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观海微电子)——LCD调光方式

DC调光

DC调光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路功率来改变屏幕的亮度。功率 = 电压 x 电流,所以改变电压或电流都能改变屏幕亮度。

大多数是通过改变电压的方式,我们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一条直线,占空比100%。

算法层面的优化,降低PWM在低亮度下的频闪,降低对人眼的伤害,他并不是全DC 调光,而是在高频PWM下通过算法加一层蒙版,从而达到降低亮度的功能,但是本质是高频的PWM调光模式

DC调光的优势是频率为0Hz,既然是0Hz那么它就根本没有波动,

DC调光也有缺点:

**1.**比如亮度低的情况下DC调光一般会发生色差;

  1. 更容易发热;

PWM调光

PWM调光是一种调节亮度的方式

在PWM调光屏幕上,调节亮度并不靠改变功率,而是靠屏幕的亮、灭交替。PWM调光屏幕点亮时并不是持续发光的,而是在不停地点亮、熄灭屏幕。当亮、灭交替够快时,肉眼就会认为手机一直在亮。

在屏幕亮、灭的过程中,灭屏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屏幕给肉眼的观感就是亮度越低。点亮的时间越长,灭屏时间就相应减少,屏幕就会变亮。

亮、灭交替的速度越低,对人眼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对于"闪烁"的敏感程度不同。比如看同一块PWM调光的屏幕,有人没事,有人就会感到疲劳。

从技术原理就能看出,只要使用了PWM调光就容易出现频闪。这种频闪用肉眼往往是看不到的,因为人眼对超过80Hz的闪烁并不敏感。用相机镜头,配合适当的快门速度就能捕捉到频闪现象。

频闪肉眼无法观察,不代表这种频闪对我们没有影响。低频 的频闪可能会引起视疲劳、偏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视力。当然,并非所有的PWM都是有害的。当PWM的调光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危害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具体多少Hz才算低、又要到多少Hz才是安全,电气和医学界都没有明确的定论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频闪频率越低,对人的伤害就越大。

市面上主流的一些OLED屏幕手机,它们大都使用了约240Hz的低频PWM调光, 个别甚至更低,只有120Hz上下。

总结:

PWM调光和DC调光是两种常见的调光技术,它们在原理和应用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PWM调光是一种通过控制LED灯珠的闪烁频率来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具体来说,通过快速开启和关闭灯珠,改变灯珠的平均亮度来调节整体光照度。PWM调光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非常精细的亮度调节,而且对于色彩再现性也较好。另外,由于PWM调光是通过快速闪烁来调节亮度,所以在灯珠熄灭期间,人眼无法察觉,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视觉感受。然而,PWM调光的缺点是可能会产生一些电磁干扰,而且如果频率较低,可能会被人眼感知到闪烁。

DC调光则是一种通过改变LED灯珠的电流来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DC调光的优点在于它不会产生电磁干扰,而且调节起来相对简单。另外,由于DC调光是通过改变电流来调节亮度,所以它可以通过简单地改变电压来调节亮度,调节起来比较方便。然而,DC调光的缺点在于它的亮度调节范围较小,而且如果电流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到LED灯珠的寿命。

综上所述,PWM调光和DC调光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需要实现非常精细的亮度调节,而且对于色彩再现性要求较高,可以选择PWM调光;如果对于电磁干扰比较敏感,而且需要调节的亮度范围不是很大,可以选择DC调光。

相关推荐
七芒星202316 小时前
多目标识别YOLO :YOLOV3 原理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yolo·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分类·聚类
2401_841495643 天前
【计算机视觉】分水岭实现医学诊断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python·算法·计算机视觉·分水岭算法·医学ct图像分割
格林威3 天前
常规可见光相机在工业视觉检测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
扶尔魔ocy3 天前
【QT常用技术讲解】multimedia实现指定分辨率打开摄像头
图像处理·qt
格林威3 天前
工业视觉检测里的 “柔性” 是什么?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
格林威3 天前
不同光谱的工业相机有哪些?能做什么?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
CiLerLinux3 天前
第三十八章 ESP32S3 SPIFFS 实验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要做朋鱼燕3 天前
【OpenCV】图像处理入门:从基础到实战技巧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opencv
不枯石4 天前
Matlab通过GUI实现点云的随机一致性(RANSAC)配准
开发语言·图像处理·算法·计算机视觉·matlab
那雨倾城4 天前
PiscCode:基于OpenCV的前景物体检测
图像处理·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