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学习笔记4

开启tensorboard

在terminal中输入tensorboard --logdir=文件名 文件名中不能含有空格

c 复制代码
tensorboard --logdir=logs --port=6007#将端口调整为6007
c 复制代码
tensorboard --logdir=logs --port 0 自动分配一个端口,成功访问

打开的时候如果发现没数据可以把logs换成文件夹的绝对路径

打开时发现有多条线的检查一下是不是文件夹下面有多个文件

c 复制代码
def add_scalar(
        self,
        tag,
        scalar_value,
        global_step=None,
        walltime=None,
        new_style=False,
        double_precision=False,
    ):

scalar_value (float或string/blobname):要保存的值,也就是x轴

global_step (int):记录的全局步长值,也就是y轴

标签(label)、值(value)和步数(step)。

在这个例子中,循环从0到99,对于每个i值,它会将两个值传递给add_scalar方法。第一个值是2i,第二个值是i。这意味着在TensorBoard中,我们会有一个以步数i为x轴、以2i为y轴的数据点。

writer中写入一些新的事件,他也计入了上一个事件当中,导致图像错乱

例如,先写入

c 复制代码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writer=SummaryWriter('logs')#创建了一个用于记录训练过程的 SummaryWriter 对象,并指定了日志文件的保存路径为 'logs'
for i in range(100):
    writer.add_scalar('y=2x',2*i,i)
writer.close()

不改变名称再写入

c 复制代码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writer=SummaryWriter('logs')#创建了一个用于记录训练过程的 SummaryWriter 对象,并指定了日志文件的保存路径为 'logs'
for i in range(100):
    writer.add_scalar('y=2x',3*i,i)
writer.close()

你就会得到一幅错乱的图像

这个时候建议把多的文件删了,然后重跑

这个图像是用来看训练效果的

c 复制代码
 def add_image(
        self, tag, img_tensor, global_step=None, walltime=None, dataformats="CHW"
    ):

这个函数在官方给出的只有

c 复制代码
 img_tensor (torch.Tensor, numpy.ndarray, or string/blobname): Image data

以上几种类型可以使用

因此我用PIL读取数据后,使用numpy.array()函数转化类型

c 复制代码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writer=SummaryWriter('logs')
image_path=r'D:\python practice demo\pythonProject4\hymenoptera_data\train\ants\0013035.jpg'
img_PIL=Image.open(image_path)
img_array=np.array(img_PIL)
writer.add_image('test',img_array,1,dataformats='HWC')#表示这是三通道
for i in range(100):
    writer.add_scalar('y=x',i,i)
writer.close()

torchvision中的transforms主要是对图片进行一些变换。

tranforms对应 tranforms.py 文件,里面定义了很多类,输入一个图片对象,返回经过处理的图片对象。

三、常见的Transforms

常用的输入图片对象的数据类型

PIL : Image.open()

tensor : ToTensor()

ndarrays: cv.imread()

常用的Transform有:

ToTensor() :将图片对象类型转为 tensor

Normalize() :对图像像素进行归一化计算

Resize():重新设置 PIL Image的大小,返回也是PIL Image格式

Compose(): 输入为 transforms类型参数的列表,即

c 复制代码
Compose([transforms参数1, transforms参数2], ...)

目的是将几个 transforms操作打包成一个,比如要先进行大小调整,然后进行归一化计算,返回tensor类型,则可以将 ToTensor、Normalize、Resize,按操作顺序输入到Compose中。

相关推荐
future14128 分钟前
嵌入式学习日记
学习
使一颗心免于哀伤8 分钟前
《设计模式之禅》笔记摘录 - 19.备忘录模式
笔记·设计模式
lingggggaaaa25 分钟前
小迪安全v2023学习笔记(七十七讲)—— 业务设计篇&隐私合规检测&重定向漏洞&资源拒绝服务
笔记·学习·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
草莓熊Lotso43 分钟前
【C++】详解形参和实参:别再傻傻分不清
c语言·开发语言·c++·经验分享·笔记·其他
百度森森1 小时前
【nuscenes数据集有关】
c++·数码相机·学习·ubuntu
岸边的风1 小时前
用Logseq与cpolar:构建开源笔记的分布式协作系统
笔记·分布式·开源
Suckerbin1 小时前
Corrosion: 1靶场渗透
笔记·安全·网络安全
OEC小胖胖3 小时前
React学习之路永无止境:下一步,去向何方?
前端·javascript·学习·react.js·前端框架·react·web
过往入尘土3 小时前
从 0 到 1 实现 PyTorch 食物图像分类:核心知识点与完整实
人工智能·pytorch·分类
我命由我123453 小时前
Photoshop - Photoshop 触摸功能
运维·笔记·学习·ui·课程设计·设计·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