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瓴科技杨炯纬:帮助一线销售做营销 | 躬行者说

我并不假装理解营销技术。我所有关于营销技术的知识,都来自这个行业的躬行者们。他们筚路蓝缕,见证营销技术在中国的成长。Marteker邀请他们谈谈心路历程,以「身在此山中」的视角解读营销技术在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杨炯纬是中国营销技术行业最早的创业者之一,2000年3月参与好耶广告网络筹备工作,任总裁一职,后又于2009年创立聚胜万合(MediaV),服务电商做精准营销。具体来说,他当时的工作是用技术做用户洞察、行为收集分析,最终实现个性化营销。2016年,360收购MediaV,杨炯纬也顺理成章进入360,先后任商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副总裁,直至高级副总裁。

杨炯纬进入360的当时,360还是以搜索业务为主,杨炯纬接触了很多B2B行业的广告主。这些广告主投放360广告的目的,就是获得线索(电话号码),再交由销售去跟进。当时,360有数以千计的销售人员,服务几十万家广告主。正是在这段时间,杨炯纬发现了B2B销售中的两个问题,推动他第三次创业。

卫瓴科技创始人兼CEO 杨炯纬

第三次创业的缘起

杨炯纬发现的第一个问题,营销部门会采用精准营销技术,研究用户行为,研究关键词或创意如何吸引用户,他为什么会点击广告,最终获得用户的电话号码提供给销售,让销售直接去联系。但是最终获得这个电话号码,仅仅是一串数字而已,之前的客户画像、用户分析等数据全部丢失。

第二个问题,B2B销售特别传统,一点儿也不数字化。虽然当时也有自研的CRM,但仅仅是让销售在拜访的过程中记录之用,所具备的功能无非是公海和客保(即防止销售线索被别人跟进),以及提单。杨炯纬认为,这样的CRM只是销售管理,而不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客户意图,客户画像,客户的跟进,客户的变化,客户与我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体现在系统里。」反而需要销售每周花4个小时的时间在CRM里填写信息,以至于当时360的销售团队,都会雇一位代理专门帮销售去填写。

虽然当时在中国,对于一些规模性销售团队或规模性获客的系统来说,CRM是刚需。但它里面的数据质量和真实性都不尽如人意,成功的比例不高,美誉度和满意度都很差。杨炯纬因此希望做一款对销售有帮助的CRM。

解决B2B客户的迫切需求

除了CRM本身的问题外,杨炯纬还介绍了客户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线索的问题。客户每年都会发起营销活动,获得大量线索,这些线索交给销售后,如果一两周没有出结果,线索就可能被抛弃。长年累月下来,曾经接触的线索可能多达数十万之多。但销售每个月接触的也就一千多家。意味着这些线索没有引入私域流量池,客户只能不断买流量,买线索,这些线索流进的同时也在流出,没有经过培育便已被浪费了。

其次是转化率的问题。很多企业的转化率,不过2-3%,即便通过销售漏斗去观察,也不知道如何提升转化率,颗粒度太粗。很多销售部门领导不会设计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简称,即标准作业程式),缺乏对过程的有效管理,不知道怎样的销售路径和销售流程是最优的,也不知道如何以更细的颗粒度去管理每条线索。

第三,销售人员的平均水平相差很大。销售人员本身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职位。而B2B销售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客户向杨炯纬透露说:他们的销售需要经过8个月时间的培训、历练才能够合格,但是这段时间内已经有一半销售离职了,意味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当然,对于销售来说,让他们掌握找线索、判断客户意图、跟进、话术、案例等等技能,确实难度很大。而营销的目的是降低对销售的要求,通过营销与销售的协同,私域可以把所有流入的线索做留存,抽取所有用户行为形成画像,设计出SOP。

销售与营销势必融合

设计一款帮助营销与销售协同的CRM,该如何入手呢?杨炯纬想到个性化广告------毕竟广告的过程也是销售的过程。个性化广告的前提是做客户意图分析,对客户的行为洞察,打标签,提供给销售。因此杨炯纬发现,可以从营销入手,通过广告、内容、直播等营销的手段帮助销售。这是一款延伸进入销售侧的Martech产品,符合Martech延伸到私域、CDP乃至LTV的全链路客户关系管理的趋势。

杨炯纬介绍说,在B2B领域,私域运营一直被认为是销售的工作------销售的售前工作就是私域运营,只不过没有经过数字化而已。因此杨炯纬提出,CRM本质上是一种B2B行业的CDP。由于B2B营销场景相对B2C营销更为复杂,目标客户隶属于什么公司,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销售电话跟进的状态......需要有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描述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一套CRM能够把对每个客户的特征、关系属性,所处的阶段......等等都描述清楚,其实就是一个CDP。」

而在社交媒体时代,想要描述客户的社交关系需要基于社交网络,毕竟主要沟通场景式在微信等社交网络里。因此CRM演变成为SCRM,包含了对每一个客户和潜在客户在社交网络里的画像。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营销与销售不再是两个部门,彼此的关联性越来越强。杨炯纬提出,销售与营销必须实现协同,Martech与Salestech有合并的趋势。「销售转化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能力的提升,包括整个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升,以及每个销售人员营销能力的提升。」

在杨炯纬看来,Martech的下一个关键词依然是个性化或者一对一营销。「销售本身就在做一对一营销,今天我们需要用数字化的方式帮助销售去做一对一营销。」因此,营销职能不能止步于广告投放、获得销售线索。营销应该贯穿从公域的获客、运营到市场侧的线索运营,到销售侧的线索运营,亦即从线索到商机到订单,整个过程都需要营销。甚至到购买行为发生后,增购、复购等行为的发生也需要营销。前链路工作可以以营销为主,后链路工作可以以销售为主,而这个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了。

杨炯纬认为,销售一定要有营销理念。而至于营销职能,则可以用工具替代。「原来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很高,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营销的。但是今天,客户洞察、内容生产、内容传播,都可以通过AI等技术工具来完成。换句话说,我们通过数据、AI等技术工具,帮助一线销售成为营销高手。」

目前,卫瓴使用AI技术主要覆盖如下功能:帮助销售做客户意图洞察和客户总结,即根据过去所有与客户的沟通行为来做总结;帮助销售生产营销内容,例如生成有专属二维码的海报,个性化的推荐文案;亦即针对销售的个性化建议,等等。

SCRM是CRM的下一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卫瓴延伸进入销售领域,也是在红海中寻找一片蓝海。在杨炯纬看来,中国的任何一个市场,一旦被标记出来,很快会变成红海。「但是市场的边界不断被重新定义的。」就像卫瓴科技将Martech延伸到销售端一样,「一旦重新定义,你就会发现还存在很多蓝海。」

杨炯纬举例说,餐饮企业招商,或者园区的招商,从来没有被认为是Martech行业。但是,这些招商专员也需要销售线索,判断是否属于目标客户,如何说服加盟品牌,实际上仍然是销售行为。这样的企业就会与卫瓴合作

而卫瓴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是B2B企业的理念问题,尤其是这些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数字化意识,以及营销的意识,总体来说较弱,比B2C企业弱很多。很多B2B企业的营销职能归属于市场部或品牌部,所承担的任务仅仅是负责官网、公众号内容,组织活动,参加一些展会,等等。即便是与销售部有合作的市场部,工作范围也局限于提供销售线索,培育销售线索。大部分B2B企业的市场部与销售部几乎没有交集。

在杨炯纬看来,企业高层领导应该知道营销应该做什么,了解市场部应该与销售部做全链路全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学会管理销售漏斗,具备这个意识,适合的技术工具就会呼之欲出。而技术工具也会反向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杨炯纬举例说,品牌希望投放的广告都能达成销售,这在人、货、场割裂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但是现在人、货、场合一,品牌在抖音这样的平台可以直播卖货,从而推动营销手段数字化,甚至品牌内部组织架构、流程、渠道体系都会围绕ROI这一目标来构建。

因此,杨炯纬认为在B2B领域,SCRM是下一代的CRM,因为社交网络是将营销与销售场景合二为一,因此需要营销与销售以转化为目标发生协同。这就相当于人、货、场打通了一样,一定会导致营销与销售的组织架构、线索流转体系发生变化,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虽然B2B企业本身的产品(服务)更具个性化,营销销售场景更为复杂,数字化的步伐不会像B2C企业那么迅速,但是会持续下去。

相关推荐
mwq3012315 小时前
Transformer : 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残差连接 (Residual Connection)
人工智能
信田君952715 小时前
瑞莎星瑞(Radxa Orion O6) 基于 Android OS 使用 NPU的图片模糊查找APP 开发
android·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StarPrayers.15 小时前
卷积神经网络(CNN)入门实践及Sequential 容器封装
人工智能·pytorch·神经网络·cnn
周末程序猿15 小时前
谈谈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人工智能
一水鉴天16 小时前
整体设计 逻辑系统程序 之29 拼语言+ CNN 框架核心定位、三阶段程序与三种交换模式配套的方案讨论 之2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cnn
海森大数据16 小时前
AI破解数学界遗忘谜题:GPT-5重新发现尘封二十年的埃尔德什问题解法
人工智能·gpt
望获linux16 小时前
【实时Linux实战系列】Linux 内核的实时组调度(Real-Time Group Scheduling)
java·linux·服务器·前端·数据库·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铭毅天下16 小时前
Elasticsearch 到 Easysearch 数据迁移 5 种方案选型实战总结
大数据·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
Dev7z16 小时前
河南特色农产品识别系统:让AI守护“中原味道”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