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像是某个UP主推的书,略微看了一看,书名很土但是内容不错,随着读书越来越多,慢慢开始跳读了,每本书只读其中的精华部分。这是一本关于成年人如何改变行为习惯的书,评分2/5。这本书主要说的是习惯的力量,以及如何修正顽固的习惯,对于想要改变自己却又没什么好办法的人来说可以一读。
拥抱悔恨
想要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似乎总得发生一些大的戏剧事件,比如生命危机、失恋痛苦、家庭变故等等,但是改变,自身大的改变,真的需要这些外因作为原因吗?其实,我们不断等待着,等到这些变故真的发生,才开始做出改变的真正原因无非是我们的内因,内在驱动力不足以抵抗掉现有环境的阻塞力和抗力,真正的去改变自我,重启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说,不改变的真正原因是,现在过得也还行,没有到过不下去的程度。
但是过得还行,真的就能让我们满意吗?以后的以后,真的不会悔恨吗?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看了太多太多身边各种各样的例子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毕业差距能大到无法想象,有的人拼劲力气都找不到一份月薪四千以上的工作;有的人大厂offer拿到手软,需要为去哪家公司发愁。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点原因是,那些比较卓越的人容易有危机感,不用等到棒子打到头上才觉得疼;自身也有比较强的自驱力,能够摆脱环境,超越自我,不断前行。
我们生活的环境诱发我们做出本不想做的行为。每一次我们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那个我们想成为的人时,每一次,都隐含悔恨。
我们回忆起生活中被浪费的机会、优柔寡断的抉择、没有付诸行动的努力、从未得到培养的天赋时,总是会被悔恨刺痛。然而当我们悔恨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我们对自己说:"我曾经做过愚蠢的选择,但正是它们造就了今天的我。惋惜过去只不过是浪费时间,我已经吸取了教训,让我们继续前进吧!"
这是一种看待悔恨的方式,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不让自己知道错过了什么,也就不必因此痛苦。我们安安心心:所有人都有过悔恨,我们并不是特例,时间会愈合所有伤口(比痛苦更糟糕的事情是不知道痛苦是否会结束以及何时结束)。
拥抱悔恨,但不必抱太紧,不必抱太久。
改变的难度
开始改变行为习惯很难,坚持改变更难,最难的是把改变巩固为好习惯。我唠叨这么多,就是想说,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年人来说,改变行为习惯,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如果你觉得我过度高估了这件事的难度,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你想在生活中做出哪些改变?它可以是一些大事,比如减肥(这是大事)、跳槽(也是大事),或者改行(更大的事)。它也可以是一些小事,比如换一个发型,或者多去看望你的母亲,或者给卧室的墙壁换换颜色。
- 你有这种想法多久了? 是不是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或者几年时间?是不是每天早上起床都对自己说"今天我要做出改变"?
- 结果怎么样? 说白了,你能否指出在某个特定时刻,你决定改变生活中的某件事,并在冲动之下采取行动,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这三个问题,对应了我们想对自己的人生做改变时,面临的三个难题。
- 我们不肯承认自己需要改变。 这不仅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要做出改变,更可能是我们意识到了却还总给自己找借口,否认自己需要改变。
- 我们没有察觉惯性控制了我们。 即使有改变的机会,我们也更倾向于什么都不做,所以我才会怀疑"你有这种想法多久了"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是几年,而不是几天。惯性,让我们根本无法启动改变。
- 我们不知道怎样去改变。 动机、认知和能力之间是有区别的。例如,我们或许会有减肥的动机,但缺乏对营养学的认知和必要的烹饪能力,因此无法设计有效的减肥计划,并把它坚持到底。或者反过来,我们有认知和能力,但是缺乏动机,这同样无法完成减肥任务。
哪怕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能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没有任何风险,而固守现状会让我们付出很多代价,我们也依然会拒绝改变。
甚至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我们也很难改变。 想想戒除一个坏习惯有多难吧。比如戒烟,尽管要面临癌症的威胁,尽管会受到社会的处处指责,依然有67%说想戒烟的烟民从来都没有尝试过;那些尝试戒烟的人里面,90%的人都失败了;那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可以说是最积极、最坚守原则的人了,他们在戒烟成功之前平均失败了六次。
是什么让积极、持久的行为习惯改变如此困难,导致我们大多数人都提前放弃这场游戏呢?答案是因为我们必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行动,这里充满了让我们偏离正轨的诱因。
实现有意义且持久的改变其实很简单,起码比我们想象中简单。但是简单并不等于容易。
环境的力量
我们以为自己能够控制环境,实际上却是它在控制我们。我们以为外部环境是对我们有利的,实际上它却在剥削我们、压榨我们。它不在乎能给我们什么,它只在乎能从我们这里攫取什么。
有些环境,经过准确设计,专门用来误导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高端购物中心会过度消费。你可以把这归咎于一种专门规划过的零售体验:从灯光到颜色搭配,再到过道的宽度,都是为了最大化我们的欲望,把钱从我们的钱包里掏出来。有些环境,经过准确设计,专门用来误导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高端购物中心会过度消费。你可以把这归咎于一种专门规划过的零售体验:从灯光到颜色搭配,再到过道的宽度,都是为了最大化我们的欲望,把钱从我们的钱包里掏出来
把环境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个有趣的比喻。这是一种战略,帮助我们认清我们究竟在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有些情况下,我建议你给所处的环境起个名字。
在人生这场大戏中,我提议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环境。
本书金句
拥抱悔恨,但不必抱太紧,不必抱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