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传输介质|物理层设备|宽带接入技术

目录

一、思维导图

二、传输介质

1.传输介质------导引型

2.传输介质------非导引型​编辑

三、物理层设备

1.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2.宽带接入技术(有线)

​编辑

四、趁热打铁☞习题训练

五、物理层总思维导图


推荐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一、思维导图


二、传输介质

1.传输介质------导引型

10BASE-T: 10Mb/s双绞线,每段最长100米

(10代表最大的传输数据率,也就是10Mb/s;BASE就是传送的基带信号;T表示双绞线)

100BASE-T: 100Mb/s双绞线,每段最长100米

抗干扰能力 & 带宽: 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目前其他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


2.传输介质------非导引型


三、物理层设备

前面介绍的传输介质其实是将数据发送出去要经过哪些链路,但是怎么才能到达接收方呢?

那么就需要一些交换设备或者放大设备,比如说中继器,集线器...

1.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中继器&集线器:都可以再生,放大信号

中继器:可以一个端口入一个端口出

集线器:有多个端口,可以一个端口入,多个端口出,而且是不能够隔离开的
物理层设备 :中继器、集线器

链路层设备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


2.宽带接入技术(有线)


四、趁热打铁☞习题训练

  1. ADSL中文名称( )。

A.异步传输模式

B.帧中继

C.综合业务数字网

D.非对称数字线路

答:D


  1. 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 )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通信卫星

答:C

抗干扰能力 & 带宽: 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


  1. HFC中用到的介质或器材是( )。

A.非屏蔽双绞线和RJ45

B.普通modem和电话线

C.专用modem和电话线

D.光纤和同轴电缆

答:D

HFC其实就是宽带接入技术的第二种: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


  1. 采用100BASE---T物理层媒体规范,其数据速率及每段长度分别为( )

A.100Mbps, 200m B.100Mbps, 100m

C.200Mbps, 200m D.200Mbps, 100m

答:B

10BASE-T: 10Mb/s双绞线,每段最长100米

100BASE-T: 100Mb/s双绞线,每段最长100米


  1.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双绞线 B.无线信道

C.同轴电缆 D.光纤

答:D

抗干扰能力 & 带宽: 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


  1. 集线器是工作在( )的设备

A.物理层 B.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答:A

物理层设备 :中继器、集线器

链路层设备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


  1. 100Base-T 使用( )作为传输媒体

A.同轴电缆 B.光纤 C.双绞线 D.红外线

答:C

T表示双绞线


  1. 以下哪一项是同轴电缆优于双绞线的地方( )。

A、带宽高 B、容易安装

C、价格便宜 D、方便布线

答:A

抗干扰能力 & 带宽: 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

BCD都是双绞线的优点


五、物理层总思维导图

相关推荐
Hello.Reader5 分钟前
深入理解 Rust 的 `Rc<T>`:实现多所有权的智能指针
开发语言·后端·rust
程序员阿鹏8 分钟前
jdbc批量插入数据到MySQL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mysql·intellij-idea
yoona10208 分钟前
Rust编程语言入门教程(八)所有权 Stack vs Heap
开发语言·后端·rust·区块链·学习方法
莲动渔舟9 分钟前
国产编辑器EverEdit - 在编辑器中对文本进行排序
java·开发语言·编辑器
黑客Ela36 分钟前
网络安全营运周报
网络·安全·web安全
狂野小青年40 分钟前
在PHP Web开发中,实现异步处理有几种常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最佳实践推荐方法
消息队列·php·最佳实践·异步任务
挣扎与觉醒中的技术人42 分钟前
网络安全入门持续学习与进阶路径(一)
网络·c++·学习·程序人生·安全·web安全
滴_咕噜咕噜44 分钟前
C#基础总结:常用的数据结构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
martian66544 分钟前
【Java高级篇】——第16篇:高性能Java应用优化与调优
java·开发语言·jvm
亲持红叶1 小时前
open-webui安装
docker·open-web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