真实性的基准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llm·模型评估·truthfulqa·事实性基准
蚂蚁RichLab前端团队8 分钟前
🚀🚀🚀 RichLab - 花呗前端团队招贤纳士 - 【转岗/内推/社招】
前端·javascript·人工智能
智数研析社8 分钟前
9120 部 TMDb 高分电影数据集 | 7 列全维度指标 (评分 / 热度 / 剧情)+API 权威源 | 电影趋势分析 / 推荐系统 / NLP 建模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数据分析·数据集·数据清洗
救救孩子把20 分钟前
2-机器学习与大模型开发数学教程-第0章 预备知识-0-2 数列与级数(收敛性、幂级数)
人工智能·数学·机器学习
yzx99101325 分钟前
接口协议全解析:从HTTP到gRPC,如何选择适合你的通信方案?
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协议·flask·pygame
只说证事1 小时前
2025年数字公共治理专业重点学什么内容?(详细指南)
人工智能
LeeZhao@1 小时前
【AI推理部署】Docker篇04—Docker自动构建镜像
人工智能·docker·容器
程思扬1 小时前
利用JSONCrack与cpolar提升数据可视化及跨团队协作效率
网络·人工智能·经验分享·docker·信息可视化·容器·架构
南方者1 小时前
它的 AI Agent 凭什么能擦出火花?!
人工智能·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