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U-KAN Makes Strong Backbone for MedicalImage Segmentation and Generation

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代替MLP的模型,KAN最终获得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在我昨天的博客里,解读了最近的热门模型KAN:

论文阅读KAN: Kolmogorov--Arnold Networks-CSDN博客

KAN的原文作者提到了很多不足。本文算是对其中两个现有不足的回应,也就是:1)KAN不仅只能用于特定结构和深度,2)KAN不仅能用于小规模AI+Science任务,还可以用于更大规模或更复杂的任务。

本文将KAN融入了U-Net网络结构中,并运用在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上。

1,U-KAN架构

整体结构如图,是个U-Net经典的对称编解码器结构。编解码器都有卷积部分和token化KAN模块部分组成。卷积部分如U-Net一样,不赘述。

Token化的KAN模块:

1)token化:首先对特征进行重塑,得到一系列扁平化的二维patch。接着进行线性投影,线性投影是通过一个核大小为3的卷积层实现的。卷积层足以编码位置信息,并且其性能实际上优于标准的位置编码技术。

2)KAN块:在获取到token之后,我们将它们传入一系列的KAN层(N=3)。在每个KAN层之后,特征会通过一个高效的深度卷积层(DwConv)、一个批量归一化层(BN)和一个ReLU激活函数。此外,还是用了残差连接。

2,消融实验

1)KAN层层数影响

2)KAN层换成MLP的话,结果会下降(在我看来本文最重要的结论也就是这个)

3)模型规模的影响

3,与SOTA对比

4,本文的缺陷与不足

本文在我看来有两个主要不足:

1)训练难度:KAN至关重要的训练难度问题没有提及。将KAN结构嵌入U-Net是否会导致训练变得不稳定或难以收敛呢?训练速度会慢多少呢?

2)实验对比不充分,结果可能不SOTA

本文的对比实验,完全没有对比基于Transformer的图像分割模型 ,对比的几个模型要么是纯卷积模型,要么是卷积+MLP模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U-KAN的结果逊于主流的Transformer分割模型?

5总结

在我看来,虽然本文模型大概率并不SOTA,但是也不是非要SOTA的模型和实验才有价值。

本文的价值在于验证了KAN可以用于更广泛的数据集,并且在更多场景下展现了超越和取代MLP的潜力。

相关推荐
lqjun082718 分钟前
Focal Loss 原理详解及 PyTorch 代码实现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科技小E18 分钟前
WebRTC技术EasyRTC嵌入式音视频通信SDK打造远程实时视频通话监控巡检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音视频
风虎云龙科研服务器24 分钟前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重构未来:AI算力革命背后的技术逻辑与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重构·架构
契合qht53_shine43 分钟前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RNN) day_02
rnn·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白熊1881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OpenCV实战项目:基于Tesseract与OpenCV的字符识别系统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kovlistudio1 小时前
机器学习第三讲:监督学习 → 带答案的学习册,如预测房价时需要历史价格数据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嵌入式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 小时前
「国产嵌入式仿真平台:高精度虚实融合如何终结Proteus时代?」——从教学实验到低空经济,揭秘新一代AI赋能的产业级教学工具
人工智能·学习·proteus·无人机·低空经济·嵌入式仿真·实验教学
正在走向自律2 小时前
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开启数据洞察之旅(5/10)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LuvMyLife2 小时前
基于Win在VSCode部署运行OpenVINO模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openvino
fancy1661662 小时前
力扣top100 矩阵置零
人工智能·算法·矩阵