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一)误差反传BP算法

误差反传BP算法

1多层感知机

1.1XOR问题

线性不可分问题: 无法进行线性分类。

Minsky 1969 年提出 XOR 问题

解决方法:使用多层感知机 使用多层感知机

1.2多层感知机

• 在输入和输出层间加一或多隐单元,构成多层感知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 加一层隐节点( 单元)为三层网络,可解决异或XOR )问题

由输入得到两个隐节点、一个输出层节点的输出:

可得到:

设网络有如下一组权值和阈值,可得各节点的输出:

三层感知器可识别任一凸多边形或无界的区域。

更多层感知器网络,可识别为复杂的图形。

2.BP算法

2.1简述


多层感知机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 由多层神经网络构成,每层网络将输出传递给下一层网络。神经元间的权值连接仅现在相邻之间, 不出现在其他位置。如果每一个神经元都连接到上层的所有(除输入层外),则成为全连接网络 。

多层前馈网络的反向传播 (BP) 学习算法,简称BP算法 ,是有导师的学习,它是梯度下降法在多层前馈网中的应用。

网络结构:见上图,u(或x)、y是网络的输入、输出向量,神经元用节点表示,网络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节点组成,隐层可一层也可多层 (图中是单隐层) ,前层至后层节点通过权联接。由于用BP学习算法,所以常称BP神经网络。

  • 正向传播是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层,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得到了期望的输出,则学习算法结束;否则,转至反向传播。
  • 反向传播是将误差(样本输出与网络输出之差) 按原联接通路反向计算,由梯度下降法调整各层节点的权值和闽值,使误差减少

2.2详解

2.2.1输入输出模型

假设网络共有L层,(输入层为第0层,输出为第L层)

层:用上标[l]表示,共L层;

2.2.2梯度下降算法迭代


网络训练的目的,是使对每一个输入样本,调整网络权值参数w,使输出均方误差最小化。这是一个最优化问题。

为求解上述最小化问题,考虑迭代算法
这就是梯度下降算法,也是BP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

2.2.3前向传播在输出端计算误差

考虑二层神经网络(有一层隐含层):

对于第1层第i个神经元,其输出:

在输出端计算误差

2.2.4误差反传--输出层



2.2.5误差反传--隐含层




即误差进行反向传播

2.2.6误差反传--总结

相关推荐
CUMT_DJ28 分钟前
matlab计算算法的运行时间
开发语言·算法·matlab
KyollBM4 小时前
每日羊题 (质数筛 + 数学 | 构造 + 位运算)
开发语言·c++·算法
Univin6 小时前
C++(10.5)
开发语言·c++·算法
Asmalin6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day 35】 力扣 01背包问题 一维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剪一朵云爱着6 小时前
力扣2779. 数组的最大美丽值
算法·leetcode·排序算法
qq_428639616 小时前
虚幻基础:组件间的联动方式
c++·算法·虚幻
深瞳智检6 小时前
YOLO算法原理详解系列 第002期-YOLOv2 算法原理详解
人工智能·算法·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怎么没有名字注册了啊7 小时前
C++后台进程
java·c++·算法
Rubisco..7 小时前
codeforces 2.0
算法
未知陨落8 小时前
LeetCode:98.颜色分类
算法·lee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